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检测67例老年高危患者的血浆BG浓度,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高危患者,G试验31(46.27%)例阳性,真菌培养法21(31.34%)例阳性.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BG中位数浓度为45.97 pg/ml;非真菌感染组浓度为5.00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P<0.01).若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73.91%,61.29%和94.44%.结论 G试验对于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32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8例确诊患者和拟诊患者视为阳性组,其余94例视为阴性组,采用金山川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血清BG水平,并与患者体液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阳性组、阴性组血清BG水平分别为(150.8±133.2)、(25.7±2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P0.05)。G试验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85.1%、68.1%、91.0%;真菌培养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80.9%、52.3%、82.6%。结论血清BG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测定(1-3)-β-D-葡聚糖(BG)、CD4T 淋巴细胞的水平,以早期诊断艾滋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方法根据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真菌培养结果选择153例有肺部感染症状并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分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63例和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90例;然后检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63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90例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 BG,同时检测各组的 CD4T 淋巴细胞数量,各组同一项目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 BG 均值为(56.30±15.38)pg/mL,CD4T 淋巴细胞均值为(56±41)/μL;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 BG 均值为(21.32±14.26)pg/mL,CD4T 淋巴细胞均值为(200±53)/μL;健康对照者组 BG 均值为(2.89±1.55)pg/mL,CD4淋巴细胞均值为(480±89)/μL。3组中 BG 水平与 CD4T 淋巴细胞两两比较,两者进行 t 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联合检测 BG、CD4淋巴细胞对艾滋病患者 IPFI 感染具有明显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G的含量。结果以50 pg/mL为阳性界值,BG检测的敏感性为72.5%,特异性91.4%,阳性预测值90.6%,阴性预测值74.4%。以20 pg/mL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87.5%,特异性88.6%,阳性预测值89.7%,阴性预测值86.1%。连续监测时BG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1~10 d预测真菌感染。在BG阳性患者中,对20例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19例有效,1例无效死亡。抗真菌治疗前BG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BG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浆BG浓度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IF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真菌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95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真菌感染患者和100例临床及微生物学检查均排除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及健康者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例真菌培养阳性且结合临床诊断确定为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有90例阳性,阳性率为94.74%,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2.28±22.84)pg/mL,阴性对照组为(3.79±1.96)pg/mL。两组数据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为真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军  王浚霁  陈伟  黎敏  邓少丽  陈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04-1805,1807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2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53例,阳性率66.3%;真菌培养法38例阳性,阳性率为47.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31.3313,P0.05)。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88.85±25.26)pg/mL,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69±12.9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侵袭性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011,P0.05),而且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9,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寻找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对212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采集静脉血标本,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测定血浆1-3-β-D葡聚糖,同时行痰液真菌培养和真菌涂片染色,比较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与传统真菌培养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本组88例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可疑阳性,阳性率52.8%。84例痰液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9.6%,其中78例(92.9%%)1-3-β-D葡聚糖阳性。46例真菌涂片染色阳性,阳性率21.7%,其中42例1-3-β-D葡聚糖阳性。若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则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为95.3%,特异性为90.6%。