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黄波 《当代医学》2011,17(6):33-34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老年人,临床症状相似,好发于胃贲门部或胃窦部.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典型类癌1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6例,大部分癌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诊治的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见于老年患者,尤其多见于胃窦部或胃贲门部。所选的10例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中,2例为典型类癌,6例为不典型类癌,12例胃小细胞癌,大多数癌细胞都可以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能够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使用相关的组织学以及免疫学知识,即ABC法和透射的电镜技术对以上患者的肿瘤及相关附属组织实施观测。结果:依据临床病理分型,可以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划分为Ⅰ、Ⅱ、Ⅲ类型,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患者治疗,依据生物学行为、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有所不同。Ⅰ型是伴有萎缩性胃炎型类癌,有52例;Ⅱ型是散发型类癌,有42例,这些患者的肿瘤都是单发性的,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最好实施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Ⅲ型是胃神经内分泌癌,有34例,这种肿瘤恶性度极高对它们实施胃切除手术。结论:从以上结果中可知,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型,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4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均好发于老年人,患者临床症状相似,以晚期多见,肿块大多为溃疡型,好发于胃贲门部或胃窦部.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典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5例,癌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4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见少数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的肿瘤细胞散在分布于胃癌组织内,其癌成分为管状腺癌,表达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黏液染色(AB/PAS)阳性.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以不典型类癌及小细胞癌为主,大多恶性度高,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不影响胃癌的恶性度,两者属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分型对其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标本及正常组织中Nestin的表达,并结合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病理亚型、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91例中,27例(29.67%)胃神经内分泌癌表达Nestin,而胃神经内分泌瘤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均不表达Nestin。Nestin表达与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显示,Nestin阳性表达的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 结论 Nestin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不同的病理亚型间差别表达,Nestin的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胃神经内分泌癌的干细胞标记物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两例患者一例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肾静脉癌栓。另一例为马蹄肾合并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两例均于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论:肾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通过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以确诊,肾脏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可见于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其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较为多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其病理诊断标准也不统一,这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993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31例,鳞癌11例,腺癌9例。术后病理诊断显示,贲门部位发生肿瘤32例,胃窦10例,胃体9例;以近端肿瘤居多(32例,62.7%);诊断时多为进展期(33例,64.7%),伴有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镜下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稀少,排列呈巢状,多伴有坏死。结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前诊断误诊率高,应提高对其独特生物学特征的认识,术前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尤亮  王晨  曾德华  万丹  王婷 《吉林医学》2014,(7):1392-1393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近年来的流行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福州三家医院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2011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共389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病呈升高趋势,389例患者平均(55.38±13.32)岁,患者年龄逐年增高,男女比例为1.75∶1,男女差别逐年减小,肿瘤的最常见部位是直肠(32.98%)、胃(32.20%);神经内分泌瘤是主要病理类型(58.35%),20岁后随年龄增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病增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病年龄高峰在50~67岁。结论:福州地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率较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病呈上升趋势,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布在性别、年龄、部位、病理分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例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10例胃神经内分泌癌占同期收治胃癌(664例)总数的1.5%。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7.2岁。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9例,嗜铬粒素A (chromogranin A,CgA)(+)6例,双阳性5例,Ki-67平均阳性率为80.5%。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6例,胃体部3例,胃窦部1例;肿瘤直径2~14 cm,平均5.7 cm。TNM分期:Ⅱ期1例,ⅢA期3例,ⅢB期4例,Ⅳ期2例。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8例患者行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术后随访4~30个月,7例患者死于转移或肿瘤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14.3个月。 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癌好发于胃底贲门部以及胃体部,术前诊断困难,联合检测Syn以及CgA将有助于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诊率,Ki-67是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与分级的重要指标;胃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是治疗的关键,而术后化疗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胃神经内分泌癌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张新华  孟奎  章如松  马恒辉  金行藻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5):327-328,332,F001,F002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12例胃神经内分泌癌和8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并作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NSE等)的免疫组化染色和AB/PAS组化染色。结果:两组患者均以老年男性为主,肿块大多为溃疡型,多位于胃贲门部或胃窦部。