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对脾虚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金属硫蛋白(MT),胃黏膜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 70)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艾灸非穴位组和艾灸组,采用大黄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脾虚胃溃疡大鼠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MT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胃黏膜细胞HSP 70的表达。结果: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能使胃黏膜损伤大鼠UI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MT含量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HSP 70的表达增多(P<0.05或P<0.01)。结论:艾灸能促进脾虚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内源性保护蛋白MT的含量及HSP 70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消化复宁汤防治CAG的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采用脱氧胆酸钠及30%和60%无水乙醇灌胃联合施压束缚和饥饱失常法复制肝郁脾虚证CAG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RK1/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组织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消化复宁汤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肝郁脾虚证候表现.消化复宁汤中剂量组与维酶素组血清ERK1/2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消化复宁汤中、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ERK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ERK1/2水平和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复宁汤可通过激活ERK1/2,抑制p-ERK1/2的水平防治CAG发生,其作用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NF-α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对ASMCs上ERK1/2 mRNA、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哮喘模型大鼠ASMCs培养,分别以0.2μ/L、1.0μg/L、20μg/L TNF-α干预ASMCs 生长.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ASMCs增殖情况,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A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ASMCs上ERK1/2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哮喘组ASMCsS期比例、A值、ERK1/2 mRNA、p-ERK1/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34.45±2.08)%、(0.550±0.010)、(0.995±0.118)、(130.77±4.16),与对照组(11.17±0.96)%、(0.292±0.008)、(0.576±0.098)、(163.82±1.38)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各TNF-α干预组ASMCs的S期比例、A值、ERK1/2 mRNA和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哮喘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0.2μg/L和1.0 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 TNF-α组p-ERK1/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正常鼠相比,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经TNF-α干预后,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增殖减弱,TNF-α可能抑制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TNF-α可下调慢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上ERK1/2 mRNA及p-ERK1/2表达,TNF-α可能通过抑制ERK信号转导通道的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阐明ERA干预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小承气汤煎剂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动物随机
分为脾虚模型组,ERA高、中、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采用肠道灌流法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液IgA含量,腹
主动脉采血法检测大鼠血清IgG含量,并测定大鼠胸腺、脾脏指数,HE染色行大鼠胃黏膜病理学观察,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
计行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测定,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TFF1及结肠TLR4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胃黏膜形态学、胃黏膜血流量、相关免疫学指标显著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RA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胃黏膜血流量、
胃黏膜组织中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量,肠道灌流液IgA、血清IgG含量、胸腺、脾脏指数及结肠TLR4的表达量不同程度升
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RA可抑制脾虚证大鼠胃粘膜损害,保护和修复损伤的粘膜组织,并改善
脾虚证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增殖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后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其与胃黏膜血流量(GMBF)、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的关系,揭示艾灸足三里、梁门穴促进胃黏膜修复,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束缚对照组,模型组,艾灸足三里、梁门穴组,艾灸非穴对照点组。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胃溃疡模型,采用生物信号分析仪检测MBFG-MBF,放射免疫方法测定PGE2和TG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预先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可显著降低随后的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加MBF、PGE2和TGF-α的含量,增加胃黏膜增殖指数(P<0.05或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可促进束缚水浸应激所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PGE2和TGF-α的含量,改善MBF、促进细胞增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艾灸预处理和电针预处理两种不同方法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差异。方法将40只SPF级的SD大鼠随机的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选取“足三里穴”、“中脘穴”分别行艾灸和电针预处理8 d后,除空白组外造模,选用无水乙醇灌胃的方法(0.5 mL/100 g)制成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1 h后,用20%乌拉坦(0.6 mL/100 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再取材。在光镜下观察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TGF-α、PC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胃黏膜中TGF-α、PC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艾灸预处理组和电针预处理组胃黏膜中TGF-α、PC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与艾灸预处理组相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胃黏膜中TGF-α的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胃黏膜中PCNA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与电针预处理均可以减轻无水乙醇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TGF-α、PCNA)的表达,但艾灸预处理稍优于电针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ERK1/2含量和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从信号传导的角度阐明抑郁症的分子病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20只SD 2~3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应激抑郁模型组10只,应激抑郁模型组经过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以旷场行为总分评定其应激前后行为学改变.正常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在应激后即断头处死,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大鼠额叶皮质、海马、下丘脑、纹状体磷酸化ERK1/2(p-ERK1/2)和非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果经过21 d的慢性应激,应激大鼠旷场行为总分较应激前显著减少(P<0.001).