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盐诱导激酶2(SIK2)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K2抑制剂组,5只/组(造模前24 h左股静脉注射博舒替尼10 mg/kg)。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K2和LC3B、Beclin-1、p62等自噬相关蛋白以及p-mTOR、mTOR、p-ULK1、ULK1相关通路蛋白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自噬小体数量增加(P<0.05),同时SIK2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SIK2蛋白表达减少(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轻,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VEF、FS值降低(79.33±3.40 vs 38.67±2.49,59.33±5.25 vs 19.33±1.25,P<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VEF、FS值升高(38.67±2.49 vs 59.33±3.40,19.33±1.25 vs 30.67±3.40,P<0.05),3组IVSDd、LVPWDd无明显差别(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p6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62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增多(P<0.01),p-mTOR蛋白表达减少(P<0.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减少(P< 0.01),p-mTOR蛋白表达增多(P<0.05);各组mTOR、ULK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K2可能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对SIK2进行抑制,可以减少异常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过表达游离脂肪酸受体2(FFAR2)能否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FFAR2部分激动剂4-CMTB组(IIR+4-CMTB组)、FFAR2完全激动剂醋酸钠组(IIR+SA组),每组6只小鼠。IIR+4-CMTB组尾静脉注射4-CMTB(10 mg/kg),注射24 h后,建立小鼠IIR损伤模型;IIR+SA组饮水中添加5%醋酸钠溶液,喂养1周后,建立小鼠IIR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GC-MS/MS法分析小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RT-PCR检测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FFAR2、Reg3γ和β防御素1、3和4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及p-MAPK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IR小鼠肠组织病理学评分、MDA、MPO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肠黏膜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TJ)蛋白变化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发生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80例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肠梗阻分为肠梗阻组(n=30)和非肠梗阻组(n=50),比较两组BT发生率。将肠梗阻组BT患者分为BT阳性组与BT阴性组,比较两组TJ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4(Claudin-4)及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的表达。结果:肠梗阻组BT发生率为56.67%(17/30),高于非肠梗阻组BT发生率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阳性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ZO-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BT阴性组,Claudin-1、Claudin-4蛋白表达量均高于BT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黏膜TJ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BT紧密相关,发生BT的患者Occludin、ZO-...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槲皮素改善TNF-α诱导的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细胞模型作用,实验采用TNF-α 200 ng/mL孵育Caco-2单层细胞24 h构建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模型,再采用槲皮素(5,15,30 μmol/L)干预模型,考察槲皮素对上皮单层细胞通透性及上皮的紧密连接(TJ)蛋白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功能及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TNF-α组的上皮通透性增强,屏障功能障碍,且TJ蛋白中的Claudin-1、Occludin的磷酸化成分减少。槲皮素干预模型细胞后浓度依赖地增强上皮屏障功能,上调Claudin-1、Occludin的磷酸化成分及Occludin的整体蛋白成分。提示槲皮素可通过加强紧密连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肠上皮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氧对新生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道表达分泌片(SC)、Occludin和ZO-1蛋白影响。结果 高氧组新生大鼠肠道SC蛋白表达量与空气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但高氧组新生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量与空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氧刺激肠道上皮分泌SC增加,使得高氧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和ZO-1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以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功能及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体外循环组(C组)。S组进行相应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进行CPB,C组进行CPB 60 min并继续观察2 h。每组随机取6只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另6只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以及大鼠BBB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S组比较,C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EB含量和含水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C组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BB基膜均匀一致,完整性良好,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完整;C组基底膜变厚,微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不清楚。结论 CPB使大鼠BBB的结构发生变化、通透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大鼠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氮嗪能否在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和二氮嗪组。二氮嗪组在小肠缺血第30 min时腹腔注射二氮嗪(10 mL/kg);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9 g/L盐水(10 mL/kg)。小肠缺血持续30 min,再灌注2 h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含量以及肠黏膜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半胱天冬蛋白酶12(Caspase-12)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MDA水平高于空白组及二氮嗪组,空白组与二氮嗪组血清MDA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二氮嗪组肠黏膜Claudin-1水平高于空白组及模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肠黏膜Occludin及GRP-78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二氮嗪组及模型组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12水平低于空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氮嗪能通过降低血清MDA水平,提高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祛痰活血汤对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脑组织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及损伤区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nula occludens-1, ZO-1)的影响。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给补肾祛痰活血汤、对照组给消栓通络胶囊,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与相应量的双蒸馏水。采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 h后,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反映脑水肿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损伤区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量,并对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72 h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要增高一些,脑组织损伤区周围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损伤程度正相关,脑组织损伤区周围Occludin、ZO-1蛋白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补肾祛痰活血汤对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损伤区Occludin、ZO-1蛋白含量降低有抑制作用,抑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减轻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表达的影响,探讨抗NMDAR脑炎小鼠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多肽主动免疫法建立抗NMDAR脑炎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模型+8 mg/kg LY294002组和模型+16 mg/kg LY294002组。各组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荧光素钠法测定各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NeuN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Occludin、Claudin-5 mRNA水平;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euN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短期和长期神经功能评分下降,Occludin、Claudin-5、Neu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BB通透性增加;PI3K抑制剂LY294002改善了抗NMDAR脑炎小鼠的神经功能,并减少了Occludin、Cl...  相似文献   

10.