12例胃神经内分泌癌中,典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9例、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例,大部分癌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其中7例不典型类癌内见少数腺癌或粘液细胞癌成分,后二者阳性表达CEA和PAS。8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者见少数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的细胞散在分布于胃癌组织内。结论:胃神经内分泌癌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属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区分二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erine neoplasms,GNENs)的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5年3月其间确诊的26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治疗过程及预后追踪。结果 26例患者初诊多表现为腹部疼痛不适、头晕、恶心、便血、腹泻,均行胃镜检查及活检。临床Ⅰ型12例,病灶呈息肉型或隆起型,位于胃体7例,胃底5例,病理分级均为G1级,病灶平均直径1.5 cm。临床Ⅱ型5例,病灶呈息肉型或隆起型,胃底2例,胃体2例,胃窦1例,平均直径2 cm;G1级4例;G2级1例,伴胃溃疡3例。临床Ⅲ型7例,3例息肉型,4例溃疡型,平均直径4 cm,胃底3例、胃体3例、胃窦1例;G2级5例,G3级2例;伴有转移6例。Ⅳ型2例,单发,2例位于胃窦,平均直径5.5 cm,均伴有转移。11例患者行内镜切除术,15例患者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随访26例,第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0%、84.61%、65.38%。结论 GNENs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肿瘤好发胃底、胃体部,治疗主要根据肿瘤的分级及分期情况,选择内镜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病灶部位胃7例、大肠21例、食管4例,提示大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所占比例较高且多见于直肠;内镜下显示病灶表面光滑隆起;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大小一致,近似于裸核;超声显示病灶多起于黏膜肌层或者黏膜下层位置.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表现呈现多样化,病灶以直肠黏膜下病变为主,采用SYN、NSE、CGA联合确诊,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文献复习,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胃间质瘤疾病诊治的认识。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8例病历完整、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间质瘤患者。结果:无明显性别差异,多见50岁以上患者,好发部位胃底、胃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上腹不适及疼痛22例,上消化道出血16例。超声胃镜、胃镜、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超声及CT可以发现胃间质瘤变,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首选手术治疗。行胃楔形切除术15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结论:胃间质瘤是独立的胃粘膜下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慢性不明原因出血、上腹不适和(或)疼痛、腹胀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69例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与肿瘤直径(P=0.019)相关。患者5年生存率与年龄(P=0.014)、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直径(P<0.001)、是否复发(P<0.001)、是否手术(P<0.001)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032)、组织学分级(P=0.002)、是否手术(P=0.00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措施,患者预后与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是否复发、是否接受手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类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id,PH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3例原发性肝脏类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及随访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原发性肝脏类癌的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影像学显示多囊性单发或多发性结节;大体检查肿瘤呈灰黄色,多囊性,境界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中等量嗜酸性胞浆,细胞核呈细颗粒状,可见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结论原发性肝脏类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肝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组织学特点及Syn、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及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40例患者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8例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为胃部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为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为结肠内分泌肿瘤,16例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复杂,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的诊断,以此来降低诊断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7~57岁。肿块大小1.5~4.5 cm。组织学形态包括:实体性2例,小细胞/雀麦细胞癌1例。3例突触素表达阳性,而嗜铬颗粒蛋白A、细胞角蛋白、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各在2例中表达阳性。1例小细胞癌患者死亡,另2例患者均生存。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罕见类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19.
徐国宏  钟晓刚 《四川医学》2011,32(12):1891-1893
目的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特征,探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再认识及临床合理抉择。方法根据2010年WHO病理新分类,回顾性总结42例经内镜检查或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并通过内镜或外科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预后因素等。结果4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13进行了内镜切除手术,其中4例补行外科手术,直接行外科手术27例,2例起源不明的腹膜后神经内分泌肿瘤放弃手术。按2010年wH0病理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NET)30例,其中16例为直肠NET,1例为结肠NET,4例为阑尾NET,6例为胃部NET,2例为十二指肠NET,1例为胰腺NET;神经内分泌癌(NEC)9例,其中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5例;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1例;胰岛细胞瘤2例。增殖活性分级,低级别(G1)30例,中级别(G2)2例,高级别(G3)10例。术后随访:低级别类癌预后良好,内镜治疗后复发1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差,复发转移率高。结论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1-2级)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可选择性内镜治疗,但术前需内镜超声或CT影像充分评估。神经内分泌癌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需加强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观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症状、好发部位、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癌患者(NEC)有36例,神经内分泌瘤患者(NET)有21例,混合性胰神经内分泌癌患者(MANEC)有5例。患者主要有腹胀、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贲门部,其次为胃体、胃窦。62例患者中有58例进行手术治疗,随访4-28个月,36例NEC患者术后远处转移33例,复发1例,死亡25例,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41.67%;21例NET患者术后远处转移3例,复发2例,死亡2例,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48%;5例MANEC患者术后远处转移4例,死亡4例。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有NEC、NET、MANEC三种类型,NET以早期病变为主,手术后死亡率较低。NEC、MANEC主要为恶性病变,术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