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可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评估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并对湖北省COVID-19疫情进行预测和评估。方法: 考虑COVID-19潜伏期患者不易被有效隔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建立了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能力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的COVID-19 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2020年1月23日至2月24日的湖北省疫情数据为依据,拟合得到了新建立的修正SEIR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欧拉数值方法实现修正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对湖北省疫情进行分析,评估防控隔离和集中收治等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结果: 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对疫情的理论估计与湖北省疫情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防控隔离和医学追踪隔离等措施对疫情大面积传播有重要抑制作用;集中接收、分层治疗等重要措施对感染人数峰值的迅速回落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个人提高防范意识,采取严格自我防护措施,遏制了感染人数的新增。结论: 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可用于COVID-19传播态势分析,以便为制订未来的疫情干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乃至全球医疗保健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医疗压力。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多个国家已相继研发出多种疫苗。然而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不断传播,其进化出数种具有高传播性,甚至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新变异株,如Omicron变异株,造成了大量突破性感染。此外,对于疫苗接种,仍有大量人群存在疫苗犹豫。因此,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突破性感染和疫苗犹豫进行了回顾,并强调了开发新型疫苗的重要性以帮助克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传播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和全球部分国家。疫情爆发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主动监测、筛查和随访等大量复杂繁重的工作,服务人群广泛和服务场所不固定,一线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及感染的机率高于一般人群。为实现基层一线医务人员科学精准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感染,由四川省社区卫生协会发起并组织专家共计58名,系统检索国际国内最新文件规范及研究成果,并结合社区疫情防护经验和实际情况,经过3次专家意见征求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疫情下基层一线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分级及分级防护建议,从而减少或消除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自2020年1月暴发以来,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测模型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疫情防控措施效果评价、疫情预警和日常监控等方面.其中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研究时间因素和...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疫情。2019-nCoV是β属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潜伏期长且传染力强。我国已将COVID-19定义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聚焦2019-nCoV及疫情的发展,将对2019-nCoV特点、COVID-19的临床特征、2019-nCoV与孕妇、新生儿、儿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艳明  李文红 《河北医学》2022,28(2):350-35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突发传染病,做好该病救治流程管理,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对于今后应对突发疫情,做好常态化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承德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11日突发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诊管理控制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疗机构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1].艾滋病(acquired immun...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COVID-19)呈全球流行。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疫苗或疫苗加强针需要被开发以应对COVID-19疫情。本文综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以及重点探讨了仿生纳米疫苗的研发前景,希望对后续新冠疫苗的研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 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所采取的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的流行模式产生了影响, 流感活动强度显著降低, 未再检测出B/Yamagata谱系。全国流感哨点监测数据显示, 2012—2019年度, 流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 年均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4.5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后, 我国流感的常规季节性规律被打破, 2020—2021年度呈极低流行水平(年均检测阳性率<1.0%), 2021—2022年度冬季高峰复现。自2022年12月26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 社会活动逐步恢复, 流感活动强度出现反弹, 呈现反季节流行, 并出现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强调多病共防, 建议长期、持续监测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的流行趋势;注重促进重点人群的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加强普及防控知识, 提高公众自我防病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呼吸道疾病,该病首次出现于湖北省武汉市,由于具有高传染性,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健康,2020年1月30日WHO将此次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则将分离出的病毒株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目前已被我国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为进一步提高眼科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对SARS?CoV?2的特点、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与眼部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应对疫情期间眼科医务工作者所需注意的防护工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易感-暴露-感染-恢复(SEIR)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情况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疫情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Python爬虫自动更新功能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疫情数据,通过改进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自动修正COVID-19基本再生数(R0),对中国湖北省和韩国的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模型预测的湖北省COVID-19疫情顶点在2020年2月21日,现有确诊病例数约为50 000例(2月19日),预计疫情将于3月4日回落至30 000例以下,并在5月10日左右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实际数据显示,确诊人数顶点为53 371例。模型预测的韩国疫情峰值在3月7日,将于4月底结束。结论 改进的传染病动力学SEIR模型在COVID-19疫情早期实现了较准确的数据预测,政府相关部门在疫情中及时、有效的强力干预明显影响了疫情的发展进程,东亚其他国家如韩国的疫情在3月仍处于上升期,提示中国需要提防输入性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易感者(S)-潜伏者(E)-发病者(I)-隔离者(Q)-确诊者(C)-恢复者(R)模型(SEIQCR),并初步用于评价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 在SEIR传播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添加隔离模块和确诊模块,建立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规律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的SEIQCR传播动力学模型。以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3月17日广州市疫情数据为基础,拟合得到SEIQCR模型的动力学参数。 结果 SEIQCR模型显示预测每日发病数与实际发病数高度吻合(R2=0.93)。启动一级响应之后,时变再生数(Rt)呈快速下降趋势,提示本地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广州市COVID-19疫情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各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全力遏制COVID-19 传播。SEIQCR模型的构建策略可为其他地区的干预措施评估提供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各省份及境外均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针对我国庞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尤其是更多分布于基层的高血压患者,现提出县域SARS-CoV-2感染下的高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本建议仅限于没有合并SARS-CoV-2感染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排班模式在火神山医院某病区的实践应用.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及治疗特点,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不同时期,根据临床工作量、阶段任务特点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搭配,实践应用科学合理的分阶段排班模式.结果 采用分阶段排班方式,圆满完成疫情救治任务,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确保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零感染",护士和患者满意率均达100%.结论 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任务阶段和收治形势下,采取不同的护理排班模式,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应对不同时期挑战,保证救治任务优质高效完成和护理人员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排班模式在火神山医院某病区的实践应用.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及治疗特点,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不同时期,根据临床工作量、阶段任务特点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搭配,实践应用科学合理的分阶段排班模式.结果 采用分阶段排班方式,圆满完成疫情救治任务,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确保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零感染",护士和患者满意率均达100%.结论 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任务阶段和收治形势下,采取不同的护理排班模式,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应对不同时期挑战,保证救治任务优质高效完成和护理人员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最新发现的乙类传染病,COVID-19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除了侵犯呼吸系统外,新冠病毒还可能损害患者其他系统,这种多系统损伤引起全球各国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COVID-19患者多系统损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截至2020年9月30日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 300万人,造成100多万人死亡,给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实验室的标准化核酸检测方法周转时间长、成本高,因此急需开发便捷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实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测试以及时控制疫情。本文从提取、扩增、检测3个方面总结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开发的核酸即时检测方法(point-of-care testing,POCT),并对整合了这3个步骤的商业化即时检测装置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COVID-19及其他新兴传染病的紧急应对和快速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普通人群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问题,许多人群已经处于过度的应激状态。个体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则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均有所受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在此时期尤为重要。在既往的研究中证明对个体应激状态的调适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有所帮助。将正念减压疗法中的具体技术与疫情时期人们的心理问题相结合,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普通人群提供适用的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多省市持续发生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病例。放射科作为主要影像筛查与辅助诊断的一线科室,应急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并探讨了我科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的应急防控方案,拟为放射科抗击烈性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1]的发布,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基层首诊负责制已经全面推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目标, 依托区域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分级诊疗, 着重加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社区管理, 确保存在重症风险的患者能够得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转化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