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疼痛及乳房外观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单发良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放切除术组(n=44)和微创旋切术组(n=83)。开放切除术组行常规开放式切除手术治疗,微创旋切术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结果  双侧乳腺超声下均表现为乳房皮肤回声清晰,腺体回声呈散在光点,分布欠均匀,内可见不规则稀疏区。微创旋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术后6、12、24 h,微创旋切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和对乳房形状、大小、柔软度、对称性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微创旋切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切除术组(P < 0.05)。  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术后美观性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3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乳晕弧形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行安珂(EnCor)真空辅助旋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美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愈后瘢痕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对称性、凹陷程度、质地与弹性、皮肤颜色、瘢痕、乳头横向偏移距离、乳头纵向偏移距离、乳房顺应性差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结论: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势,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低,并发症少,同时可保持患者术后乳房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后采用中药七花散局部溻法治疗对患者血肿和疼痛程度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则使用中药七花散局部溻法治疗,观察治疗后对患者血肿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疼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较低(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前列腺素E2、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中药七花散局部溻法治疗对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能降低机体炎性因子和疼痛因子水平,促进血肿和疼痛的快速消退,提高术后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晶  周永娣 《妇幼护理》2022,2(2):292-29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接受超声引导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肿块术治疗的 80 例乳房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奇偶数法 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乳腺肿块相关肿瘤科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乳 腺肿块微创旋切术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 发症发生率为 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0.00%(P<0.05)。护理前,两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 后,两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97.50%,显 著高于对照组的 87.50%(P<0.05)。结论 对于接受超声引导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 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肿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触诊阴性乳腺肿块患者64例(2016年10月~2019年4月),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开放组(32例)行常规开放性切除术,旋切组(32例)行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比2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美观满意度。结果:旋切组手术用时、术后瘢痕长度及切口愈合时间较开放组短,术中总失血量较开放组少(P0.05);旋切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开放组25.00%,且术后外观满意度93.75%高于开放组(71.88%,P0.05)。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应用于触诊阴性乳腺肿块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瘢痕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外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旋切组45例和开放组43例.旋切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钙化灶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旋切组钙化灶切除率为95.56%,开放组钙化灶切除率为100.00%.旋切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外形改变及病灶残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切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满意度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合并钙化灶乳腺肿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切口瘢痕小、疼痛轻微、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环乳晕切口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收治的1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58例患者采用PL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PLF组)、60例患者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PLIF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采用X线、CT等手段测量植骨融合率、并发症率、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率等。结果PLF组和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F组的植骨融合率低于PLIF组患者(84.48% vs 96.67% P < 0.05);术前PLF组和PLIF组患者的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LF组的JOA评分低于PLIF组患者的96.67%(P < 0.05),PLF组患者的椎体滑脱率高于PLIF组(P < 0.05);术后1月、术后1年,PLF组的椎间隙高度均低于PLIF组(P < 0.05);PLF组的手术并发症率(6.90%)与PLIF组患者(3.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PLF与PLIF治疗效果均较好,PLIF手术较PLF手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维持椎间隙高度、减少术后椎体滑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乳房美观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且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及麦默通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7年1月~2016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乳腺良性叶状肿瘤113例,开放手术扩大切除58例,麦默通旋切手术活检55例,对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开放手术治疗与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组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年龄分别为38.8±8.1岁与34.9±8.1岁,肿瘤直径分别为3.6±1.3 cm与2.0±0.7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间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肿瘤大小分组后, 肿瘤<2.5 cm组术式选择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P=0.67)。 结论 乳腺良性叶状肿瘤患者术后复发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大小<2.5 cm的叶状肿瘤通过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李静  唐少华 《新医学》2021,52(3):182-18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与传统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接受眼科手术的斜视患者68例(108眼),其中传统组33例(53眼)接受肉眼下传统斜视矫正术,微创组35例(55眼)接受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眼位矫正效果、术后疼痛情况、眼表状态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为观察指标。结果 微创组眼位矫正治愈率(94.2%)较传统组(75.8%)高(P < 0.05),微创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2 h、1 d、7 d均低于传统组(P均< 0.05)。微创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1 d、7 d较传统组缩短的少,泪河高度在术后1 d、7 d较传统组升高幅度小,眼红评分在术后1 d、7 d、30 d均低于传统组(P均< 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创组术中出血较传统组减少(P < 0.05)。微创组随访未见并发症,传统组有3例术后出现结膜肉芽肿,2例手术切口明显瘢痕,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显微镜下微创斜视矫正术较传统斜视矫正术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创伤更小,疗效更好,而且对眼表的影响更小,疼痛更轻,外观更好,手术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2.
