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兼职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调配中的运用。方法2010年建立本院急诊科兼职护理人员固定调配人才库,比较兼职护士引入前后急诊科护患比例、患者流转时间和护士生活工作质量。结果患者平均流转时间由2009年的(21.53±1.85)h/例降至2013年的(17.97±0.52)h/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5);护患比例由2009年的(0.46±0.08)提高到2013年的(0.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P<0.05)。急诊科护士患病率由2010年的22.3%降低到2013年的6.3%,护士离职率由2010年的3.6%降低到2013年的2.2%。结论兼职护士的运用能较好地维持合理护患比例、减少患者流转时间,提高护士生活工作质量,是急诊科护士队伍建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起应用护士长巡查日志实施安全管理查房,与2012年护理质量进行比较,比较应用前后神经外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应用后神经外科综合护理质控得分为(97.60±4.09)分,高于应用前的(92.26±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6,P<0.05);应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3%,低于应用前(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0.05);应用后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为96.83%,高于应用前(9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64,P<0.05);应用后护理人员综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应用前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病房应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安全管理查房,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级进阶模式在ICU的实施效果。方法以Benner“从新手到专家”理论实践为基础,实行ICU护士能级管理,制定各能级进阶模式。对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前后护士理论及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护理科研论文数量、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后,ICU护士理论与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理论平均分从实施前的(80.25±2.52)分提高至(87.56±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86,P<0.01)。操作平均分从实施前的(85.54±1.87)分提高至(92.35±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28,P<0.01)。发表论文及科研立项明显增多,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60.05±2.53)分提高至(67.74±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0,P<0.01)。结论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可有效提高ICU护士的核心能力,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临床护士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达到持续发展护理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警示性护理标识在手足口病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统一、醒目、符合感染科特点的警示性护理标识,有针对性地应用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比较使用警示性护理标识前(2012年5—10月)和使用后(2013年5—10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使用警示性护理标识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4.72%下降到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由(6.75±0.49)分上升到(9.20±0.63)分,护士满意度由(66.25±8.30)分上升到(74.65±1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49,-4.06;P<0.01)。结论警示性护理标识的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构建了和谐护患关系,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后初次使用率及透析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患者,内瘘术后采用传统法局部喜疗妥外涂护理的35例患者为传统组,而采用改良法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的40例患者为改良组,比较两种不同内瘘护理效果。结果改良组护理有效率为95.00%,高于传统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改良组血管内径、壁厚分别为(5.56±0.37),(0.63±0.07)mm,优于传统组(5.01±0.21),(0.54±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2.71;P<0.05);改良组术后4周透析血流量(239.04±35.43)ml大于初次透析血流量(210.31±35.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 P<0.05);改良组血流量不足、血管狭窄、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00%,5.00%,2.50%,低于传统组的28.57%,2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3,3.96,3.99;P<0.05),血管栓塞发生率改良组为0.00%,传统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结论改良法内瘘护理通过促进内瘘成熟,改善内瘘纤维化及血管弹性等途径达到理想的透析血流量,可延长使用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入院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入院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与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5.6±3.2)、(96.7±1.7)、(94.6±2.3)、(96.3±1.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6,3.98,4.32,5.17;P<0.05)。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结论 ICNSS应用于ICU,能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0±5.0)分,对照组(18.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儿,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综合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感染率分别为7.35%,4.41%,低于对照组的15.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6,6.47;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8±1.7) d,(6738.1±864.7)元,均少于对照组的(7.4±2.6)d,(8109.2±113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9,7.21;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服务满意度为91.1%,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临床护理的规范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改善护患关系,而且可增加患儿家长对疾病的了解,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指导和管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孕妇健康教育达标、出院回访率与满意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母乳喂养、血糖控制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4.61±0.43)mmol/L,餐前30 min血糖为(4.21±0.89) mmol/L,餐后2 h 血糖为(6.22±0.21) mmol/L,凌晨血糖为(4.92±0.73)mmol/L,对照组分别为(5.72±3.20),(5.85±2.42),(7.68±2.95),(6.39±3.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1743,4.0226,3.1222,2.8495;P <0.05)。观察组剖宫产者13例(32.50%),对照组剖宫产者24例(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52,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者2例(5.00%),母乳喂养者38例(95.00%);对照组产后出血者12例(30.00%),母乳喂养者29例(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580,7.4397;P<0.05)。观察组孕妇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9144,P<0.01);观察组孕妇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95,P<0.01);观察组产后出院回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353,P<0.01)。结论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率,提高其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肺性脑病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9,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种类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6,P>0.05)。结论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3.7±10.0),(42.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12.0),(55.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4,3.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较对照组(8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防御效果,寻找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33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患者3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御手术室管理流程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情况、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风险管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术前准备失误率、护理记录差错率、无菌操作不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30%,0.00%,0.00%,0.00%,0.00%,均优于对照组的1.52%,1.21%,0.91%,0.3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4.07,4.05,4.22,4.25;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9.1%,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分别为(23.1±7.3),(25.3±5.3),(21.2±4.6),(22.5±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7±5.8),(17.3±6.1),(15.3±3.2),(16.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8,4.29,4.16,6.05;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产科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产科就诊的产妇2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名。干预组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长分别为(6.1±1.2)h、(8.9±0.9)h,第二产程时长分别为(0.9±0.6)h、(1.5±0.3)h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6,7.08;P<0.05)。干预组护理知识、母乳喂养、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8.3%,93.3%和85.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9,7.467,4.471;P <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9.2%,对照组为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P <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能够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对自身和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468)和观察组( n=4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由9.40%降低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9,P<0.01);患者满意度由(85.2±5.9)分提高至(98.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5,P<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到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按摩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按摩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5±1.5)d,短于对照组的(8.5±2.0)d;住院费用(1900±100)元,少于对照组的(2650±15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3.4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32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分别为24,8,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P<0.05)。结论按摩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运用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67±6.11),(40.69±6.76)分,均低于对照组(45.02±6.24),(45.96±6.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462,6.211;P<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0.024)。结论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2.51±5.06)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为(95.03±4.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5,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7%,对照组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2,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术期,是术后患者康复并且恢复肢体功能状态,减少患者病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干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脑干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6S管理模式实施前为常规护理组,6S管理模式实施后为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脑干出血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ICU平均住院时间为(10.31±3.28) d,ICU平均住院费用为(22261.64±568.71)元,再插管率(0.00%)、有创通气时间为(8.12±2.46)d,不良事件发生率(0.00%),均明显少于[1.58%,(16.69±4.56)d,(38527.48±659.54)元,15.79%,(12.47±3.13)d,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5.266,85.836,5.045;P<0.05)。结论6 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再插管率和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围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逐步改进建立适合肩关节镜患者的标准化护理模式。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住院行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89±3.95),(6.50±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为(3.02±2.13)d,研究组为(3.08±1.36)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16±2.03)d,研究组为(2.96±1.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11, P <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8464.31±14813.99)元,研究组为(41899.65±12292.3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2,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1,P<0.01)。结论肩关节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