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卫红  温学森  赵宇 《中药材》2007,30(7):848-851
目的:探索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方法:通过HPLC定量检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温度、pH值、时间三个影响因素,来确定水苏糖的酸水解工艺;并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甘露三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水苏糖酸水解影响不显著(P<0.05),而酸度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90℃、24 h、pH 2.5。结论:水苏糖酸水解制备甘露三糖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A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知母皂苷制备知母皂苷AⅢ,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及酶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L16(45),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酶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55℃、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酶用量为600U/g、反应时间 3h。结论:β-葡萄糖苷酶水解知母皂苷制备知母皂苷AⅢ,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介质的pH值3个因素对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影响,确定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法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水解的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水解介质的pH值为5.1。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合理、可行,所得栀子苷元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果胶酶法提取川芎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王维香  王晓君 《中药材》2008,31(4):600-602
目的:研究采用果胶酶提取川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进行优选,考察酶用量、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川芎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提取川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用量为1%,pH值3.5,反应时间150min,反应温度60℃。  相似文献   

5.
酶解法提取天麻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复合酶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选,考察酶用量、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天麻多糖的影响。结果: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0℃,加热时间60min,酶用量20 mg,pH值为4,天麻多糖得率为2.48%。结论:酶解法提取天麻多糖提取工艺简便,经济环保,含量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芹菜素与镁的配位物的合成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反应介质、pH值和反应温度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芹菜素与醋酸镁络合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化的络合反应条件为pH值9.0,反应温度50℃,反应介质90%乙醇,产率为79.4%。紫外、红外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镁化合物已形成。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芹菜素镁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芹菜素与镁的配位物的合成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反应介质、pH值和反应温度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芹菜素与醋酸镁络合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化的络合反应条件为pH值9.0,反应温度50℃,反应介质90%乙醇,产率为79.4%。紫外、红外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素镁化合物已形成。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芹菜素镁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转化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贾东升  贾晓斌  赵江丽  施峰  蒋俊  黄洋 《中草药》2010,41(6):888-892
目的研究宝藿苷I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pH值、温度、底物的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及金属离子对转化率的影响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MS,1H-NMR、13C-NMR鉴定水解产物。结果酶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温度50℃、反应介质pH 5.2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底物浓度为10 mg/mL,酶与底物质量比1∶1,反应时间48 h,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锌离子、对酶解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铁离子对酶解反应有抑制作用(P0.01);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14,核磁图谱证实产物为宝藿苷I。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郑礼胜  倪娜  刘向前 《中草药》2012,43(7):1340-1343
目的研究苦杏仁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产物得率为指标,通过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考察缓冲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酶加入量4个主要因素对工艺的影响,得出苦杏仁酶水解栀子苷的最合适工艺条件;采用理化性质及NMR谱鉴定产物结构,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检测产物纯度。结果酶加入量、缓冲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得率有显著影响,所确定的最合适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H值5.25,反应温度50.5℃,反应时间90 min,酶加入量1∶10;产物栀子苷元得率>34.5%,质量分数为99.6%。结论用苦杏仁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纯化穿心莲内酯及制备其衍生物。方法:通过对川产穿心莲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采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根据穿心莲内酯理化性质,设计出最优纯化工艺路线,得到穿心莲内酯精品;莲必治的制备主要考察了物料比和反应液酸碱度的影响;喜炎平的制备主要对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穿琥宁的制备以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了最佳合成工艺;炎琥宁的制备以穿琥宁为原料,以溶液酸碱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穿心莲最佳提取工艺为:90%的乙醇以4倍(mL·g-1)的料液比,在65℃下提取,在此工艺下穿心莲内酯的得率为21.5%,含量为17.8%;莲必治的制备中,穿心莲内酯与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1∶1.8为宜,反应液pH值控制在8反应很完全;喜炎平的制备反应中应控制好浓硫酸的加入速度,磺化反应后以无水乙醇除盐;最佳工艺条件下穿琥宁得率为130.6%,含量为99.2%;炎琥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率为98.2%,含量为98.6%。结论:在提取纯化穿心莲内酯的基础上,制备了穿心莲内酯的内酯系列衍生物,工艺稳定可行,为综合利用穿心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化芹菜素锌络合反应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芹菜素锌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芹菜素与醋酸锌络合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反应温度和体系的pH值对芹菜素锌配合物的产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优化的络合反应条件为:在体系pH值为9的条件下,50℃络合反应5h,产率为77.5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芹菜素锌配合物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保济口服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 ℃、浸泡时间1 h、提取2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尹婉嫱  郭顺星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7):1309-1311
 目的 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培养基中美拉德反应的条件,以提高猪苓菌核产量。方法 以果糖和精氨酸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原料,经过调节pH后在一定温度下独立灭菌一定时间,之后与含蛋白胨和无机盐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并用于诱导猪苓菌核。以菌核干重为指标,对灭菌前pH值,果糖与精氨酸浓度比,灭菌时间(min),灭菌温度(℃)4个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结果 极差分析结合方差分析表明,灭菌前pH值对菌核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优化后反应条件为:灭菌前pH为10;浓度比为200∶1;灭菌时间为80 min;灭菌温度为121 ℃。菌核产率提高了75%,菌核干重提高到每皿(0.225±0.16) g。结论 相比优化前菌核产率为30%~50%,菌核干重为每皿0.1~0.15 g,新的反应条件显著提高了菌核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保济口服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1h、提取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红曲霉液体培养法制备姜黄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天然姜黄为原料,姜黄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发酵时间、料液比、营养比和发酵液pH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发酵时间5d,料液比1 g·L-1,营养比1/6,发酵液pH 4,姜黄素得率达0.43%.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钩藤碱缓释滴丸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钩藤碱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药液温度、辅料用量比例及冷凝液温度和滴速等工艺条件,制备钩藤碱缓释滴丸,并初步研究其成型工艺。结果:所得缓释滴丸在pH 1.2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模拟胃肠道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相似,不受pH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用于基因转染的pH敏感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 ,考虑制备的pH值、组成摩尔比、制备方法三因素 ;即 1个四水平因素和 2个二水平因素混合状态。选用L16(4 1·2 12 )正交设计表安排试验 ,各水平组合条件下 ,通过基因转染实验 ,以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作为观测指标 ,实验重复 4次。结果 在基因与脂质体重量比为 (1∶8)时 ,组成大豆磷脂与DC 胆固醇摩尔比为 (6∶4)和在超声法制备的特定条件下 ,pH5 .4与pH7.4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之间差别非常显著 ;均值都较大 ,但是以 pH5 .4时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均值最大。 结论 基因转染荧光测定值最高的脂质体为在 pH5 .4、组成大豆磷脂与DC 胆固醇摩尔比为 (6∶4)时采用超声法制备的脂质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拔毒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考察pH值、卡波姆的用量、PVA的用量对涂膜剂的影响。结果:拔毒涂膜剂最佳的制备工艺:pH值为7、卡波姆的用量为0.2g、PVA的用量为8g。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靠,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赤豆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赤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pH值.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25:1,pH值为4.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1.08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淫羊藿多糖脂质体(EPSL)制备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EPSL,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超声时间和载药温度为因素水平,用L9(34)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并用鱼精蛋白法测定EPSL的包封率。结果:制备EPSL的最佳条件为:脂药比30∶1,膜材比4∶1,超声时间10 min,载药温度40℃。结论:采用最佳条件制备的EPSL,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