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凌  王洪庆  白洁  王敏 《山东医药》2008,48(1):81-82
应用复方抗甲状腺软膏(CATO)局部治疗12例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心衰和10例伴发急性感染的甲亢患者.结果 显示,治疗后甲亢和心衰、感染及有关疾病均得到较快的控制,无全身副作用.认为CATO对此类患者疗效突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复方甲巯咪唑软膏经皮给药治疗甲亢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10例格雷夫氏甲亢患者应用复方甲巯咪唑氢化可的松软膏(CATO)甲状腺表面皮肤局部透皮吸收治疗作为术前用药,测定其甲状腺组织和血清甲巯咪唑(MMI)及氢化可的松(HC)浓度.与5例同等剂量的MMI和HC口服治疗的格雷夫氏甲亢患者相比,透皮给药患者甲状腺内浓度明显增高,血液内浓度明显降低.59例格雷夫氏甲亢患者应用CATO局部治疗后甲状腺吸碘率明显下降,而口服MMI的59例无明显下降.认为CATO局部治疗可提高甲状腺内和减少血液内MMI及HC浓度,并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免疫抑制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ATD通过抑制Graves disease(GD)的免疫反应来提高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缓解率。他巴唑治疗后是否联用甲状腺素(L-T4)的问题争议许多,国内尚未见老年甲亢患者联用L-L4的报道。我们对ATD联用L-L4治疗老年甲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复方甲巯咪唑软膏治疗格雷夫甲亢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  梁军  白洁 《山东医药》2008,48(10):46-47
用甲巯咪唑(MM) 氢化可的松软膏(CATO)局部外敷(治疗组)、MM软膏局部外敷(对照A组)和MM口服(对照B组)治疗格雷夫氏甲亢(GD)患者1.5a,随访4a.结果与对照A、B组比较,治疗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短、甲亢反复和发生药物性甲减的频率少,缓解率高(P均<0.05).对照B组有少数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肝损害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认为CATO治疗GD高效、安全,优于MM.  相似文献   

5.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1-01-2007-08-3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ATD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9~68岁,由甲巯咪唑所致;1例为男性患者,37岁,分别应用甲巯咪唑及丙基硫氧嘧啶,2次发生粒缺.7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7个月后发生.均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6例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2周内恢复,1例合并中毒性脑病,遗留智力低、垂足,1例死亡.结论 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2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云辉  吴国超 《心脏杂志》2011,23(1):120-122
目的: 比较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131I(151例)及ATD(75例)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 131I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TD组(P<0.01);且心功能改善及心电图好转率均显著高于ATD组(均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131I组患者LVEF、LVEDD、LVESD、SV及CO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ATD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131I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ATD组(17% vs. 0%,P<0.01)。结论: 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综合疗效优于ATD,缺点是甲减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对Graves眼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采用131I治疗在短期内(2~7月)较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易致Graves眼病(GO)的发生和恶化,但从远期(>7月)效果看,这一措施可能对GO产生有益的作用.131I的这种短期副作用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吸烟、甲状腺功能、放射治疗前是否存在GO、是否合并使用ATD、放射性离子剂量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临床上应尽早评价病人的危险性,选择适当的甲亢治疗方式,或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GO的发生或恶化.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因较复杂,在临床上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最常见。甲亢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ATD)、碘剂、B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碳酸锂等。ATD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为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总的来说,ATD治疗安全且有效,但其临床不良反应亦较常见,一般程度较轻,及时停药能自行恢复,但亦可出现少见、严重的副作用。MMI与PTUI:L较,其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TU,且前者大多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轻中度甲亢及甲亢维持治疗首选MMI。复方碘溶液用于术前准备及甲亢危象等;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甲亢危象等;B受体阻滞剂多用于控制甲亢初治期的症状;碳酸锂一般不作为常规使用,仅适合短期治疗。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采用131I治疗在短期内(2-7月)较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易致Graves眼病(GO)的发生和恶化,但从远期(>7月)效果看,这一措施可能对GO产生有益的作用。131I的这种短期副作用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吸烟、甲状腺功能、放射治疗前是否存在GO、是否合并使用ATD、放射性离子剂量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临床上应尽早评价病人的危险性,选择适当的甲亢治疗方式,或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GO的发生或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131I(151例)及ATD(75例)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131I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TD组(P〈0.01);且心功能改善及心电图好转率均显著高于ATD组(均P〈0.01)。超声心动图检查:^131 I组患者LVEF、LVEDD、LVESD、SV及CO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ATD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131I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ATD组(17%vs.0%,P〈0.01)。结论:^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综合疗效优于ATD,缺点是甲减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治疗的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与自身抗体(TRAb)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Graves病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放射性碘(RAI)和手术3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惟有ATD治疗是针对免疫因素,最终使TRAb转阴而治愈甲亢。中外文献反复强调ATD治疗是所有Graves甲亢的基础治疗,也是世界各地(除美国外)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其不破坏甲状腺滤泡结构,安全有效,药物作用可逆,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ATD治疗不仅能单选首选,还可作为手术和同位素治疗前的优选方案。美国ATA主席Cooper教授(NEJM,2005)提出了Graves甲亢的治疗路径可以给予我们一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是目前我国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经典治疗方案,但甲状腺疾病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IFN-α的临床应用。现普遍认为,在IFN-α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尤其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为IFN治疗的禁忌证。本文报道1例GD合并CHC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与IFN联合治疗的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女性,65岁,于2014年5月因心慌、乏力、消瘦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甲状腺功能(甲功)提示甲状腺激素水  相似文献   