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比痰液真菌培养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深部真菌感染,但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故应同时行真菌培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器官(或组织)移植合并有肺部病变的患者60例,分别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肾移植和肝移植。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周采集2次全血,进行血浆G试验和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均采血1次。结果32例确诊和临床诊断IPFI患者共采集35株致病型真菌,主要为曲霉菌(22株);有12例患者G试验结果为阴性。单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为60%~71.4%,特异性为74.7%~89.7%,连续双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40%~57.1%)略有降低,但特异性(86.7%~98.3%)有所升高。G试验较痰液真菌培养平均提前8.2 d出现阳性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典型影像学改变也平均提前3 d(P<0.05)。结论通过连续检测血浆BG浓度,G试验对器官移植术后合并IPFI的诊断敏感性接近60%,特异性则达到98%;且较微生物学培养及典型影像学改变更早出现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器官(或组织)移植合并有肺部病变的患者60例,分别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肾移植和肝移植。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周采集2次全血,进行血浆G试验和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均采血1次。结果32例确诊和临床诊断IPFI患者共采集35株致病型真菌,主要为曲霉菌(22株);有12例患者G试验结果为阴性。单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为60%~71.4%,特异性为74.796-89.7%,连续双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40%-57.1%)略有降低,但特异性(86.7%~98.3%)有所升高。G试验较痰液真菌培养平均提前8.2d出现阳性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典型影像学改变也平均提前3d(P〈0.05)。结论通过连续检测血浆BG浓度,G试验对器官移植术后合并IPFI的诊断敏感性接近60%,特异性则达到98%;且较微生物学培养及典型影像学改变更早出现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1,3)-β-D葡聚糖(G试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ICU中怀疑IPFI患者.每周2次送检BALF、血清,行G试验及BALF真菌培养和镜检,记录培养、镜检及G试验阳性率及阳性时间、G试验的结果.按IPFI诊断标准回顾性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非IPFI感染对照组.G试验检测采用鲎试剂法;G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间点检测值≥20 ng/L.对BALFG试验阳性的患者给予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抢先抗真菌治疗,并于治疗7d、14d行BALF及血清C试验.结果 共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IPFI确诊10例,BALFG试验阳性率90.0%;临床诊断29例,BALFG试验阳性率82.8%;拟诊32例,BALF G试验阳性率71.9%;非IPFI 27例,BALF G试验阳性率7.4%.针对确诊及临床诊断者,BALFG试验阳性率84.6%(33/39),血清G试验阳性率59.0%( 23/39),BALF曲霉菌培养阳性率41.0%( 16/39),BALF镜检阳性率38.5%(15/39);BALF G试验敏感性84.6% (33/39)、特异性92.6% (25/27)、阳性预测值94.3%(33/35)、阴性预测值80.7%(25/31),血清G试验敏感性58.9% (23/39)、特异性88.9% (24/27)、阳性预测值88.5% (23/26)、阴性预测值60.0% (24/40),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 G试验阳性时间早于真菌培养2~8d,平均(5.35±2.26)d.56例BALF G试验阳性患者有40例完成2周抗真菌抢先治疗,31例有效,9例无效死亡,病死率为22.5%.治疗有效组BALF、血清G试验结果(ng/L)呈下降趋势(BALF:245.13±43.84、174.00±13.01、28.52±7.38,血清:93.26±18.75、72.15±12.90、37.37±10.45,均P<0.05),治疗无效组G试验结果呈上升趋势(BALF:267.58±54.63、309.71±82.47、486.72±98.21,血清:101.58±12.75、98.07±27.45、112.07±19.21,均P<0.05);且两组间治疗7d、14 d BALF G试验与血清G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ALF G试验可用于IPFI的早期诊断,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对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DF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 995例患者G试验检测结果,计算阳性率,分析阳性患者临床科室分布情况;比较356例患者G试验和体液标本真菌培养检测结果.结果 在1 995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率为16.46%(328/1 995).356例患者G试验阳性66例、阴性290例,真菌培养阳性24例、阴性332例,二者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30.43%和85.67%.结论 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具有病死率高,诊断困难等特点。针对真菌病原的血清学方法如(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相对高等特点,可做为IFI诊断的辅助手段。较GM试验比,G试验可用于诊断除曲霉菌外更多的真菌感染。本研究旨在探讨G试验在血液病患者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血浆标本来源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来自北京道培医院162例疑为IFI的血液病患者,其中化疗后患者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77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BG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中有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18例,拟诊75例,排除诊断67例。结果表明:以20ng/ml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91%、72.4%和92.4%。在75例拟诊病例中,其中有51例G试验阳性,且对广谱抗生素无效而经过抗真菌治疗有效,经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符合IFI,表明G试验使IFI诊断率提高31.4%。结论:G试验是早期诊断血液病患者IFI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B G )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应用M 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真菌BG检测试剂盒检测87例肺部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浆BG水平及对患者治疗前、后行痰液真菌培养。