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常人贲门胃底角的X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胃底角是抑制胃内食物返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常为一锐角。目前国内外对贲门胃底角的正常大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392例正常人的贲门胃底角的研究,总结了此角的大小,并探讨了贲门胃底角的形成、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志庸  李单青 《北京医学》1998,20(6):324-326
为了研究和认识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4例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其中肌瘤10例,肉瘤4例。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不适和反复黑便,无吞咽困难和梗阻。术前造影和胃镜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平滑肌肉瘤预后不佳。贲门胃底平滑肌瘤和肉瘤的区别主要在病理上该分裂数,瘤细胞坏死以及临床上肿瘤大小,而手术切除范围并不明显影响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和认识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4例贲门胃底平滑肌肿瘤,其中肌瘤10例,肉瘤4例。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不适和反复黑便,无吞咽困难和梗阻。术前造影和胃镜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平滑肌肉瘤预后不佳。贲门胃底平滑肌瘤和肉瘤的区别主要在病理上核分裂数、瘤细胞坏死以及临床上肿瘤大小,而手术切除范围并不明显影响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胃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6岁。反复上腹痛多年,吞咽困难40d,伴食欲减退,消瘦。查体:扪诊时上腹深压痛,并可触及上腹肿块。纤维胃镜显示:胃体贲门部见7cmx6cm,大小溃疡型占位。大体标本观察:胃体贲门部肿瘤呈溃疡型,约6cmx5.5cm大小,边缘不整,贲门侧溃疡边缘呈明显隆起,切面灰白,质硬,或灰红,质软,鱼肉样。溃疡与肿块二者之间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模拟生理状态下贲门胃底结构,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的新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常规游离食管下段、胃,于病变下缘5cm处用闭合器斜形全部关闭胃残端。距胃顶部4-6cm处造口,行食管胃粘膜端侧吻合术,吻合口上方形成的胃底固定于食管肌层及胸膜上,His角形成。结果120例术后进普食感觉良好,无吞咽及进食后不适。患者能进普食。结论贲门癌切除贲门胃底重建术可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2岁,因上腹隐痛1个月就诊.体质指数(BMI)22.1 kg/m2.胃镜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贲门胃小弯侧,延至近胃角处,肿瘤大小约6 cm×5 cm×5 cm,病理诊断为"胃癌".钡餐透视显示食管下段近贲门部亦有2 cm被肿瘤累及.CT检查未见远隔脏器转移,肿瘤与周围组织及脏器没有明显浸润.  相似文献   

7.
作者等于1979年曾用国产GF-1管形消化道吻合器作贲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本文介绍近年来对这一手术的改进方法,即同时加作胃底折迭术。因贲门切除后丧失了原有贲门对酸性胃液的抗返流作用,约有20%的病例发生返流性食管炎。而呕血和黑粪又是返流性食管炎的常见并发症。所以加作胃底折迭术重建His角后能增加食管括约肌的压力约15~20 mmHg,可减少酸性胃液返流入食管,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李某,男,58岁,主因进食梗咽三月余,消瘦20天。于2007-09-29入院。3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哽咽感,伴消瘦明显。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病检示胃角粘膜内癌。胃镜:胃底不规则肿物增生,胃角溃疡瘢痕,周边粘膜充血;食管距门齿40cm贲门纵行溃疡形成,基底深凹不平,溃疡向粘膜浸润,境界不清,隆起结节状,质硬且脆,易出血,腔窄。胃镜报告:(1)食管癌;(2)贲门胃底癌。外科情况:腹平,上腹压痛阳性,未及肿块及肿大肝脏,叩移动性浊音。术中贲门胃底肿物侵及浆膜,质硬,贲门左右均有肿大淋巴结,打开膈肌脚扩大食管裂孔,  相似文献   

9.
经腹胃近侧大部切除治疗贲门恶性肿瘤─—附32例临床报告华东医院外科俞文鸿贲门恶性肿瘤尤其是累及食管者,通常采用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行全胃或近侧胃大部切除,这已成为外科医师的共识。我们对贲门恶性肿瘤累及近侧胃的癌肿病人采用经腹行近侧胃大部切除,从1990...  相似文献   

