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64名AD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1)AD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t=-2.217,P=0.03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52、-1.994,P=0.801、0.050);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0、3.658,P<0.05)。(2)有配偶、亲子关系差、有躯体疾病及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较重的照料者生活质量较低(P<0.05)。(3)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照料负担总分呈负相关(r=-0.433,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 r=0.346,P<0.05)。(4)婚姻状况、亲子关系、躯体疾病、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r2=0.409)。结论加强对有配偶、亲子关系较差、身体情况不良的AD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胡姣姣  于恩彦  廖峥娈 《浙江医学》2020,42(11):1219-1221,122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症类型,随着疾病进展,患者除了记忆力严重受损,其认知功能包括执行力、理解力以及个性、行为等均会发生改变。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给家庭照料者也带来了巨大的护理负担。本文收集了国内外照料者负担相关研究进展的文献,从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重要性、照料负担的产生、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获得相关方面的关注,为AD患者家庭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减轻照料者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还强调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在解决护理负担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秀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67-2567,2613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AD)的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加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大部分AD患者是由家属作为主要照顾者开展家庭护理,因此,对AD患者照料者的指导是提高AD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痴呆(Mzheimers Diease,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故早期症状易被忽略,严重的AD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护理人员为了让老人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故及早发现并护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AD)关系密切。睡眠障碍既是A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AD病程中最常伴发的临床症状,睡眠障碍一旦出现又会加重认知症状,加速痴呆进程,增加治疗难度与照料者负担。目前AD相关睡眠障碍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因而,研究AD相关的睡眠障碍特征,探索中医药防治方法,可为其提供新的治疗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加重了患者的残障程度,导致患者过早被送住院或住院陪护,增加家庭对痴呆患者的管理和照料支出和社会的卫生经济负担,对痴呆照料者来说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心理应激,无疑会造成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BPSD是老年科医师所需要掌握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发肿瘤食管癌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301对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的抑郁、无望感评分,并将结果与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及主要照料者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2.8%和47.2%,有64.4%的患者和53.9%的主要照料者出现轻度到重度的无望感。结论:食管癌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无望感,且两者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降低,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需要照料。我院老年关怀二病区自拟综合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对策,为民政部门提供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9月入住长春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科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8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长期卧床病人照料者的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心理状况欠佳,部分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各级政府应关注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脑瘫并在门诊做康复训练患儿的照料者进行心理评估,将其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的208例脑瘫患儿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4例。观察组在心理干预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对两组照料者再次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患儿照料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能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提高其对医院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Alzheimer病(老年性痴呆,A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病,而抑郁、焦虑等是AD的常见症状,Burns等报道63%的AD患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抑郁症状。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使临床表现复杂化,也增加了家人及照料者的紧张与负担;抑郁症状大多是可以治疗的,因此,研究AD抑郁症状的诊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我国老年精神医疗机构缺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率也逐渐成增长趋势,AD必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该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部慢性进行性变性所致的疾病,其功能缺陷会随着病情的进度变得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我国老年福利体系仍不健全,大部分AD病人均在家中由家庭照顾者进行陪护照料。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ease,AD)是大脑高级聚合过程的慢性功能障碍,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让老人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及早发现并护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 取新乡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料者 300 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主要照料者接 受精神科主治医师的心理干预,主要采用集中讲座和活动讨论的方式,1 次 / 月,为期半年。干预前后所有对象 均接受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影响因素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抑郁倾向阳性率为 75.67% ; 主要照料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及与患者关系等因素间抑郁倾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 ;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主要照料者年龄增加、文化程度加深、病程的迁移及女性是 主要照料者抑郁倾向的高危因素。高人均纯收入、与患者关系疏远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为保护性因素。干 预后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同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 P <0.05) 。结论??严重精神障碍主要照料者心理现状较差,抑郁倾向阳性率较高,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照料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评估抑郁症患者照料者的社会心理负担,调查其精神疾病共患情况,了解照料者社会心理负担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10例抑郁症患者和其主要照料者110例。抑郁症的诊断根据DSM-IV标准,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整体功能评估。对照料者进行半定式的临床访谈和查体,调查工具包括:运用照料者压力指数(CSI)和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评估照料者压力及其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照料者情绪。结果:抑郁症患者照料者负担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关系,并且重度抑郁患者(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照料者有显著的焦虑和抑郁(P〈0.01)。患者总体功能量表评分与照料者负担呈显著负相关(P〈0.01)。照料者负担与患者住院次数、照料者年龄、照料者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及电休克治疗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影响抑郁症患者照料者的负担和精神疾病共患情况是多因素的,应对照料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SCL-90对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8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老年非痴呆病人照料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以及指导体系,认真做好本项疾病的宣传以及护理知识的指导,设法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症是以中老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或伴随出现脾气暴躁、精神抑郁、紧张感等行为异常,甚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需要他人照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临床证治分型分为七种,阿尔茨海默氏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和路易体痴呆(DLB),以上三种是老年痴呆中最主要的类型,患病率占所有老年期痴呆的90%以上,如果痴呆患者同时具有AD和VD的改变,则被称为混合性痴呆(MD).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5%,65岁以上为5%~10%,85岁以上为20%~50%[1]。初步估计,目前我国老年人群中的痴呆患者已超过600万人,约占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的1/4[2]。因痴呆患者具有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其照料者在心理、生理上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目前关于痴呆照料者负担的文章大多涉及居家照料者和养老机构中的照料者,而对住院痴呆患者雇佣照料者负担的研究较少。总结北京老年医院痴呆病房2014年1~7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雇佣照料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病程长,病情重且多变化,病人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病人亲属在长期对病人的照顾中,除了进行繁重的生活护理外,还担负着病情观察及心理开导等工作,使属于照料者自己的时间减少,精神压力也很大,这给照料者身心带来极大影响。然而,照料者的身心状况及其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对于病人照料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对40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照料者的负担及心理状态和护理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D患者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Alzheimer disease,QOL-AD) 量表,以患者自评的方式,对100例A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AD患者自评QOL-AD量表得分为(26.9±3.5)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患者自评生活质量的因素为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无、居住情况、照料者身份、年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无.结论 严格控制精神行为症状,加大对AD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