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EHF肾组织肾小球超微结构和细胞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肾组织中肾小球超微结构和细胞表型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多重PAP30例EHF肾组织中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蛋白(desm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EHF肾脏仅4例肾小球显示痕量的a-SMA阳性表达,无desmin和PCNA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部分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hIL-1β(25ng/ml)或rhTNFα(100ng/ml)与系膜细胞共同孵育4、8、16及32小时,然后用Northern杂交检测该细胞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并用细胞ELISA检测它们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未予任何刺激的对照组,系膜细胞仅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mRNA和蛋白质。rhIL-1β或rhTNFα刺激后,系膜细胞上这两种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表达,均迅速上调(仅TNFα刺激ICAM-1mRNA表达高峰在8小时,其余均在4小时),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CAM-1和VCAM-1而参与肾小球肾炎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纤维母细胞(MFB)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单侧尿路梗阻模型,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在肾间质病变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结果: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后48h肾间质区域即出现α-SMA表达,d3后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d7达高峰。结论:α-SMA在肾间质纤维化时表达明显增加,应用α-SMA染色能较好的标记MFB,通过在原位肾间质观察α-SMA的表达情况,是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超微结构变化和各项免疫组化反应的病理意义及在本病演化进展中的作用,以寻找导致本病恶化的影响因素和反映预后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22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其中60例运用SP法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免疫组化染色,以半定量的方法对各项超微结构病变及免疫组化反应结果进行分级,并和组织病理上肾小球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临床分型、免疫学类型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肾小球系膜旁区半球形沉着或大量沉着、系膜基质溶解、旁区病变、基膜异常、沉着物出现于基膜内皮下或上皮下,以及系膜细胞插入,都是病变进展过程中较早期的重要事件。它们和组织病理上肾小球损伤程度呈正比,相互影响,最终可导致肾小球节段性或球性硬化的不可逆损伤。(2)系膜区α-SMA免疫组化反应可反映系膜细胞的机能状态和增殖情况。PCNA反应和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系膜区FN反应增强,表明系膜基质增多,亦与肾小球损伤程度呈正相关。(3)肾小管损伤程度、间质细胞α-SMA和PCNA表达增强均和肾小球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1)肾小球  相似文献   

5.
肾炎大鼠肾小球α—SMA表达与基质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与肾炎发病时肾小球基质增生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nephritis,NTN)发病1~14d肾脏组织形态、肾功能、肾小球αSMA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以及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Ⅲ和Ⅳ型的表达,并对αSMA、PDGF及基质成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NTN第3天大鼠肾小球表达αSMA和PDGF,先于FN的表达和胶原Ⅳ型的增多。在NTN第7和14天,αSMA和PDGF表达增加,并且两者间及与FN和胶原Ⅳ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NTN各时间点均未能在肾小球中检测出胶原Ⅲ型的存在。研究表明,注射抗血清引起的肾小球免疫损伤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αSMA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后大量分泌基质的标志。系膜区PDGF的分泌进一步加强了系膜细胞αSMA的表达及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6.
张萍  田鹤  郭敏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3):11-13,I0001
目的 了解整合素α2和α3在小鼠肾脏发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肾脏发生、发育及成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测定不同胚龄及生后日龄小鼠肾组织中整合素α2和α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整合素α2在生肾区及间充质表达;在未成熟肾小球有一过性的表达,在成熟肾小球没有表达;在发育各个时期的肾小管都有表达.整合素α3在肾小球、肾小管有表达,而在肾间质无表达.结论 整合素α2主要在发育各个时期的肾小管表达,提示整合素α2对胚胎肾发育的诱导主要在肾小管.整合素α3在胚胎时期和成熟肾组织的主要作用是与肾小球的发育和成熟有关,而与小管发育成熟的关系相对来说较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EHF)尸检肾脏中细胞骨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变化以客观反映肾脏的损伤.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α链(α-SMactin),结蛋白(Desmin),波形蛋白(Vimentin),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评价肾小球的损伤;以抗Ⅳ型胶原、Vimentin单克隆抗体显示肾小管基底膜、血管和间质的改变;以抗细胞角蛋白(CK),角蛋白(Kerati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单克隆抗体判断肾小管的损伤;PCNA和Vimentin显示肾小管的增生和分化.结果:EHF肾脏肾小球固有细胞和基底膜中无显著的Desmin,Vimentin和Ⅳ型胶原的变化;α-SMactin和PCNA可作为增殖性或硬化性肾小球疾病中有用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在EHF肾小球中几乎为阴性.在肾髓质严重出血部位,肾小管和血管基底膜的连续性破坏,结构消失,Ⅳ型胶原和Vimentin均为阴性,该部位大多数集合管被破坏,CK,Keratin和EMA阳性染色消失.而梗死样坏死部位的肾小管基底膜Ⅳ型胶原染色均匀一致.间质中Vimentin,Ⅳ型胶原染色无明显异常.Vimentin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是作为细胞增殖分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与细胞计数,观察系膜细胞的增殖反应,以Northern杂交观察IL-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生物活性检测法评估IL-1与TNFα的产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用细胞ELISA法。结果IL-10(25ng/ml)抑制5%胎牛血清与IL-1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9%和52%。IL-10也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系膜细胞IL-1与TNFα生物活性的产生(抑制率分别为48%与68%)和基因表达,同时它还抑制IL-1诱导的系膜细胞表达ICAM-1。结论IL-10是一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效应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9.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狭缝印迹分子交发技术,研究1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存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的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病程处于稳定期的MS患者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恢复正常水平,但IL-2mRNA仍保持高水平,此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参与MS发病过程,并可作为  相似文献   

