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的水平与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 PBC 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叉头型基因 p3(Foxp3)mRNA 表达的水平。结果PBC 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Foxp3的 mR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BC 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功能减弱,提示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淋巴细胞在 PBC 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评估 PBC 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及叉状头转录因子水平(Foxp3),以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SLE初诊、20例复发和35例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及Foxp3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以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SLE初诊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及Foxp3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复发、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亦显著低于非活动期(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球蛋白、补体(C3、C4)、IgG有相关性。结论 CD4+CD25+Tregs及Foxp3的改变可能是导致SLE发生和病情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CD25nt/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4例AL初诊(A组)、30例经化疗完全缓解(cR)(B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的比例。结果AL患者中A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显著高于C组(7.31±3.37)%vs(3.24±O.58)%,P〈O.01】。B组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较A组及C组均明显增加【(11.32±5.87)%vs(7.31±3.37)%,P〈O.01;(11.32±5.87)%vs(3.24±O.58)%,P〈O.O1】。结论初治AL患者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说明Tregs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AL缓解后Tregs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AL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以及化疗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比较3种不同细胞组分扩增CD4+ CD25+ Treg的效果并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细胞中分选出CD4+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负载CD3/CD28克隆抗体MACSiBead联合IL-2共同刺激,分别对CD4+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及Foxp3基因的表达,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CD4+ CD25+ Treg对CD4+ 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表明:经过2周培养,3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CD4+T细胞组扩增倍数为(77.8±5.32)倍,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由(6.61±1.00)%增加到(15.33±1.31)%.CD4+ CD25-T细胞组扩增迅速,倍数为(95.20 ±7.67)倍,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由培养前(0.37±0.13)%增加到(9.84±0.98)%.磁珠分选后的CD4+ CD25+ Treg细胞的扩增倍数为(41.20±6.92)倍,细胞纯度由(86.75±1.25)%下降到(85.32±1.62)%,Foxp3表达由(76.92±1.13)%下降到(75.33±2.11)%,扩增前后的细胞纯度和Foxp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抑制实验显示体外扩增的CD4+ CD25+ Treg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效应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能与其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在体外成功扩增了小鼠CD4+ CD25+ Treg细胞,并且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其中CD4+ CD25+ Treg细胞组扩增的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多,细胞纯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不同病期UC患者( UC组)和5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全自动ESR分析仪测定ESR。结果活动期UC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其病情程度的加重,其水平逐渐降低(P<0.05)。 UC组CD4+CD25+Treg水平与ESR水平呈负相关(r=-0.432, 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降低水平与其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其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HCV-RNA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CH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含量。结果 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CV-RNA载量增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含量逐渐升高(P〈0.01)。CD4+CD25+Treg细胞与HCV-RNA取对数后呈正相关(r=0.588,P〈0.01),与ALT呈正相关(r=0.306,P〈0.01)。结论 CH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CV-RNA含量及ALT升高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22例MDS患者[MDS组,根据MDS分型标准分为:难治性贫血组(RA组)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组(RCMD组)1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组(RAEB组)5例]和8例正常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RNA,采用RT-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DS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CMD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CMD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A组、RCMD组CD4^+ CD25^+ Treg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E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DS患者CD4^+ CD25^+ Treg占CD4^+ T细胞比例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随预后危险级别的升高而升高,提示免疫异常是MDS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1例ITP患者(其中初治19例,复发22例,符合难治标准17例)及同期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的IL-17水平。结果 ITP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IL-17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初治患者与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低于非难治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病例组的CD4+CD25+Treg/Th1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Th17细胞明显增加,出现Treg/Th17细胞失衡,这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程度在初治与复发IT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ITP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Treg/Th17失衡尚未纠正有关。初治ITP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回升。  相似文献   

10.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0.01);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以2006年12月~2008年2月入院的32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年龄匹配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1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为非KD发热组,15例健康体检患儿为健康组),KD患儿分别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比例,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非KD发热患儿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接近于正常水平.同时,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19+CD23+细胞业群比例明显增高,而CD3+CD8+、CD16+CD56+细胞亚群比例明显下降.在IVIG治疗后热退2~3天,CD3+CD4+,CD19+CD23+细胞亚群比例均有明显的下降,CD3+CD8+细胞比例升高,但未见CD16+CD56+细胞比例的升高.且在KD急性期,CD3+CD4+、CD19+CD23+细胞亚群比例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成负相关性(P〈0.01),而CD3+CD8+、CD16+CD56+细胞亚群比例则与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IVIG治疗后热退2~3天,CD3+CD4+、CD19+CD23+细胞亚群比例仍与CD4+CD25+凋节性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对体内免疫细胞的调控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3.27±3.15)%,显著低于手术前的(19.76±3.42)%(P〈0.05);手术前显著高于对照组(10.46±2.87)%(P〈0.05),而手术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下调,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肿瘤的免疫应答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莲莲  曹霞  魏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31-232,235
[目的]研究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Treg细胞)和Foxp3基因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2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MPE)孕妇14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15例(C组),3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D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四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和 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孕妇外周血CD4+ CD25+ Treg 和Foxp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C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和Foxp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存在CD4+ CD25+ Treg细胞的异常,CD4+ CD25+Treg细胞的数量的减少和Foxp3表达的降低使CD4+ 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减弱,从而使母胎免疫耐受失衡,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目,与18名健康对照作比较。结果与结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22例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而13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100%)。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和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表明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同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肿瘤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肿瘤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CIK细胞治疗后,CD4+CD25+T细胞比例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D4+CD25+T细胞比例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CIK细胞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对于评价疗效与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该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健康人外周抗凝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CD127^lo/-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哮喘缓解组(P〈0.05)。结论:CD4^+CD25^+CD127^lo/-Treg细胞数量减少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智贤  曾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2984-2985,2987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CD4+CD25+细胞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O.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时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检测,并探讨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3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32例)分为未缓解组(28例)和缓解组(37例),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又分为合并感染组(39例)和未合并感染组(26例)。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的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急性白血病患者(未缓解组和缓解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比例明显提高,且治疗缓解后CD4~+CD25~+Foxp3~+表达下调(P0.05)。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上调,Bax、P53表达下调。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升高,并且,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的表达,提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影响急性白血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血病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对化疗的影响。方法应用FITC单克隆CD34荧光抗体对3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的表达;RT-PCR(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半定量法检测耐药基因的表达;并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30例初诊的白血病患者,24例MDR-1表达阳性中,化疗后达到缓解(CR)者13例(54.2%),而未缓解及部分缓解者11例;6例MDR-1未表达者,化疗后只有1例(16.7%)未达到CR。30例病人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R组18例中有15例CD34+细胞率〈2.1%,未CR组12例中有9例CD34+细胞率〉5.7%。结论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影响AML的预后效果,CD34+细胞也可作为AML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NS)、哮喘组(OVA)和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组(OVA/GC)制备动物模型,每组10只。取小鼠左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改变;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Tr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25+Tr上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哮喘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Tr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但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小鼠CD4+CD25+Tr百分率和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哮喘小鼠CD4+CD25+Tr数量的增加及TLR4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哮喘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