10.
例1,男性,51岁,有上腹部疼痛史10多年,近1月来疼痛持续,曾呕吐2次,黑便1次而入院。检查:左锁骨上凹可扪及蚕豆大小淋巴结。胃镜检查:食管、贲门正常,胃体上部小弯侧有3cm×2cm大小浅糜性区,胃角光滑,胃窦部粘膜色泽稍苍白,幽门孔园,蠕动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1.5cm×1.0cm×0.5cm大小粘膜隆起,表面有渗血。病理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弓上吻合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 对148 例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复习,并对其操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8 例食管癌全部手术切除,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发生吻合口瘘1 例,急性胃扩张2 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时,吻合口距主动脉上缘15 —2 厘米,避免吻合后成角,胸腔胃应缝缩3 —4 针。  相似文献   

12.
常规钡餐检查有助于发现远侧胃病变,而对近侧胃(包括贲门、胃底、胃体上部)及其周围的器官病变则显示困难。作者报告了60例近侧胃及其周围器官的病变用双重造影或/和选择性气腹联合使用进行检查,其效果满意,从而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X线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统一平衡牙合 5 个因素的衡量标准平面和单位,探讨弦斜度与补偿曲线曲度的相关关系。②方法 应用 X 线立体摄影测量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哈尔滨市99 例青年的补偿曲线进行测量分析,并以圆心角代表补偿曲线曲度。③结果 弦斜度与圆心角呈高度正相关(r= 0.9471, P< 0.01)。方差分析示弦斜度性别差异有极显著性( F= 7.7914, P< 0.01)。④结论 用弦斜度代替补偿曲线曲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夏爱玉 《安徽医学》1990,11(3):13-14
本文综合5所医院经胃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29例。部位在胃窦48.2%、胃体31%、胃角17.3%,弥散广达体窦1例。病灶长径≤1cm者以早期胃癌为主,>2cm者以进展型为主,差异非常显著(P<0.001),说明加强微小胃癌和对小胃癌的识别力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得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论“脾主为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主为卫”含保卫机体、抗邪防病之意 ,是脾脏的核心功能 ,是已知脾功能的综合体现 ;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虽病易愈。脾为后天之本是其主卫的内在机制 ,脾还与其他脏腑、体窍密切相关 ,有着主卫功能的广泛体现。运化失职、气血失和、转枢失调、气火失常是脾主卫失常的病理基础 ;脾主卫失常在发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乃百病之终始 ,补脾、祛湿、调它脏是常用的恢复脾主卫之功的方法。临证健脾 ,既可补先天之不足 ,又能复机体之气化 ,无论虚实之证均须顾脾。“脾主为卫”对于“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 :未病健脾防其发 ,欲病健脾防其作 ,已病健脾防其变  相似文献   

16.
胃底体交界处的胃小弯和胃后壁向左前方凸起成嵴,初称之为胃底体间嵴。胃镜插入到贲门口下位区时必须调节角度钮向左向下,避开底体间嵴才能将胃镜顺利地插入胃体腔。胃镜退移到贲门下位区时由于胃底体间嵴的分隔必须调节角度钮向右向上才能插入胃底腔,检查贲门胃底部病变,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12例小儿胃扭转美国,除1例尸解证实外,均由手术治愈,随访佳,本文认为胃扭转的常见病因为膈肌缺陷,胃韧带松驰或其它重力原因,如肿瘤。原发扭转实属罕见。未找到病因时应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Bax基因在大肠癌,胃癌的突变情况。方法:用QIAamp方法提取肿瘤和正常组的DNA,选择5对引物,经PCR扩增,走DNA序列胶电泳,检测其MI及Bax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果:胃癌有8例MI阳性,其中3例Bax基因有突变,大肠癌有14例MI阳性,其中6例Bax基因有突变。结论:Bax基因突变在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ax基因是胃癌、大肠癌MI^+的遗传改变受累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用经食管床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高位食管癌70例,近期疗效良好。本术式要点是经右胸游离切除全胸段食管,经腹游离全胃,并常规行幽门成形及管状胃缝缩术,将制备的粗管状胃经后纵隔食管床递送于左颈部,再与食管(咽)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吸烟对胃癌的影响,对来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又将两组按年龄、性别、职业、有否胃病家族史、反酸呃逆进行配对。符合上述条件者210对,男175对,女35对。同时又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与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配对分组比较。结果发现,吸烟组胆汁反流者167例,胃癌者46例;非吸烟组胆汁反流者59例,胃癌者21例。经X~检验,两组胆汁反流,胃癌均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