任辉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422-424
【目的】探讨安珂(EnCor)手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0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行EnCor微创手术治疗,n=86)与对照组(常规切开引流治疗,n=3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乳腺美容效果和手术前后血清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美容优良率为88.37%(76/86)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9%(3/86)低于对照组的14.7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07,P=0.0417)。【结论】EnCor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美容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6月7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行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41例)及开放组(开放TLIF术治疗,38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微创组、开放TLIF术组手术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80.49%、97.56%vs76.32%、97.37%,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JOA评分、ODI评分及术后1d、3d及术后7d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有助于其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联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对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98例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n=41,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联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腹组(n=57,开放式小肠切除术联合Bassini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生存状况和疝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微创组的术后慢性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腹股沟淤血或血肿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而言,腹腔镜部分小肠切除术联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能充分利用无张力补片修补的优点,并避免了肠管切除对补片的污染,降低了感染和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壁疝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9例成人腹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21.60±5.80)vs(61.60±10.30)ml]、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30.60±6.30)vs(45.20±7.40)h,(14.70±2.50)vs(20.80±4.60)h,(5.30±0.90)vs(8.70±1.30)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50±11.60)vs(79.70±16.40)min,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vs 33.9%,P0.05)。术后24和48 h,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年,两组患者腹壁疝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vs 6.5%,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疝修补术均是成人腹壁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手术带来的炎症损伤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与开放性手术在乳腺肿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92例乳腺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6),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B组行开放性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瘢痕长度、完全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直径<2.5 cm、≥2.5 cm病灶的完全切除率均为100.00%,均显著高于B组的80.00%和71.43%(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局部血肿、乳房变形、局部瘀斑发生率更低,术后12、24 h的VAS评分明显更低,治疗满意度、乳房外观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相比开放性手术,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疗效更好、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美观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行开腹或腹腔镜根治术的AEG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n=70)和开腹组(n=35),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扫结果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微创组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多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数目、阳性患者例数、脾门淋巴结阳性数目和阳性患者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近端切缘阳性率、胸腹部联合切除率和脾切除率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近端食管切除长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微创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AEG根治术在清扫脾门淋巴结方面较有一定优势,且切除的食管更长,胸腹部联合切除率与脾切除率更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营养干预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流程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胃肠手术的患者, 在胃肠与营养代谢专业组接受手术治疗及ERAS管理的患者进入ERAS组, 在其他专业组接受传统围手术期管理者进入对照组。ERAS组围绕术前营养评估、口服或管饲营养补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措施, 结合其他ERAS管理流程, 主要包括微创手术、全身麻醉或联合硬膜外阻滞等多模式镇痛、术后镇痛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 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措施, 主要包括开腹或微创手术、全身麻醉、术后镇痛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等。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住院天数, 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0 d内再入院率。  结果  共纳入204例患者, ERAS组和对照组各102例。ERAS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7.2±4.5)d比(9.8±4.8)d, P < 0.001], 住院总费用亦显著降低[(41 125±18 593)元比(51 512±19 453)元, P < 0.001]。两组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0 d内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9.8%比13.7%, 2.9%比2.0%, P均>0.05)。  结论  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在胃肠外科中应用安全有效, 有利于患者术后实现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5年2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3%,与对照组94.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案中,腹腔镜与内镜联合下行微创外科手术方案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少,术后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