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坤  张斌  杨先武  程翔  戴伟  梁耘 《中国骨伤》2014,27(2):157-16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53例复杂踝部骨折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2岁。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2例,旋前外旋型Ⅲ、Ⅳ度13例,旋前外展型Ⅲ度5例,因腓骨骨折严重粉碎无法分类3例。Denis—Weber分类:A型4例,B型34例,C型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14d,平均5d。骨折复位固定顺序为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采用踝前切口间接复位固定,内外踝骨折采用经皮螺钉、接骨板或张力带固定,必要时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8例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2周。根据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踝关节功能平均(94.7±4.2)分,其中优2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1例发生皮肤浅表性感染,经换药治愈;2例发生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及软组织覆盖,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9年以来,收治各种踝关节骨折脱位74例,手术治疗56例,对其中43例进行了随访,发现外踝及腓骨的处理方法与踝关节功能有密切关系。临床资料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18~73岁。损伤原因:车祸16例,跌伤或扭伤12例,坠落伤9例,压砸伤6例。损伤部位:单踝11例,双踝25例,三踝7例。按Lauge-Hanse分类:旋后—外旋型17例,旋后—内收型5例,旋前—外旋型11例,旋前——外展型8例,垂直压缩型2例。合并距骨脱位32例。开放性骨折脱位24例。治疗方法4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尽可能恢复踝穴的关系。双踝骨折先行外踝固定14例。三踝骨折按外踝、后踝…  相似文献   

3.
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63例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固内固定,修复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下胫腓联合分离仍不稳定者,给予皮质骨螺钉横向固定,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25%者给予整复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4个月-5年。按齐氏疗效评定标准:优良5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4%,结论;强调骨折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同时,应充分重视修复三角韧带,下胫腓前韧带,以及恢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22例踝部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病人进行手术治疗。18例下胫腓联合做了加压螺钉或骨栓固定,外踝骨折应用4孔钢板或髓内针固定陈旧性骨折脱位需作下胫腓关节加压融合,同时作纵轴穿针稳定距骨。随访1~6年,优良率达90.9%。认为Laugehansen分类法符合临床实际、实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对踝关节稳定性、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其治疗关键在于处理好下胫腓关节分离和腓骨骨折。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987~1997年10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3个月。采用Weber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38例:优13例(34.2%),良18例(47.4%),差7例(18.4%),优良率占81.6%。其中单纯外踝骨折14例仅14.3%(2/14)获得解剖复位,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2.8%。手术治疗65例:优34例(52.3%),良23例(35.4%),差8例(12.3%),优良率占87.7%。其中单纯外踝骨折18例,83.3%(15/18)获解剖复位,疗效优良率为94.4%。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31例。术中没有下胫腓联合固定20例,80%(16/20)未发现有踝穴增宽,4例下胫腓关节有轻中度分离,疗效差。结论:⑴目前广泛应用的分类方法,没有一个可用来判断预后,踝关节损伤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⑵单纯外踝骨折,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手术比保守治疗并无优势;⑶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只要内、外踝及腓骨骨折准确定位,固定牢固,不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严重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手术操作技巧,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12月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3例严重闭合性踝关节骨折及脱位患者,男76例,女27例;年龄18~71岁,平均40.8岁。根据Lauge-Hanson分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前-外展型27例,旋后-外旋型46例,旋后-内收型12例。合并后踝骨折3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5 d。术前101例行跟骨骨牵引,78例行踝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9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56个月,平均20.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1例下胫腓固定患者在术后第24周随访时发生固定钉断裂,于术后12个月完整取出;47例下胫腓固定钉于术后12周单独取出。所有患者于术后12~18个月完整取出内固定装置。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的并发症。末次随访疗效评定根据美国足踝外科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48例,良31例,中16例,差3例,优良率80.6%。[结论]术前准确及全面的评估,正确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术中精确及牢固的解剖复位固定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2002年,我们对4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2004年7月~2009年11月应用外踝锁定接骨板治疗21例合并下胫腓分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双踝骨折脱位,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17~64岁,平均41岁.损伤原因均为扭摔伤,表现为合并下胫腓分离的双踝骨折脱位(不包括后踝骨折),属于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脱位.受伤距手术时间1~8 d,平均5 d.手术时机为排除绝对手术禁忌后,踝部肿胀减轻至出现皱纹.  相似文献   

10.
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总结旋前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2年10月,对48例旋前、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27例,女21例;年龄l7~85岁.平均42.8岁。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20例.旋后外旋Ⅳ度三躁骨折28例。受伤距手术时间2h~21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如需行后踝骨折处理.则将内踝的切口延长.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ellie-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Mortise)位X线检查。满意复位的标准为:(1)踝榫的正常关系恢复,(2)踝的负重排列与下肢纵轴成直角.(3)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仝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台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2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4%。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但发生1例下胫腓三皮质固定螺钉断裂。结论躁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