10.
探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结蛋白(Dm)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四氯化碳辅以低胆碱饲料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应用免疫组化、电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对肝纤维化过程中出现的Dm和α-SMA阳性细胞进行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α-SMA阳性细胞的变化几乎与Dm阳性细胞同步,两者于实验早期均有增生,但前者少于后者,至纤维间隔大量形成时(12周),两者增生均达到最高峰,但前者多于后者,以后两者均逐步下降;从形态分析,Dm和α-SMA阳性细胞主要为贮脂细胞(FSC),部分卵圆细胞和新生胆管上皮细胞也表达此两种骨架蛋白。结论除了FSC以外,α-SMA和Dm阳性卵圆细胞也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血管筹型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5例20-38周胎儿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及发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了20-38周胎儿的肾脏内皮质肾小球,生长发育较好,肾小球大小无明显变化,但其毛细管形态显示了一定的差异,外皮质肾小球发育较差,在胎儿早期(5个月)较多初级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发出的毛细血管呈向前开放5~10支数量不等的不突起或弯曲成指状排列,部分肾动脉分支形成的终末血管(入球小动脉)呈光滑而又  相似文献   

12.
肾小球疾病时肾脏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肾小球炎症的关系,根据肾小球内细胞增生的程度将64例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考分为A组(肾小球炎症不明显或很轻微)、B组(肾小球有肯定的细胞增生)、C组(以硬化为主的肾小球晚期病变),观察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1)肾小球内ICAM-1表达水平日组显著高于A组(P<0.001);C组明显低于B组(P<0.05)。(2)B组患者肾小管表达ICAM-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P<0.05);C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伴有ICAM-1阳性间质浸润细胞组肾小管表达ICAM-1的阳性率高于不伴有ICAM-1阳性间质浸润细胞组(P<0.005);(4)原位杂交结果证实ICAM-1蛋白质表达部位与其mRNA表达部位一致。提示ICAM-1在人类肾小球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尿α1微球蛋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寿延  杨旭燕 《浙江医学》2000,22(12):721-722
目的 探查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用Array 3.6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75例AS患者(18例为尿检异常组,57例为尿检正常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 AS患者血α1-MG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其中尿检异常组高于尿检正常水检异常组病情活动明显。各组间尿α1-MG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S患者早期即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而且伴尿检异常者受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纤维连接蛋白及其整合素受体在人胚胎和成熟肾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β1整合素受体在人胎儿和成熟肾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纤维连接蛋白及其整合素受体(α5β1)的α5亚单位在胎儿和正常成熟肾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在胚胎肾组织中,FN及α5在输尿管芽细胞周围有弱阳性表达,在肾小球发育早期,FN及α5在肾单位中表达较弱,其在间质网状分布,当血管插入肾单位后,FN表达明显增加,主要分布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成熟肾组织中FN及α5在肾小球基底膜(GBM)强阳性表达且以血管极节段明显,间质及小血管壁亦为阳性。结果提示,FN和整合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在肾小球系膜区,肾间质及GBM的形成、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细胞因子对人胃癌细胞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的调节作用。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胃癌相关抗原MG7Ag表达。IFN-α和IFN-γ对胃癌细胞MG7Ag有促表达作用。IL-2对三株细胞MG7Ag无调节作用;TFN-α对细胞MG7Ag表达调节是随  相似文献   

16.
多脏器衰竭患儿血清磷脂酶A2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匡凤梧  王兴勇 《重庆医学》1998,27(5):300-301
采用ELISA法检测了脏器衰竭患儿36例,健康儿20例血清磷脂酶A2(PLA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并监测病儿脏器功能及动脑海因气,探讨血清PLA2及TNF-α在多脏器衰竭(MO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结果:血清PLA2及TNF-α含量在MOF组明显高于单衰组,死亡组显著高于治愈组;PLA2与TFN-α、动脉血氧分压呈要关关系。提示:PLA2及TNF-α参与了MOF病理过程,动  相似文献   

17.
齐晖  李富荣  戴勇 《广东医学》2000,21(9):733-734
目的 了解植物血凝素(PHA)、脂多糖(LPS)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8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HA,LPS诱导,ELISA测定培养上清。结果 LPS和PHA均可诱导人肾小球MC释放IL-18,LPS和PHA呈浓度促进MC释放IL-18,LPS诱导作用较PHA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在LPS和PHA诱导下可增加IL-18分泌。.  相似文献   

18.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肾小球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根据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序将40例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A组(肾小球炎症不明显或很轻微);B组(肾小球内有肯定的细胞增生);C组(以硬化为主的肾小球晚期病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小球肾炎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①肾小球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TGF—β1对瘢痕对纤维细胞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肌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5例增生性瘢痕为标本,3例正常瘢痕为对照,2成纤维细胞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体系及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了在不同TGF-β1浓度条件作用下,来源的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在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情况。结果 (1)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肾炎(CN)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PC-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NF-κB亚基P6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N肾组织NF-κB P65/IκBα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与肾小球内MCP-1蛋白表达,肾脏病理改变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CN肾小球中NF-κB P65与MCP-1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而IκBα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以增殖性肾炎(MsPGN)为最显著(P<0.01),CN肾小球NF-κB,MCP-1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κBα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而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C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