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6月-200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6例(26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眼压控制在2.7kPa(21mmHg)以下者24只眼(92.3%)。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解除晶状体因素所致的瞳孔滞,作为某些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选择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的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术后3个月的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的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方法82例(91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低于15mmHg(1mmHg=0.133kPa),平均视力好于0.54.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眼压控制好,滤过泡形态佳,能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42-243,24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角性青光眼38例(43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眼压显著下降,前房深度显著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矫正视力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显著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常英霞  宋耕  丁颖  刘继敏 《河北医药》2007,29(7):686-68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9例(32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单独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个月~2年.结果 30眼眼压控制正常,2眼需滴降眼压药物,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4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32眼(80%),其中≥0.5者共24眼(60%)。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32眼(80%);±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8眼(20%)。术中无一例后囊膜破裂。20例患者术后第1天角膜轻中度水肿,4例反应性高眼压,经处理后均在2~7d内消退。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34只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主要观察术后滤泡的形成、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0.5以上者31只眼,术后平均眼压(14±4) mm Hg,较术前降低11.78 mm Hg,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功能性滤过泡为91.13%.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眼压控制好、术后视力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陈松  颜华  许瀛海 《天津医药》2004,32(3):180-18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治疗高度近视的主要方法,但屈光度超过-15.00D时,LASIK手术可预测性大大减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和远视是近十余年逐渐成熟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更高。我院自2000年开展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了6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见表1。所有患者晶状体后囊均完整。患者既往资料显示手术方法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自觉症状为视力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钟文金  李梅 《贵州医药》2023,(1):100-101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小梁切除术,n=28)和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n=58)。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变化、前房深度、视力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前方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降低,扩大其前房深度,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52例(5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6.50±6.20)个月。结果53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随访眼压(14.26±3.20)mmHg,比术前用药后眼压(19.56±3.3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78±0.36)mm,增加到术后(2.83±0.28)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科室收治7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般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有所改善,且对比无差异,并发症出现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易发后囊混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容易发生后囊膜混浊的儿童白内障、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在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在本中心收治的88例(98只眼)伴有后囊膜混浊、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视轴区的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然后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3~37个月,视轴区均透明。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及人工晶状体后玻璃体疝,也无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对伴有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白内障、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或预防后囊膜混浊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金辉  李龙标  张济明  刘高勤  陆培荣 《安徽医药》2010,14(11):1326-1327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推注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98只眼)白内障患者合并超高度近视行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2共76眼(77.56%),≥0.5共37只眼(37.76%);术后1月裸眼视力≥0.2共85只眼,占86.73%,≥0.5共42只眼,占42.86%。最佳矫正视力≥0.2共90只眼,占91.84%,最佳矫正视力≥0.5共72只眼,占73.50%。随访中5眼(5.10%)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后囊破裂,视网膜、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124眼)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组,62眼)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组,62眼)。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和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丢失率,并观察手术并发症。采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PHACO组视力明显高于ECC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HACO组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丢失率高于ECC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3个月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ECCE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硬核白内障有效和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但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家璜  陶勇 《江苏医药》2000,26(9):708-70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 82例 (90眼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5 0以上 6 2眼 (6 8 9% ) ,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 5 0以上 76眼 (84 4% )。结论 超声乳化效果明显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选择Ⅰ~Ⅲ级核、连续环形撕囊、核水分离 ,熟练的核处理技术是超声乳化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只眼已行老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的对侧眼即透明晶状体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为(62-76)岁,平均(54±4.6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8.23±4.83)D,平均眼轴长度(29.44±2.06)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23±3.83)D,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6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24只眼(40.00%),52只眼(86.67%)予矫正屈光度±1.0 D以内,术后平均屈光度为(8.24±4.84)D,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2-24个月随访,其中,4只眼(6.67%)发生后发障,术后未发生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偏位、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合戴镜不能矫治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等优点,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作为白内障中特殊的一类,其白内障发生早,多为核性,而且晶体核大而硬,所以术前、术中、术后医生应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需要有娴熟的手术技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切口小、术后愈合快、无明显并发症且视力恢复快[1],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认可.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同时治疗白内障和矫正高度近视的双重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8例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提供参考和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诊治的27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随访5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8.1~18.7)mmHg,平均(13.4±3.2)mmHg,术后视力全部提高,26眼(78.8%)提高视力在3行以上,有2例发生虹膜后粘连。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性、有效的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进入我院进行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患者98例,依照入院顺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偶数组49例)、对照组(奇数组49例),分别选择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进行治疗,通过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至0.51.0,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同样恢复至0.51.0,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同样恢复至0.51.0,然而总体恢复情况来看,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白内障3 例,眼压升高3例。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还更加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 54例(5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3 d及1、3、6、12个月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