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新生和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白细胞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水平;观察重组IL-12地CBMC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测定8例新生儿CBMCIL-12p49RNA和IFN-γmRNA表达,用ELISA法测新一儿CBM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一外受刺激后表达的I国2p40mRNA、I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在细胞免疫反应发挥多种作用,新生儿产生IL-12的能力鲜见报道,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8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IL-12P40mRNA和IFN-γmRNA表达,及ELISA法新生儿CBMC培养上清IFN-γ浓度;并观察重组IL-12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调节单个核细胞CD11b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NF;IL-1还有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因子和泌乳素(PRL)对球后成纤维细胞(RFs)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发病机理,以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RFs与IFN-γ、IL-4、IFN-α和PRL孵育72h,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ICAM-1表达的情况。结果:正常人RFs中只有极少数细胞自发并较弱地表达ICAM-1,基础状态下的阳性百分数为(3.49±1.99),平均荧光强度为(44.84±20.59);而IFN-γ、IL-4、IFN-α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增强ICAM-1的表达(P<0.05)。PRL不仅可以直接刺激RFs表面ICAM-1的表达(P<0.05),其剂量相关曲线呈双相型,还能拮抗或协同IFN-γ(100u/ml)、IFN-α(1000u/ml)或IL-4(2.5ng/ml)的诱导作用。结论:IFN-γ、IL-4、IF-α和PRL对正常人RFs表面ICAM-1的表达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它们可能是启动或加重TAO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VF;IL-1还有使CD11b抗原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呈集中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通过诱导T细胞和NK细胞产生v干扰素(IFN-Y)在细胞免疫反应中发挥多种作用。新生儿产生IL-12的能力鲜见报道。本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8例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IL-12PomRNA和IFN-vzaRNA表达:及EILISA法测新生儿CBMC培养上清IFN-v浓度;并观察重组IL-12(rIL-12)对新生儿IFN-y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I-L-2PttnzRNA和IFN-rmRNA表达水平较成人PBMC低下,新生儿ILFN-v水平明显低于成人。rIL一12能增强抗CD3和PMA刺激的新生儿CBMC产生IFN-v。使其达成人水平。本文提示:新生儿IL一12表达水平低下可能在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暂时性低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狭缝印迹分子交发技术,研究1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存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的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病程处于稳定期的MS患者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恢复正常水平,但IL-2mRNA仍保持高水平,此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参与MS发病过程,并可作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FN-γ(γ干扰素)对人原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表达CD11b、CD16、HLAⅠ类和Ⅱ类抗原的影响,采用APAAP法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IFN-γ和M-CSF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4种表面分子的表达,且随刺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两种细胞因子相比,IFN-γ比M-CSF刺激作用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0.
用长期骨髓培养(LTBMC)和白细胞介素2(IL-2,1000U/ml),干扰素α2a(IFN-α2a,1000U/ml)不同的组合方案,对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进行体外净化培养2周。结果发现:①单用LTBMC体系其净化效果差;②加入IL-2后,对CML的CFU-GM以及ph'(+)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1,P<0.05)对正常的CFU-GM则无影响;③IFN-α2a在LTBMC体系中抑制ph'(+)细胞生长而不影响CML和正常的CFU-GM;④LTBMC、IL-2、IFN-α2a三者净化CML骨髓具有协同作用。结果提示:LTBMC、IL-2、IFN-α2a联合净化效果好,可用于临床净化CML骨髓  相似文献   

11.
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体表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 2 1例 ,其中15例为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例为糖尿病胃轻瘫。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3 0min ,共 14日。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体表胃电图参数及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率。结果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6.70± 2 .17分 ,治疗后降为 3 .40± 2 .44分 (P <0 .0 1) ;治疗后总症状改善率为5 2 .3 %± 19.2 % ;对早饱、上腹胀的有效率分别为 70 .1%和 83 .3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治疗后胃正常慢波百分比、主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 (P <0 .0 5 )。胃起搏治疗还可提高患者的 4h胃内钡条排空率 ,有效率为 5 7.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 ,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提高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胃黏膜保护与胃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ou XH  Lin R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39-2741
胃黏膜的完整和胃肠动力的正常是维持胃生理功能的两个基本条件。其中,胃黏膜的完整对于维持胃肠道功能包括胃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而胃动力的正常则有利于清除有害物质,维持局部微环境的平衡,从而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黏膜损伤和动力失调在多种胃肠疾病发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模型犬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模型犬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 ;采用放射性核素99Tcm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术 (SPECT)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 2 ) ;采用适应起搏参数从位表输入起搏信号以驱动胃电节律。结果 迷走神经干切除术后犬的GEt1 2 (79.42± 1.91)min较术前 (5 6.3 5± 2 .99)min ,(P <0 .0 0 1) ,明显延迟 ,但行胃起搏治疗后GEt1 2 (64 .94± 1.75 )min ,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 采用适宜起搏参数进行胃起搏可加速胃排空 ,恢复或改变胃功能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赵建华  樊克武  娄斌 《现代医学》2004,32(5):323-325
目的 分析胃黏膜活检中腺癌的病变特点 ,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HE染色法对 2 3 8例胃腺癌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类 ,部分病例用组织化学PAS、AB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Keratin、EMA、LCA等 )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根据组织学特点 ,将癌组织分成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及黏液细胞癌。每种类型的腺癌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均有所不同。结论 胃腺癌的形态特点具有相对特殊性 ,掌握其特点并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可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1926-1967) -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an extract of gastric mucus inhibits the secretion of gastric acid. Local irrigation of canine gastric pouches with...  相似文献   

17.
18.
刘翔宁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10):582-583
检测109例不同胃部疾病胃粘膜中Fe、Mn、Cu、Co、Se、Mg6种不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胃癌组中Fe、Cu、Co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疾病(P<0.001),提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微量元素Fe、Cu、Co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病理形态学诊断标准,随访观察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集我院10年间286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从中检出66例各类型增生为随访观察对象。结果 各类型异型增生均可癌变,但以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高。结论 轻中度异型增生为可逆性病变。重度异型增生为不可逆病变或正在癌变中的黏膜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