刘倩菁  刘祖秋  田颖  代小兰 《浙江医学》2020,42(17):1814-1419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NMP)10mg/(kg·d)预处理组和TGP50、100、200mg/(kg·d)预处理组,每组30只;采用阻断大脑右侧中动脉的方法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前7d开始,TGP50、100、200mg/(kg·d)预处理组分别1次/d灌胃给予浓度为10、20、40mg/ml的TGP溶液(5ml/kg),NMP10mg/(kg·d)预处理组同步灌胃给予2mg/ml的NMP溶液(5ml/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步给予0.9%氯化钠溶液(5ml/kg)。造模术后24h行各指标检测:伊文思蓝渗透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比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TNF-α、IL-1β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TGP100、200mg/(kg·d)或NMP10mg/(kg·d)预处理能够明显抑制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和含水量升高,抑制SOD、CAT活性降低和MDA、TNF-α、IL-1β含量升高,抑制Occludin、ZO-1蛋白表达下调和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MP10mg/(kg·d)预处理组比较,经TGP200mg/(kg·d)预处理能够抑制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升高,抑制SOD活性降低和MDA、TNF-α含量升高,抑制Occludin、ZO-1蛋白表达下调和MMP-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P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Occludin、ZO-1蛋白表达下调和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机制。方法 61例AP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1)和轻型组(n=30),另选肠镜检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肠黏膜ZO-1、Occlud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ZO-1和Occludin蛋白为棕黄色,染色较强,成点状聚集;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的染色变浅。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光密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与轻型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光密度水平降低(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轻型组下降(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内毒素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内毒素和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IL-18水平与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9、-0.64、-0.71、-0.61,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肠黏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和IL-18可能协同或单独参与肠黏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丁苯酞对SD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D大鼠脑出血后高尔基体和血脑屏障的变化及丁苯酞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 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及丁苯酞组。造模48 h后测量各组的伊文思蓝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real- time PCR检测Cdc42,GM130,ZO-1和Occludin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观察Cdc42和GM130是否 存在共定位及脑出血后丁苯酞干预的荧光强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ZO-1和Occludin在血肿周围内皮细胞上的分布。结 果:脑出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丁苯酞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伊文思蓝含量 较脑出血组明显降低(P<0.05)。 脑出血组Occludin,ZO-1,GM130及Cdc42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 组降低(P<0.05);丁苯酞组中Occludin,ZO-1及Cdc42蛋白灰度比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较脑出血组升高(P<0.05),而 GM130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脑出血组中Occludin和ZO-1在血肿周围的表达较假手术 组降低(P<0.05),而丁苯酞组则增加(P<0.05)。结论:脑出血后高尔基体形态发生改变,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丁苯酞 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其机制与Cdc42的上调相关,而与GM130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肠泰制剂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治疗组(4.3 g/kg与17.1 g/kg)、美沙拉嗪对照组和硫唑嘌呤对照组。造模7d内,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炎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6、IFN-γ、IL-10;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DAI和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6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明显浸润,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复方肠泰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肠泰制剂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以及肠道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G490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构建光化学法局灶性大脑皮层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Stroke组、DMSO组和AG490组,每组18只。术后1、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第3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Janus 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α(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补体C1q、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SQSTM1、Beclin-1)以及Occludin、Claudin5、ZO-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Stroke组和DMSO组相比,AG490组在第3天、 7 天和 14 天错步/总步比例降低(F=3.704、9.199、10.83,均P<0.05),JAK2、STAT3 mRNA表达下调(F=6.331、7.168,均P<0.05),血脑屏障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5、ZO-1)mRNA表达(F=7.648、29.83、25.08,均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F=12.42、10.88、14.32,均P<0.05),MMP-9 mRNA表达水平下调(F=9.790,P<0.01),脑组织炎性因子IL-1α、MCP-1和C1q表达下调(F=5.486、5.455、4.862,均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上调(F=6.092、15.52,均P<0.05),P62 /SQSTM1表达下调(F=8.143,P<0.05)。