应激后抑郁模型组额叶部位p-ERK1、p-ERK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ERK1/2的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海马部位p-ERK1、p-ERK2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海马部位ERK1/2的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纹状体和下丘脑部位p-ERK1/2、ERK1/2含量在应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激大鼠额叶部位p-ERK1/2含量的降低提示ERK信号传导通路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应激所致抑郁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ERK1/2含量和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ERK1/2含量和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从信号传导的角度阐明抑郁症的分子病理机制提供线索。方法20只SD2~3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应激抑郁模型组10只,应激抑郁模型组经过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以旷场行为总分评定其应激前后行为学改变。正常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在应激后即断头处死,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大鼠额叶皮质、海马、下丘脑、纹状体磷酸化ERK1/2(p-ERK1/2)和非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果经过21d的慢性应激,应激大鼠旷场行为总分较应激前显著减少(P<0.001)。应激后抑郁模型组额叶部位p-ERK1、p-ERK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ERK1/2的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海马部位p-ERK1、p-ERK2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海马部位ERK1/2的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纹状体和下丘脑部位p-ERK1/2、ERK1/2含量在应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激大鼠额叶部位p-ERK1/2含量的降低提示ERK信号传导通路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应激所致抑郁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坤宁安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3~16月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模型组、坤宁安高剂量组、坤宁安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另选3~5月龄雌性Wistar大鼠为青年对照组,每组10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mRNA表达水平。结果青年对照组、坤宁安高剂量组、坤宁安低剂量组大鼠卵巢MAPK、PCNA、ERK1/2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MAPK、PCNA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1/2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宁安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与有效调节卵巢分裂增殖通路、促进卵巢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ERK受体阻断剂在PDGF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AG组、PD组、AG+PD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利用相应的受体阻断剂Tyrphosin-AG1295和PD98059分别或联合阻断PDGF和ERK受体,于术后7、14及21 d 3个时相点取主动脉进行HE染色,观察PDGF和ERK受体阻滞剂对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DGF-B mRNA和ERK1 mRNA在血管中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各组中PDGF和ERK受体对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损伤组及各干预组PDGF-B mRNA在各时相点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损伤组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增强,各干预组与单纯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干预组间PC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和ERK受体阻断剂能降低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PDGF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对孤束核损毁术后胃黏膜损伤大鼠内源性保护因子含量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孤束核在艾灸保护胃黏膜损伤神经通路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健康SPF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模型组(艾灸组),艾灸+模型+孤束核损毁组(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每组各12只。其中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予双侧孤束核损毁,护理3 d后,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均以无水乙醇(6 m L/kg)灌胃造模,并用阿司匹林混悬液(200 mg/kg)连续3 d灌胃以维持胃黏膜损伤,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4天进行艾灸"足三里"处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只绑不灸),每日2次,连续3 d。取血清及胃组织,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含量,用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明显(P0.05);艾灸组UI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艾灸组血清、胃组织EGF、NO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血清、胃组织EGF、NO含量较艾灸组低(均P0.05)。艾灸组和艾灸加孤束核损毁组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上升,而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指数(AI)比值上升(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穴可调节机体内源性保护因子及蛋白的表达,保护胃黏膜,并受孤束核损毁的影响。证明孤束核是艾灸足三里穴产生胃黏膜保护效应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调节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变化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是否参与了哮喘气道重构这一病理过程.方法 1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各6只.以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1%卵蛋白雾化吸入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p-ERK1/2及ERK2 mRNA在不同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1)哮喘模型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2)哮喘组p-ERK1/2及ERK2 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58,r=O.848,P均<0.05),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ERK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O.918,r=0.860,P均<0.05).结论 哮喘大鼠肺组织p-ERK1/2及ERK2 mRNA表达上调,并与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中平滑肌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26只雌雄各半SD大鼠根据Excel随机生成数字分为正常组6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肝郁脾虚型CAG大鼠模型并评价,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柴芍六君汤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干预过程中,柴芍六君汤组予柴芍六君汤5.1 g/(kg·d),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混悬液240 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灭菌饮用水,分别灌胃4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qPCR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c-myc和p53的表达,IHC法检测增殖因子PCNA和Ag-NOR含量,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度减少,病理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c-myc、p53、PCNA、Ag-NOR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酶素组和柴芍六君汤组大鼠活动度增加,胃黏膜病理萎缩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柴芍六君汤组大鼠胃黏膜c-myc、p53、PCNA、Ag-NOR表达以及凋亡指数均降低(P0.05或P0.01);维酶素组大鼠胃黏膜c-myc、p53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PCNA、Ag-NOR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维酶素组比较,柴芍六君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胃黏膜组织形态改善更明显,胃黏膜c-myc、p53 mRNA表达上升,PCNA、Ag-NOR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增殖凋亡与CAG的发展演化关系密切,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CAG大鼠胃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myc、p53、PCNA以及Ag-NOR等表达,从而调节胃黏膜细胞过度增殖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过艾灸预处理后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胃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胃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ɑ(TGF-α)的表达,借以阐明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艾灸对照点组、奥美拉唑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按相应因素处理8 d,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仅固定捆绑,艾灸穴位组捆绑后艾灸足三里、中脘穴;艾灸对照点组灸与足三里穴平行,距胫骨内侧5 mm处,中脘穴右外侧1 cm处的非穴位对照点,每日1次,每次20 min,处理结束后,无水乙醇灌胃复制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Guth法观察胃损伤指数,激光散斑扫描仪观察胃血流量动态,ELISA法检测胃血清中TGF-α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胃组织中EGFR的表达。