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作用.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胃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胃动素水平和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09%比较偏低,P<0.05.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拥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5):610-611,6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TME组20例和腹腔镜TME组1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出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TM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TME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拔出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开腹TME组(P<0.05);但2组清除淋巴结数目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TME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与开腹TME相当;且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两组生存率、远期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接受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但近期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66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保留自主神经的开腹直肠癌D3根治术,观察组行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对照组长,但在术中出血量、尿管保留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检出数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D3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低,具有与开腹手术同样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术治疗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乙状结肠或(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除数目等指标上,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相当,而腹腔镜手术方法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而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其与传统开腹术具有相同的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7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44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4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淋巴结清除数、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近期指标,并评价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意外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a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肿瘤下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近期疗效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肿瘤下切缘长度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0.62%(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有微创的优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手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普通基层医院可以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各11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要少(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应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76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清扫淋巴数、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间、术后残余尿量<100 mL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100 mL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性高,有利于病人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ISR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T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5年生存率,以及术后5年肿瘤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1.11%,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9.44%,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优于ISR,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No.12a组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将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切除术14例,均行No.12a组淋巴结清扫,其各评价指标(除清扫淋巴结外)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D2根治术,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可行性,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经直肠标本取出的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高龄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接受3D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高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组和小切口手术(小切口手术组)患者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2组在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阳性率、回肠造口率及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OSE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进食、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 NOSES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高龄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小切口组无差异,但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肺癌的临床治疗,手术仍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腔镜技术的广泛运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逐渐成为了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1]。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循证医学证据,采取一系列围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42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使用止痛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无瘤生存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肠管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蔡明明  杨会举 《中医学报》2021,36(5):1093-1096
目的:分析益气通腑汤对保护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12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联合横结肠/末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益气通腑汤。对两组患者术后各康复指标、术后7 d时各营养指标及各免疫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的术后7 d时各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恶心呕吐、造口旁疝、伤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肠造口术联合益气通腑汤能够有效改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效果优于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手术组78例行腹腔镜TME,开腹手术组76例行开腹TME;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 a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切口长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3 a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