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OSC)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体会,以便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水平。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4年3月入院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98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8例中治愈92例,死亡6例,病死率6.12%。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发病急,病死率高。针对不同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疗效。方法 对 9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近期 5 0例全部应用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支持 ,同单纯胃肠外营养治疗的46例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应用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重要的、有效的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既往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常以病情险恶、合并症多和病死率高为其临床特点。如何把握其病理发展阶段,迅速准确作出诊断以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至今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 (单纯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称肝内型ACST)的诊断治疗水平 ,减少其死亡率。方法 回顾 1991~ 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 186例重症胆管炎 (ACST)中 2 8例肝内型ACST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 8例肝内型ACST出现明显腹痛 8例 ,黄疸 12例 ;15 8例胆总管型ACST出现Charcot三联症 14 9例。将两组的腹痛和黄疸发生率行 χ2 检验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能减少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92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92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死率为14.13%(13/92),其中急诊手术的病死率为8.06%(5/62),保守治疗病死率为26.7%(8/30)(P<0.05)。发病距急诊手术时间在48h内的病死率为0,超过48h者为11.9%(5/42)(P<0.05);入院距急诊手术时间在24h内者病死率为2.63%(1/38),超过24h者病死率为16.7%(4/42)(P>0.05);既往有、无胆道手术史病死率分别为21%(8/38)和9.2%(5/54)(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胆管减压手术是降低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急诊手术并未显著增加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病死率。患者的病死率与发病时间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均急诊实施ERCP+ENBD,2例行EST+网篮取石,2例壶腹部肿瘤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其余20例待病情缓解后行LC(2例既往有LC手术史除外)+LCBDE+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23例临床治愈,治愈率95.8%,1例死于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诊应用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死率。三镜联合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6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病死率为13.23%(9/68),其中急诊手术为8.33%(4/48),保守治疗为25%(5/20)。高龄(60岁以上)、伴有休克和/或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 年龄、有否伴有休克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病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及时手术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分析王志强重症急性胆管炎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疾病。我科1988年2月~1994年10月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36例,就本组临床资料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采取急诊内镜治疗,并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8 h内13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经鼻胆道引流(ENBD),解除胆道梗阻,引流通畅,DIC得到纠正,12例患者治愈,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诊内镜治疗对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安全的、有效的,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防治MODS、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死亡率提供治疗对策。方法:选择1989年1月 ̄1998年12月间收治的10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991年8月ACCP和SCCM会议的诊断标准,比较SIRS和MODS的发病率。结果:所有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都发生SIRS,发  相似文献   

11.
<正>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程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常可并发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MSOF),病死率极高。现将我科1990年5月至1999年5月期间,收治急性重症胆管炎并发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35例病例,就其与ACST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努力提高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在国内原发性胆管结石及胆道感染仍甚常见的情况下,提高对此症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甚为重要。重症急性胆管炎是指具有严重临床症状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直至表现有严重的肝损害、休克,败血症、肝肾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多器官系统衰竭的临床情况,故它是一个多样化的临床病理过程。近年来国内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在比较各家所报告的治疗结果时,却发现各组间死亡率的差别甚大,而很难从所用的治疗方法上找到差别的答案。此种差别的来源,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此症的分级标准和影响此症预后的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例如病程的长短、病人的年龄、免疫机能状态,原有的肝脏损害、胆道细菌感染的种类与数量,如厌氧菌感染等问题对疾病预后均有重大的影响。重症急性胆管炎所引起的严重的临床过程多半与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66例,其中4例术前未发现胆道扩张及胆道内异物而是术中确诊,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现将其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术后转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肝内型重症急性胆管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者自 1985年 1月以来 ,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 (PTD)治疗肝内型重症急性胆管炎 13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2 1~ 57岁。全部病例符合 1983年中华外科学会重庆会议制定的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1〕,均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狭窄所致。本组 13例中 ,9例因重症急性胆管炎分别行急诊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2例 )或急诊床旁PTD(7例 ) 〔2〕,术后因重症急性胆管炎的病情无缓解或缓解后又加重 ,经T管或PTD导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肝内胆管仍存在梗阻性病变 ,故再次对梗阻性病变的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有效地救治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达到降低病死率。方法 通过对36例ACST病人治疗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找出该类疾病治疗的一般规律性。结果 5例死亡,31例抢救成功,从中摸索出手术治疗的时机应在病人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尚未发生较重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之前较为安全。结论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一个多样化临床病理过程,必须早期在未发生严重肝脏及多器官损害之前,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3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术前积极抗休克等处理,8h内急诊手术治疗的病死率(8.3%)明显低于8h后延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33.3%).结论 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及早明确诊断,掌握好手术时机,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重症急性胆管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易发生休克和ARDS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老年人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会延误手术时机,影响临床疗效。现将我科1987年7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70岁以上重症急性胆管炎5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急性重症胆管炎行急诊LCBDE+ENBD术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0 min,术后胆漏3例,应激性胃溃疡2例,急性胰腺炎1例,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67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B超及MRCP未发现胆道残石及胆管狭窄等。结论急诊LCBDE+ENBD、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所造成的胆道完全梗阻或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是严重的胆道感染,病死率可达50%左右[1].  相似文献   

20.
肝胆管残留结石防治措施的探索和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各种并发症(休克、胆源性肝脓肿、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胆道或消化道出血、肝硬变等)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是肝内结石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病人接受手术的原因,或是急性胆管炎发作期的紧急处理,或是择期手术以防止急性胆管炎的复发.因此,可以说肝内结石病人的死因都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发作有关.较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发作虽不致死亡,却给病人带来痛苦.据此,我们认为评价肝内结石远期疗效的标准应是术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复发率下降的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