结论: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的促炎作用并调节自噬,减轻血脑屏障损伤,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SD大鼠血-脑屏障成分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谷氨酸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Claudin-3?Claudin-4?Claudin-5?JAM-1?JAM-2?ZO-1?E-cadherin基因的表达?结果:10-7 mg/ml 的BPA与星型胶质细胞孵育24或48 h后即可引起细胞活力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该浓度的暴露下,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3?Claudin-4?JAM-1?E-cadherin 蛋白的mRNA水平下调,而Claudin-5?JAM-2?ZO-1蛋白基因表达上调且具有统计学意义;HPLC结果显示,谷氨酸的浓度上调?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BPA对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具有潜在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激动剂苯扎贝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炎症反应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PPARs激动剂是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苯扎贝特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检测各组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观察PPARs激动剂对大鼠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白介素-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苯扎贝特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0.05)及脑伊文思蓝含量下降(P〈0.01);缺血脑组织MPO活性降低(P〈0.01);炎症因子IL-1β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PPARs激动剂苯扎贝特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早期血脑屏障损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纳米柔性脂质体对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突破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免疫荧光法观察纳米柔性脂质体对NGF进入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游离NGF组、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组。结果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3.1±1.7)nm,包封率为(64.2±2.8)%;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游离NGF组细胞的NG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组[(33.52±6.45)、(27.26±4.0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8.31±2.15)、(0.00±0.00)](P〈0.05)。结论载NGF纳米柔性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纳米柔性脂质体可能成为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有效突破血脑屏障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中药组,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采用伊文思蓝(EB)荧光测定法分别对大鼠脑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1、3、7d后的EB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和中药组大鼠再灌注1、3、7d后湿脑组织中EB含量分别为(4.69±0.97)μg/g、(5.89±1.13)μg/g、(3.97±0.67)μg/g和(3.32±1.43)μg/g、(4.27±1.48)μg/g、(3.19±0.64)μg/g,均高于假手术组的(2.12±0.45)μg/g(P〈0.05)。中药组大鼠湿脑组织中EB含量在同一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O.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可通过对血脑屏障功能的改善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清肺口服液黄酮类成分(Fla)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la低、高剂量组(30、60 mg·kg-1·d-1),阳性药利巴韦林组(46 mg·kg-1·d-1)。建立RSV感染的小鼠模型, 持续给药4 d后,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以BALF蛋白含量和BALF/血清荧光比评估肺上皮通透性;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p38 MAPK、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Fla高、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P < 0.05, P < 0.01), BALF中IL-1β、TNF-α含量下降(P < 0.05, P < 0.01), BALF蛋白含量和BALF/血清荧光比降低(P < 0.05, P < 0.01), 肺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升高(P < 0.05, P < 0.01), p-p38 MAPK/p38 MAPK、TLR4、MyD88蛋白表达下降(P < 0.05, P < 0.01)。  结论  Fla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p38 MAPK通路, 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减轻肺部炎症, 从而改善RSV导致的肺上皮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n=6)。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调节大鼠眼压至110 mmHg并持续50 min,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视网膜切片,测量内网层(IPL)、内核层(INL)厚度及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HIF-1α在视网膜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大鼠的IPL和INL厚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GCL细胞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位于GCL;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5 d组视网膜GCL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7.88±14.71)%、(50.28±13.11)%、(43.09±10.04)%,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3)。缺血再灌注损伤3 d组视网膜细胞HIF-1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HIF-1α的表达均增加,两者呈正相关;HIF-1α的表达可能参与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