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茂名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我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本文对6所公立和12所私立幼儿园2656例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及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进行测量,以均值离差法六等级评价分析。结果:身高在均值以上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在中上、上等的儿童公立幼儿园男、女儿童大于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中低、中下等的儿童私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大于公立幼儿园的男、女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私立幼儿园大于公立幼儿园儿童,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托幼卫生保健管理,制定合理的带量食谱,定期进行膳食调查,使儿童获得足量均衡的营养;适当开展体格锻炼,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上臂围及其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对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加以充实。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幼儿园3~7岁儿童531名进行身高、体重、上臂围的测量,并用百分位法和Z评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结果男女儿童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上臂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7,P0.01)。用上臂围百分位法评价,3岁组男童营养不良、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用年龄别身高Z评分法评价,6岁组男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最高(19.2%);身高别体重Z评分法对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最高。上臂围与身高、体重及Z评分均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以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参照,上臂围临界值为15.5cm时,敏感度(90.9%,41.7%)、特异度(71.3%,70.6%)均较高。结论上臂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实用的指标,但需要适合的标准以及对测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西藏自治区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 项目地区儿童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33.9%,16.5%和3.4%.不同地区及性别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男童低体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海拔4500m以上,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患病率分别达36.5%和19.1%.结论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各种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沙市城区 3~ 7岁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对全区不同管理体制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监测对象为沙市城区 1998年公立和私立幼儿园 3~ 7岁学龄前儿童。1.2 方法 将调查的学龄前儿童分为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 2组 ,就年龄别身高达标 ,年龄别体重达标 ,鼻炎、龋齿、沙眼、贫血与佝瘘病患者数进行分析。1.3 诊断标准 身高、体重发育评价标准参照 1985年全国九城市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调查研究资料 ,贫血、佝瘘病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 1986年颁发的“关于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中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广州市越秀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膳食营养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越秀区公立和集体幼儿园4所共984名3~6岁儿童,测量身高、体重,以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采用离差法进行营养评价,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儿童生长迟缓率为0.91%,低体重率为0.41%,消瘦率为0.71%,超重率为5.39%,肥胖率为1.93%,贫血发生率较低,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广州市城区集体幼儿园(所)3~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及评价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当地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大兴安岭地区4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305名,测量其身高、体重及头围,采用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除6岁男童外,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身高与2005年全国九城市调查同性别年龄组相比水平偏低,但整体高于WHO标准。生长发育评价为中等的最多,其次为中上等、中下等、上等,下等最少;儿童生长迟缓率4.59%,消瘦率2.95%,低体重率2.30%,超重率8.20%,肥胖率18.03%;儿童身高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年龄别身高Z评分、年龄别头围Z评分均值分别为0.83±1.52、0.58±1.21、0.05±1.23、0.05±1.11。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儿童肥胖、超重率较高,该地区儿童营养过剩状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庆新村地区私立幼儿园所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在园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作者调查了新村地区32家私立园1077名3~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与公立园同龄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资阳农村留守儿童当前的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资阳农村选择父母外出打工人数较多的2所小学二~五年级学生共510名作为调查对象,测定身高、体重和胸围,采用Z分法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 资阳农村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胸围的Z分均低于四川农村儿童,而单亲留守儿童和双亲留守儿童的年龄别体重Z分低于四川农村儿童,也明显较非留守儿童低(P值均<0.05).农村留守男童生长发育迟缓率高于非留守男童(P<0.01).结论 资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现时及长期营养状况不良的综合影响.营养不良仍然是目前资阳农村地区儿童的主要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江门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状况,为今后开展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及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门市3所公立幼儿园、20所私立幼儿园3 271名2~6岁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及评价。结果公立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检出率分别为1.10%,0.64%,1.84%,私立幼儿园分别为5.18%,2.15%,4.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7,P<0.01)。公立幼儿园儿童肥胖检出率为2.94%,私立为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1)。结论江门市公立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较私立幼儿园的好,应重点加强私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山东省3~7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现状,为提高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问卷》,对选点内的山东省农村750名3~7岁的儿童(包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山东省农村5岁、6岁单亲留守男童和4岁单亲留守女童体重,6岁单亲留守男童、3岁和4岁单亲留守女童身高均显著性低于2009年相应指标的标准水平(P0.05);农村双亲留守儿童年龄别身高Z分显著高于单亲留守儿童(P0.05),双亲留守儿童身高别体重Z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年龄别体重Z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山东省农村单亲照顾的各年龄段的男童及低年龄段的女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差。单亲照顾(主要是母亲)不利于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主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测量方法,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同时对视觉、龋齿、血红蛋白进行检查,以评价3所幼儿园9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结果:主城区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体重和身高正常率分别为93.93%、96.17%。年体重增长≥2 kg者为79.63%,年身高增长≥5 cm达到91.10%。3所幼儿园在年体重、身高增长上有差异(P<0.05)。低体重、超重、轻度肥胖、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分别为0.85%、4.26%、0.96%、0.75%、6.71%;贫血、龋齿、包茎、色盲、视觉异常率分别为1.92%、19.38%、8.31%、0.43%、1.17%。男孩在不同年龄段的生长迟缓和龋齿有差异(P<0.05),女孩的贫血、龋齿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P<0.05),男孩和女孩间的正常体重、身高率在不同年龄段间有差异(P<0.05),总体上男孩优于女孩。结论:攀枝花市主城区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但不同性别和不同幼儿园间的营养状况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评价南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龋病发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和贫血率,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情况、提高儿童体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城区6所幼儿园共761名2~7岁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龋齿数、乙肝表面抗体、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保健情况。结果 南宁市城区儿童身高体重整体较国家标准偏低,且身高体重等级比例以中上等和中下等居多;龋齿发生率达31.93%,人均龋齿数为4.71颗,男童患龋率高于女童,且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逐渐增加,并在5~6岁年龄段达到高峰(50.62%);乙肝表面抗体总阳性率为68.78%, <3岁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5.65%,3~4岁组为69.9%,4~5岁组为68.26%,5~6岁组为72.7%,6~7岁组为58.06%;总贫血率为6.22%,<3岁组贫血率5.88%,3~4岁组为9.41%,4~5岁组为4.13%,5~6岁组为6.71%,6~7岁组为3.17%。结论 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水平整体落后,保健意识还待加强,提倡学龄前儿童均衡膳食、加强龋病防治和疫苗接种的宣教,从而提高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体格水平。  相似文献   

13.
