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梅花针及闪罐治疗,经筋刺法组采用经筋刺法为主,配合电针、梅花针及闪罐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其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肌电图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刺法组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以经筋刺法为主,配合电针、梅花针及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筋透剌并剌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评估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经筋透刺并刺络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贺新铭 《中外医疗》2011,30(32):110-110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经筋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8%,对照组愈显率为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分期辩证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针灸门诊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分期辩证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和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率88.33%、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78.33%(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FDI量表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0%,对照组愈显率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是传统医学特色之一,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7.5%,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结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加用面部走罐。主要评价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的分级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及治疗4、8周末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过4、8周治疗后,对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进行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有86.67%患者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53.33%(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有96.67%患者完全恢复(功能正常),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面部走罐能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经筋刺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筋刺法、常规针刺和药物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1∶1∶1比例随机均匀的分为3组,即经筋透刺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Ⅰ组)及西药组(对照Ⅱ组)。观察3组各自的疗效及对R1波的影响。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达96%,对照Ⅰ组为86%,对照Ⅱ组为76%,治疗组与对照Ⅱ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治疗前后R1差值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筋刺法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R1波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分级(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HB分级、提高躯体功能评分(FDIP)、降低社会功能评分(FDIS)(均P〈0.01),且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愈显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lthough various monitor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routinel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lesions in the skull base, iatrogenic facial paresis or paralysi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proble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fac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ing with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Method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05, 19 patients with large acoustic neuroma were treated using intraoperative fac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ing with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CEMEP) for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rease of MEP amplitude after tumor removal and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analyzed. Results MEP amplitude decreased more than 75% in 11 patients, of which 6 presented significant facial paralysis (H-B grade 3), and 5 had mild facial paralysis (H-B grade 2). In the other 8 patients, whose MEP amplitude decreased less than 75%, 1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facial paralysis, 5 had mild facial paralysis, and 2 were normal. Conclusions Intraoperative TCEMEP can be used to predict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The decreased MEP amplitude above 75 % is an alarm point for possible severe facial paralysis.  相似文献   

12.
腮腺混合瘤个体化手术治疗对面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成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76例腮腺混合瘤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观察其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有26例手术后出现面瘫,占34%。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者面瘫发生率为22.2%,为暂时性面瘫;行腮腺浅叶和瘤体切除者面瘫的发生率为37.9%,均为暂时性面瘫;全叶切除者发生率为46%,1例为永久性面瘫。结论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面瘫的发生率与手术术式、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失神经支配后,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制作豚鼠面神经总干压榨15s、30s和切断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和1个月取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应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肌肉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状态下,眼肌中I型纤维占29.51%,II型纤维占70.49%;口肌中只有II型纤维占100%。神经损伤后眼肌的I型纤维向II型纤维转化,当神经功能恢复时,I型纤维百分比又逐渐恢复。同时,SDH含量随损伤加重逐渐减少,随着神经功能恢复SDH含量又逐渐恢复。结论:面肌失神经和恢复神经支配时,肌纤维分型的转化提示肌肉功能的变化;面肌与面神经之间有一致性的变化趋势,提示面肌的病理改变可以成为判断面神经功能状态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神经全段减压术和垂直段减压术治疗面神经垂直段损伤所致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按House和Brackmann评分法对63例面神经垂直段损伤致面瘫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估。所有患者皆行耳后切口,26例经乳突一上鼓室进路全段面神经减压术;28例仅行垂直段面神经减压术;5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4例行面神经移植术。结果:术后1年评估:垂直段减压术28例,Ⅰ级恢复者11例,Ⅱ级恢复者10例,Ⅲ级恢复者7例。全段减压术26例,Ⅰ级恢复者9例,Ⅱ级恢复者11例,Ⅲ级恢复者6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与病程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面神经吻合和移植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多不理想。结论:垂直段面神经损伤性面瘫,术后功能恢复与减压术式无明显关系,而与病程和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徽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者32例为对照组;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行术中电生理监测者25例为监测组。对比2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结果:监测组的肿瘤切除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有效地保护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的保护技巧及意义。方法:以2008年10月~2012年2月术中行电生理监测者为监测组(n=37),2006年1月~2008年7月术中未行电生理监测者为对照组(n=31)。统计分析两组肿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结果:监测组的肿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神经瘤术中行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谢梦  曾黎华 《当代医学》2021,27(13):100-101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气血通畅、气血充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滞针牵拉疗法在顽固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西安市阎良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滞针牵拉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H-B积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积分、面神经电图评价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B分级与积分、FDI量表积分、眼轮与口轮匝肌波幅等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80.43%,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滞针牵拉疗法具有显著加速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99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49例,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功能保留率分别为21例(42.9%)、12例(24%)。结论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面肌功能训练在口僻患者麻痹面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并作出评估。方法将39例口僻患者按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17例,乙组22例。甲乙两组均口服强的松40mg/d顿服,连续10天后逐渐减量;阿昔络韦500mg ivgttq8h,以抗病毒治疗;辅以维生素B1100mg im qd、维生素B12 500 g im qd,以营养神经。乙组同时配合面肌功能训练。连续治疗30天后总结临床疗效,并进行面肌功能评估。结果甲组总有效率64.7%,乙组总有效率86.3%。乙组疗效明显优于甲组(〈0.01)。两组康复时间比较,乙组明显短于甲组(〈0.01)。结论面肌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面肌功能状况,配合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缩短麻痹面肌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