13.
抗甲状腺药物(ATD)自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治疗Graves病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Grave病并甲亢),现已有40多年历史。临床上常用的ATD有丙基硫氧咪啶(PTU)、甲硫咪唑或他巴唑(MMI,Tapazole)、甲亢平(CBZ).长期以来,人们对ATD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过去已知ATD具有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但近十多年来,许多学者通过临床、实验研究发现,ATD除上述作用外,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本文介绍ATD的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4.

Graves 病是内源性甲状腺毒症最常见原因,公认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放射 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 及外科手术。临床上没有公认的难治性甲亢概念,多数情况下是将ATD 治疗后不缓 解或缓解后复发视为难治性甲亢。基线和( 或) 停药时甲状腺肿程度、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滴度、停药时促 甲状腺素(TSH) 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均与疾病复发甚至不缓解有关。任何治疗策略都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 理念,尤其不能因治疗策略不当或不规范导致难治性甲亢现象。针对难治性甲亢,国内外共识是建议考虑采用根治 性治疗策略,然而小剂量ATD 长期维持治疗也是部分难治性甲亢的选项。  相似文献   


15.
Graves病459例5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抗甲状腺药物 (ATD)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碘盐 (AIS)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对Graves病(GD)的影响。方法 每 3个月观察接受ATD或手术治疗的GD病人复发率、甲状腺自身抗体 ,第 1次复发病例的甲状腺激素和再次ATD治疗的缓解需时及维持ATD用量等 ;比较手术治疗和ATD治疗、AIS饮食或无碘盐(NIS)饮食、自身抗体 (TM -Ab和TG -Ab)增高和自身抗体正常病人的甲亢症状缓解需时、复发率、维持ATD用量、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大小等。结果 手术治疗组病人的TM -Ab水平、甲减发生率、第 1次复发后再次接受ATD治疗缓解后TSH水平明显高于ATD治疗组 (P均 <0 0 5 ) ;而 5年复发率、第 1次复发后的FT3 和FT4 及再次接受ATD治疗的缓解需时和维持ATD用量则明显低于ATD治疗组 (P均 <0 0 5 )。AIS饮食的ATD治疗病人的甲亢缓解需时、1年和 5年复发率、维持ATD用量和FT4 及甲状腺重量明显高于NIS饮食者 (P均 <0 0 5 ) ;而缓解期TSH则明显低于NIS饮食者 (P <0 0 5 )。自身抗体升高病人的 1年和 5年复发率、维持ATD用量和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自身抗体正常者 (P <0 0 5 ) ;而TSH则明显低于自身抗体正常者 (P <0 0 5 )。结论 手术治疗甲亢症的缓解率较高 ,复发时病情较轻 ,再次ATD治疗较易 ;AIS饮食可增加GD病人的ATD治  相似文献   

16.
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的最佳方案要从药物的选择、具体剂量、给药方式、服药疗程、是否合用左旋甲状腺素(L-T4)、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影响患者缓解率的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除妊娠期妇女外,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甲硫咪唑(MMI)列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首选药物.药物具体起始剂量可根据患者甲状腺的大小、甲亢病情的严重程...  相似文献   

17.
陈凌  张俊生 《山东医药》2008,48(13):45-46
每次涂敷0.3 g的5%甲巯咪唑(MM)和0.5%氢化可的松(HC)复方抗甲状腺软膏(CAlD)于甲状腺表面皮肤局部治疗甲亢患者与不同剂量的CATO、耳后皮肤用药与同剂量口服以及不同浓度的复方软膏和单方软膏局部治疗比较,表明该治疗方法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病例较多和较早,认为该处方、剂量和用药途径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后血浆冯维勒布兰德氏因子抗原(VWF:Ag)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甲状腺素(T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的变化.治疗前VWF:Ag 与TT_3、TT_4明显升高,治疗后VWF:Ag 与TT_3、TT_4均下降,VWF:Ag 与TT_3呈正相关,与TT_4无相关.本文结果提示VWF:Ag 与病情严重性相一致,对诊断和预测甲亢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格雷夫斯病(Graves GD)是一种能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GD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发现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应用较传统的抗甲亢药物(ATD)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更低的复发率,更少的副作用,为些,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劳丹华  康志强 《山东医药》2005,45(20):34-35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可发生在甲亢治疗前或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治疗较为棘手.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们对28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采用131I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