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随机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核心肌群训练,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分别使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强度,使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观察腰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改良JOA腰痛疗效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30.0%,P0.05)。结论:电针治疗结合腰部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2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腰痛患者96例(2018年9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取穴针刺方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筋辨证理论针刺。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疼痛程度(VAS)及腰部功能(RMDQ)评分、临床疗效、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治疗满意度。结果:(1)疼痛及腰部功能:治疗前两组VAS及RMDQ分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VAS及RMDQ分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3)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治疗前两组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满意度: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结论:核心稳定训练、传统取穴针刺基础上采取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增强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提升疾病整体治疗疗效,且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频谱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受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分别进行频谱结合核心训练或单纯核心训练治疗,疗程共2周,每周3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次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评估功能,并采用超声评估训练前后多裂肌厚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就多裂肌静息态厚度而言,训练前后组内及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性改变。结论:频谱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对CNLBP的短期治疗效果更好,可有助于减轻腰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家庭训练方案对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招募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核心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痛防护知识宣教及评估。常规组接受常规家庭训练方案指导;核心组接受麦吉尔(McGill)"三大训练"(Big3)家庭方案指导。之后两组患者独立完成6周家庭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腰部活动度和躯干肌群的肌耐力作为次要评估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训练的完成度、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庭训练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常规组和核心组分别有24例和25例完成了家庭训练。经过6周家庭训练后,两组患者的ODI及VAS均有明显降低(P<0.01)、腰部ROM均有明显增加(P<0.01);常规组部分躯干肌群和核心组全部躯干肌群的肌耐力明显增强(P<0.01);核心组的ODI、VAS和右侧侧方肌的肌耐力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核心组患者的自觉帮助度及满意度得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腰痛家庭训练方案均可行并有效。与常规家庭训练方案相比,Big3家庭训练方案对于改善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郑旭  邱玲  张敏  张吉  李川雄  李媛  何流  曾帅  刘波  罗丹 《中国康复》2017,32(1):17-19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配合针刺加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针刺、牵引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10次、20次后状体征积分、NDI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10次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次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恢复或纠正。  相似文献   

6.
黄海  周晶  魏蒙 《中国康复》2021,36(8):486-490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八段锦训练,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表面肌电仪分别采集腰部前屈、后伸及最大屈曲状态下竖脊肌平均肌电值信号并计算屈曲-放松比(FRR)。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屈曲与后伸过程中平均肌电值(FLEXAEMG、EXEAEMG)及相应FRR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最大屈曲状态肌电值(MVFAEMG)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VAS评分及ODI值较治疗后均升高(均P<0.05),FLEXAEMG、EXEAEMG、FRR降低(P<0.05),MVFAEMG升高(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ODI值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LEXAEMG、EXEAEMG、FRR降低(均P<0.05),MVFAEMG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八段锦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腰痛的临床症状且远期疗效更佳,这可能与八段锦训练提高竖脊肌收缩和放松能力并增强腰椎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NLBP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筋膜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和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采集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 2组患者的VAS评分、改良的JOA腰痛评分和SF-36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VAS评分、改良的JOA腰痛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和PEF分别为(4.21±0.49)L、(3.81±0.45)L/S和(6.44±0.69)L/S, 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医正骨推拿与康复一体化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共纳入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针刺疗法+腰椎康复操,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针刺疗法+佩戴腰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稳定性指标:腰椎前凸角(LLA)、骶骨水平角(SHA)、腰骶角(LSA)及临床疗效、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随访12月。结果两组治疗前LLA、SHA、L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LLA、SHA、LS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6、12月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12月时,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与康复一体化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联合邵氏手法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院LDH患者3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邵氏手法按摩,于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DH患者联合采用邵氏手法按摩、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效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疗法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的1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核心肌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5例。核心肌群组予以瑞士球按端坐、双桥、屈膝双桥、反桥和俯卧撑的顺序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治疗组在核心肌群训练基础上予以平衡罐按照闪罐、走罐、坐罐进行治疗。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RMDQ)评分、指地距离(FFD)、静态及动态肌耐力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联合治疗组的VAS评分、RMDQ评分及FFD低于核心肌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的静态肌、动态肌耐力时间均高于核心肌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7%(59/65),高于核心肌群组的76.92%(5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疗法能减轻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腰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障碍,提高腰部柔韧性及肌耐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CNL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疼痛程度和功能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OD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ODI及VAS评分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ODI及VAS评分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及VAS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且短期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39-1140
目的探究持续性康复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康复训练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改善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降低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辅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骶管药物注射,观察组则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屈/伸比值、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腰背屈/伸比值、ODI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研究组(双号),各49例。两组均行牵引治疗和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前屈、后伸、旋转角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缓解其疼痛,纠正颈椎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5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132例),采用超短波、调制中频电、推拿及功能训练治疗。Ⅱ组为针刀组(133例),采用小针刀,辅以封闭和功能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均测量腰屈曲活动度,并采用改良的Oswestry腰痛问卷进行评分,以评定生存质量。结果:针刀组患者治疗后腰屈曲活动度明显改善且Oswestry腰痛问卷评分分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10.85±5.74个月,针刀组疗效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直腿抬高拔伸法配合腰痛活血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下肢疼痛麻木的临床效应。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直腿抬高拔伸法配合腰痛活血胶囊治疗2周,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手法及药物治疗2周。2组病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估)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比较2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的治疗效应。结果:下肢疼痛麻木的JOA及VAS评分改善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腿抬高拔伸法(单一手法)配合腰痛活血胶囊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41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2组,各41例.治疗组用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对照组仅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记录病情改善情况,再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2组的治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CV)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CV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中药封包等常规干预, 同时采用"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颈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同时检测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HI、BBS评分及颈肌耐力测试结果、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DHI评分[(21.64±2.21)分]、BBS评分[(54.75±4.85)分]、颈肌耐力测试时长[颈屈肌为(79.68±6.50)s、颈伸肌为(115.61±8.37)s]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椎动脉为(35.63±6.19)cm/s、右椎动脉为(36.62±6.43)cm/s、基底动脉为(48.34±7.62)c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能显著减轻CV...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潜艇官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某院中医理疗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潜艇官兵,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核心力量训练及短波电疗法、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分标准、神经功能评分(JOA)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JOA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不仅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潜艇疗养官兵的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同时提高潜艇官兵生活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李周  蒋丽琴  许婷婷  孙莹  郑洁 《中国康复》2014,29(6):457-458
目的:观察干扰电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电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1d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65.0%,P〈0.05)。结论:干扰电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技术能有效缓解下腰背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