营养教育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选取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幼儿园,悬挂营养挂图,按照编写的教材和教案,开展营养教学活动(持续1学年);定期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培训班,将编写的幼儿营养知识手册分发给家长.收集干预前期、中期和终期幼儿人体测量指标、功能性指标、营养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男童和女童的体重、坐高、胸围和上臂围及男童的ZHA、ZWA和ZWH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唇苍白、龋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自身对照显示,干预组女童的体重,男童和女童的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肺活量、握力均增加,女童的ZWA、ZWH和BMI降低,干预组患面色苍白、唇干裂、唇炎的比例减少.结论应加强早期营养教育,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营养,促进其形态和功能的发育,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唐山市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并计算Z评分;同时对视力、龋齿、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进行检查。以此评价唐山市区4所幼儿园651名2~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结果:唐山市651名学龄前儿童获得WAZ、HAZ、WHZ值为0.5883、-0.0054、-0.3958。男女间在WHZ上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两种评分男女间无显著差异。总的低体重率为0.5%、生长迟缓率为2.2%、消瘦率为7.4%;总的肥胖发生率为18.74%、超重发生率为17.20%,明显高于1998年全国城市儿童营养调查的结果。结论:唐山市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但仍不可忽视营养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进  魏锁  王君  宋丹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60-2162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城区2~5岁在园儿童营养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所公立幼儿园和8所私立幼儿园,对每所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体格发育测量和口腔检查,并采末梢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结果:共调查2 993例儿童,男1 424例,女1 569例,平均月龄为(51.23±11.73)个月,公立幼儿园儿童占64.0%,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和消瘦检出率分别为4.2%、4.1%和3.7%,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9%,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3.0%,龋齿检出率为47.4%。单因素分析显示,男童、贫血、私立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月龄越大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越低,患龋齿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童〔0.525(0.397~0.693)〕、月龄高〔0.976(0.964~0.987)〕和牙齿数〔0.783(0.624~0.983)〕多为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私立幼儿园〔2.522(0.397~3.336)〕为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私立幼儿园和低龄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针对私立幼儿园和低龄儿童实施针对性干预,控制营养不良儿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补充酸奶对北京郊区学前儿童体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充酸奶对3~5岁学前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北京郊区7所幼儿园的402名学龄前儿童(男217人,女185人),其身高和/或体重低于WHO推荐标准的均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酸奶组,酸奶组每天补充1杯酸奶(125 g),每周补充5 d;对照组不补充;两组均保持正常饮食,持续9个月。每月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和上臂围,并记录儿童补充和出勤的情况;每3个月进行膳食调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酸奶组儿童膳食中钙、锌和维生素A的摄入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补充9个月时血红蛋白(Hb)明显高于对照组。酸奶组儿童的身高在3 、6 和9个月内的增长值(1.90、3.83、5.43 cm)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77、3.64、5.24 cm),也高于WHO推荐的50 个月龄儿童参考标准。酸奶组儿童的体重在3、6和9个月内的增长值(0.70、0.98、1.42 kg)比对照组显著提高(0.49、0.80、1.20 kg),并与WHO推荐的50 个月龄儿童参考标准持平。结论: 3~5岁学龄前儿童补充9个月酸奶后,可以明显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加体格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太原市3所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测量方法,测量3所幼儿园772名儿童(男383,女389)的身高和体重。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2006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2009年我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分别计算Z评分,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比较。 【结果】 营养不良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及超重率按照两标准计算所得结果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肥胖发生率与2002年全国水平相当。 【结论】 本次调查儿童体格发育总体上优于WHO标准水平和我国2002年标准,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另外,运用我国标准与WHO标准所得结论总体上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丹  朱明元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05-906
目的了解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区4所幼儿园的60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测定,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儿童生长发育接近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贫血患病率为5.8%;生长迟缓率为2.5%,显著低于全国5岁以下城市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和消瘦率分别为2.3%和2.1%,长期营养较差者占1.9%;超重和肥胖者达到10.2%和6.9%,显著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和家长行为和认知情况对学龄前儿童营养发育状况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沈阳市2所幼儿园2~6岁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营养发育等级评价;问卷调查儿童及家长日常行为习惯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进食速度快(15 min)的儿童中有26.8%(15/56)营养发育水平为上等,高于进食速度一般(15~30 min)的11.0%(23/209)和进食速度慢(30min)的6.9%(1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38.02,P0.01);有93.9%(46/49)营养发育水平为上等的儿童家长知晓2类不健康食物,知晓率高于中等和中下等组的80.3%(237/295)和60.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0.62,P0.05)。结论进食速度过快、家长对不健康食物知晓率较高、父亲体质指数(BM I)过大和近3年由祖父母照顾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