结果87例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血浆BG水平分别为(162.81&#177;70.03)、(15.89&#177;30.88)、(4.58&#177;7.87)pg/mL ,对照组血浆BG水平为(5.62&#177;1.83)pg/mL ,治疗前患者血浆BG水平分别与治疗1周后、2周后水平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浆BG水平分别与治疗2周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7例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1周后进痰液真菌培养阳性66例,治疗2周后培养阳性9例。结论通过连续监测患者血浆BG水平,结合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肺部阴影情况判断临床抗真菌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infection,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99例疑似IPFI病例的BG结果及其临床特征,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病例中,依据IPFI的诊断标准(不考虑BG水平),有52人确诊或临床诊断IPFI,以20pg/ml为诊断阈值,BG阳性者为40例,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90.5%、72.7%、92.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为0.883~0.959)。另外,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和侵袭性肺部念珠菌感染患者G试验敏感性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系统性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也没有使G试验的敏感性降低。当把G试验纳人诊断标准时,则新增173例确诊或临床诊断IPFI病例,使IPFI的诊断率提高了30.4%。[结论]G试验是诊断IPFI的早期、有效、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北京金山公司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30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4.686~25.67 pg/ml,平均值为9.444 pg/ml;深部真菌感染组34例,血浆1,3-β-D-葡聚糖为5.251~1 451 pg/ml,平均值为241.211 pg/m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909,0.005>P>0.002).结论 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方法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可作为真菌感染的一个诊断指标,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8.24%,96.67%,96.77%,87.88%,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506例患者送检的合格痰标本,均涂片镜检真菌孢子和菌丝,并做真菌培养.其中酵母样真菌进行半定量计数并经VITEK 2 Compact 60 YST卡鉴定;丝状真菌则主要根据形态学鉴定到种.所有痰标本真菌检测阳性结果分为以下四类:A为同一患者两次以上涂片均可见菌丝,且培养出同一种真菌;B为同一患者两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但涂片未见菌丝;C为单次涂片可见菌丝,真菌培养半定量≥+++;D为单次真菌培养半定量≥+++,但涂片未见菌丝.收集所有人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147例酵母样真菌,A组患者仅23例,其中11例(占47.83%,11/23)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确诊或临床诊断标准;124例B、C、D组患者中只有1例同时血培养阳性、22例为拟诊患者,其余101例(占81.45%,101/124)均没有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36例痰标本丝状真菌检测阳性患者中,A组患者11例,其中7例(占63.64%,7/11)符合确诊或临床诊断标准,5例B组患者均符合拟诊标准,而20例单次检测阳性的C组和D组中仅有6例符合拟诊标准.结论 两次以上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因此重复检验非常必要,而单次检验阳性临床诊断价值不大.丝状真菌阳性检测结果临床价值远高于酵母样真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者(IFI)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真菌BG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G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BG含量为(2.43±2.11)pg/ml;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为(249.46±47.14)pg/ml。经u检验,对照组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组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247,P〈0.01)。结论血浆BG检测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依据,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 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 GKT‐5M Set 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 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 葡聚糖含量为(48.96±29.33)ng/L ,而健康对照组为(2.55±1.97)ng/L .经分析,两组1‐3‐β‐D 葡聚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豪  刘丁  陈萍  成瑶  王政 《临床检验杂志》2011,29(2):151-152
目的:对真菌感染快速诊断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血培养同时,用动态显色LAL法(KCA-LAL法)检测(1-3)-β-D葡聚糖(BG)。对比同类型试剂的专一性,再测试干扰物的影响。 结果:15例血培养真菌阳性患者中,12例(80.0%)为阳性,阴性2例(13.3%),不确定1例(6.7%),BG检测平均值为(475.9±51.7) pg/ml;敏感性为63.83%,特异性为84.62%,阳性预测值为96.26%,阴性预测值为39.29%。 结论:BG实验快速且特异性好,但由于影响因素多,敏感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08例深部组织真菌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对可疑感染标本进行培养。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5.97±2.94)pg/ml,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分别为(99.96±37.04)pg/ml、(31.27±23.67)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8.49、7.70,P<0.05、P<0.05);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与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1.48,P<0.05);②真菌培养法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及74.07%,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30.13,P<0.0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适用于早期诊断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引起的临床深部组织感染,可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用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