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氧疗、营养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尼可刹米静脉滴注;B组给予经鼻或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C组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的同时静滴尼可刹米,疗程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结果B、C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PaCO2的下降较B组明显。C组治疗后的分钟通气量大于B组。结论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衰竭,增加通气量,尤其在改善高碳酸血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2.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莹  余阗  张英 《四川医学》2010,31(6):794-795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58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基本情况、生命体征、血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治疗组pH、PaO2、PaCO2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发合并呼吸衰竭,能更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PaCO2、提高PaO2。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5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应用鼻(面)罩进行NIPPV。两组主要观察指标:(1)治疗期间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2)NIPPV 3h、72h后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经NIPPV 3h、72h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降低,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3h、72h后各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ysiotherapy,CPT)联合间歇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行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35~83(61.2±3.0)岁,常规治疗后给予间歇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每次2 h,每6 h 1次或者每次2 h,每8 h 1次的治疗;胸部物理治疗(CPT)组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38~82(61.5±5.0)岁,在BiPAP治疗基础上予CPT。两组分别观察主要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片、无创通气应用时间和治疗后PaO2和PaCO2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T组患者血气改善明显,达到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改善、胸部X线片吸收所需天数、无创通气应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需使用无创正压间歇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给予CPT,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两者联合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朝锋  杨艺  梁雁  岑婉华 《广西医学》2010,32(12):1495-149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无创通气组34例在药物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血气指标(pH、PaO2、PaCO2)、临床状况及呼吸机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无创通气组住院时间、血气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气管插管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 h两组PaO2、PaCO2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创通气组改善更明显(P〈0.05)。无严重通气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价值,分别对60例此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无创通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十分明显,而常规治疗组除PaO2升高明显外,其他均明显改善。患者恶化需气管内插管的百分率无创通气明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法能明显纠正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内插管常规机械通气的百分率,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和支气管扩张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纠正呼吸衰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31-13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法(BiPAP)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h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表明,治疗组pH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aCO2、心率、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相关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BiPAP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好,能显著降低PaCO2、呼吸频率,提高PaO2,可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30例COPD急性发作伴有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A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B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1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B组12例好转出院,5例失败后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例死亡,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并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席瑞 《中外医疗》2011,30(34):98-98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2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的20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实验组各项指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44例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NPPV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无创通气(Vision无创呼吸机);记录患者年龄、COPD病史,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体温、血白细胞计数、血钠、动脉血气(pH、PaCO2、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14项生理指标,分析可能影响NPPV的血气分析、生理指标等因素。结果:NPPV组治疗后2h,与治疗前比较,PaO2、pH值即有显著上升,PaCO2下降,24h后各指标继续改善;而常规组2h后血气分析结果改善不明显,24h后各指标显著改善,但改善幅度均低于NPPV组(P<0.01);NPPV组治疗失败率及需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重度PaCO2升高以及昏迷者尤其2h后无明显改善者,NPPV治疗失败的风险增加。结论:NPPV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一种有效手段。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重度CO2潴留者NPPV治疗2h无效者及时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中、重度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在通气4h、48h和治疗结束时作血气分析,比较治疗组pH、PaO2、PaCO2值的变化,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通气后4h、48h,结束时pH值和PaO2逐渐上升,PaCO2逐渐下降,气管插管率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对照组疗效不明显。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梁结柱 《广州医药》2009,40(3):24-2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6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结果治疗组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PaO2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PaC02)改善不显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提高pH、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冉梅 《四川医学》2011,32(11):1735-1737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NIPPV,比较两组的呼吸、心率及PaO2、PaCO2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及PaCO2明显下降(P〈0.05),而PaO2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aO2、PaCO2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心率、PaO2及PaCO2,能够明显降低插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其具有无创性,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68例COPD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应用,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注射剂,首剂负荷量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2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缓慢持续静脉滴入,每12小时1次,24 h纳洛酮总剂量为4 mg,连用3 d.结果:治疗组痊愈出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医院收治的147例心脏术后ARF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对照组7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NPPV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SBP、HR、RR、pH值、PaCO2、PaO2、SV、EF及CVP差异均较为明显,且观察组各项均较对照组优(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4%,较对照组7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选择地给予心脏术后ARF患者行NPPV治疗,疗效显著且预后理想,该法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20例,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经口鼻面罩NIPPV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24h及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临床征象(神志、呼吸、心率)等。结果通气后3、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pH明显上升(P〈0.05),PaCO2、呼吸、心率明显下降(P〈0.01),所有指标显著改善。16例患者成功脱机,有效率达80%(16/20),2例改用有创通气,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2例自动出院。结论双水平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宁海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NPPV,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于10 min内静推毕后,采用微量泵静推,以0.1~0.6μg·kg-1·h-1剂量维持,以镇静Ramsay评分2~4分为目标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以及对NPPV的依从性(改有创通气率)和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对NPPV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4%比16%]和住ICU时间[(5.47±3.19)d比(8.78±3.45)d]显著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PPV时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ICU内AECOPD患者NPPV时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