结果:与艾灸对照点组、奥美拉唑比较,艾灸穴位组胃损伤程度较轻,血清中TGF-α含量增加(P0.01),胃组织中EGFR的表达升高(P0.01)。结论:艾灸预处理,能促进大鼠胃血流量的循环,提高胃血清中TGF-α含量与胃组织EGFR的表达,激活了胃黏膜内源性保护物质,增强了胃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酒精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EVO高剂量组、EVO低剂量组和酪氨酸蛋白激酶2特异性抑制剂(AG490)组。使用药物预处理7天后,除对照组外的大鼠通过灌胃无水乙醇(5 mL/kg)造成酒精性胃溃疡模型。计算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及胃溃疡抑制率;HE和TUNEL染色检测胃黏膜病变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磷酸化的JAK2(p-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溃疡面积和炎症浸润程度增加,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IL-10含量降低,胃黏膜上皮凋亡细胞数量增加,胃黏膜组织SOD活力和Bcl-2表达降低,MDA含量和Bax表达增加,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EVO可减轻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和炎症浸润,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胃黏膜上皮凋亡细胞数量,增加胃黏膜组织SOD活力和Bcl-2表达,降低MDA含量和Bax表达,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结论EVO能够抑制酒精性胃溃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其机制和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分成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n=36)与假手术对照组(n=36),阻断肝门30min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缺血前5 min和再灌注0、0.5、1、3、6h各时点处死动物(每时点6只),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的动态变化.第二部分,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褪黑素治疗组(n=6)与基质对照组(n=6),依上述方法制备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全肝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前10min静脉注射0.5%(质量分数)褪黑素溶液(10mg/kg)或相同剂量的溶剂,于再灌注1 h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这两组比较,观察褪黑素的治疗效果.留取肺组织标本后,分别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 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肺组织结构严重受损.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肺组织MDA含量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分别于再灌注0h与再灌注0.5h显著降低,此后均逐渐增高.病理学方面,缺血再灌注组肺泡腔完整性破坏,间隔增厚,并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组织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成正相关,分别为r=0.56(P<0.05)、r=0.62(P<0.05).(2)褪黑素治疗可明显减轻肺损伤.褪黑素治疗组与基质对照组比较,病理学改变减轻,MDA含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SOD活性和p-ERK/ERK比值显著增加,但PCNA阳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肺损伤.脂质过氧化增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凋亡加剧是导致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重要因素.褪黑素可通过抗氧化与抑制凋亡对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产生一定保护作用,但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与激活ERK1/2信号途径的关系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Imp)调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肺结核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及造模组52只,造模组大鼠通过尾部注射结核杆菌方法建立肺结核大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Imp低(Imp-L,25 mg/kg)、中(Imp-M,50 mg/kg)、高剂量(Imp-H,100 mg/kg)组、Imp-H+ERK特异性激活剂(EGF,100 mg/kg Imp+25 mg/kg EGF)组。干预结束后,主动脉采血,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环氧化酶-2(COX-2)水平;分离肺组织,HE、Tunel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统计肺组织中结核杆菌菌落数;Western blot检测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严重病变,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Imp-L组、Imp-M组、Imp-H组病理损伤得到缓解,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以Imp-H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与Imp-H组相比,Imp-H+EGF组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Imp可降低肺结核炎症反应,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情况,研究眼针疗法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模型,采用眼针治疗。再灌注24 h后处死取材,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ERK1/2及p-ERK1/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眼针疗法能够显著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组织中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针疗法能够显著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ERK1/2及p-ERK1/2的表达;眼针疗法的脑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戊四氮致痫大鼠模型,在痫性发作30 min、1.5 h5、h和8 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对海马ERK1、ERK2和p-ERK1/2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加用ERK通路阻断剂PD98059干预。结果: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的ERK1和ERK2阳性神经元,未见有p-ERK1/2阳性神经元。戊四氮致痫后30min p-ERK1/2开始表达,ERK1和ERK2表达较对照组开始增强(P<0.05),1.5 h后p-ERK1/2强烈表达(P<0.05),5 h后3者的表达开始减弱。PD98059干预组ERK1/2的活化较癫痫组显著受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癫痫组大鼠ERK1、ERK2和p-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PD98059干预组3种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癫痫组(P<0.05)。1.5 h时点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时点相应组(P<0.05)。同时PD98059完全抑制了大鼠的痫性发作。结论:ERK信号途径在戊四氮致痫模型中被激活,参与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具有上游始动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并从胃黏膜增殖状态的角度探讨其延缓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 以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为基础,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制模术后第9日,生理盐水组和塞来昔布组的溃疡面积分别为(11.9±3.1)mm2和(19.7±3.8)mm2(P<0.01);制模术后第6日和第9日,塞来昔布组PCNA标记指数(PCNA LI)和c-Met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而HGF蛋白水平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显著延缓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愈合,其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c-Met蛋白表达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