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氧习服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的影响及其HIF-1α表达变化。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常氧对照组(N组)、急性低氧对照组(H0组)、急性低氧组(H1组)、3000m低氧习服组(C3.0组)、3000m低氧习服+急性低氧组(C3.1组)、5000m低氧习服组(C5.0组)、5000m低氧习服+急性低氧组(C5.1组n=8)。习服完成后,置于模拟海拔6000 m急性低氧24小时,检测动物习服完成后肺组织HIF-1α表达情况及不同低氧习服水平对大鼠急性低氧后肺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急性低氧组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间质性肺水肿,而经过低氧习服后间质性肺水肿则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方法未检测到各习服组肺组织表达HIF-1α,但HIF-1α mRNA在N组有一定量的表达,而C3.0组和C5.0组HIF-1α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氧习服后肺组织HIF-1α mRNA表达的提高有利于减轻大鼠低氧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低氧对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VEGF在肺动脉闹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Elisa检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VEGF的含量改变,以体外转录并用DIG-UTP标记的VEGF cR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肺内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中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2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低氧对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VEGF在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VEGF的含量改变,以体外转录并用DIG-UTP标记的VEGFcR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肺内VE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中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20.3±7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2±58.1pg/ml(P<0.01);原位杂交显示,低氧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出现明显的VEGFmRNA表达,说明低氧在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可刺激肺小动脉管壁,使VEGFmRNA表达增强,导致VEGF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后者可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及其意义,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模型大鼠肺内VEGF的分布和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匀浆内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66.9±75.5pg/g,明显高于对照组(376.2±47.1pg/g);肺小动脉内膜的VE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低氧大鼠组明显增强。提示低氧在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可强烈刺激VEGF的合成和分泌,后者可能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氧习服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氧习服对模拟高原肺水肿大鼠肺组织结构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常氧对照组(N组)、急性低氧对照组(H0组)、急性低氧组(H1组)、3 000 m低氧习服组(C3.0组)、3 000 m低氧习服 急性低氧组(C3.1组)、5 000 m低氧习服组(C5.0组)、5 000 m低氧习服 急性低氧组(C5.1组),每组8只.习服完成后,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6 000 m急性低氧24 h.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动物习服完成后肺组织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急性低氧后肺结构变化.结果 H1组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间质性肺水肿,低氧习服后间质性肺水肿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方法未检测到大鼠肺组织表达HIF-1α,但HIF-1α mRNA在N组有一定量表达,C3.0组和C5.0组HIF-1α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N组(P均<0.01).结论 低氧习服可以减轻低氧大鼠肺间质水肿程度,提高肺组织HIF-1α mRNA表达.HIF-1可能介导参与了大鼠肺低氧习服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理,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观察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链、-B链及其受体α、β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和无氧(2.5%O2和0%O2)1.5、3hPAEC的PDGF-A链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vs常氧组),而6~48hPDGF-A链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低氧和无氧1.5~48h均能显著地增加PAEC的PDGF-B链mR-NA表达(P<0.05)。常氧条件下PAEC均能低水平地表达PDGF-α亚基受体和β亚基受体,低氧和无氧则上调此两受体m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说明缺氧不仅能使PAEC“旁分泌”PDGF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调节,也使PAEC通过“自分泌”PDGD及上调其膜上的PDGF受体基因表达,参与缺氧肺动脉内皮细胞自身功能调节,从而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及肺血管结构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线(15只)和低氧组(15只),常压缺氧(氧浓度10%)4周,每周6d,每天缺氧8h;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MT/ED)、血浆ET-1和VEGF。结果:低氧组mP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及机理,通过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测定其肺血流动力学。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bFGF含量,以及用原位杂交观察bFGFmRNA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①缺氧组肺组织匀浆bFGF含量为18.6±2.9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缺氧组肺小动脉bFGF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果显示bFGF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重建的调控,其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是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  相似文献   

9.
慢性低氧对大鼠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程德云陈文彬吴琦肖欣荣为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我们以慢性低氧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其血清V...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血清与脑脊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及脑脊液(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8h内、7d、14d血清VEGF及48h内、7VEGF的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后各个时期,血清VEGF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以7d时更明显,与48h比较P〈0.05,与14d比较P〈0.01;48h内和7d两组间C.S.FVE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低压低氧刺激时间对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肺组织及酪氨酸激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海拔环境下饲养21 d;B组持续低压低氧环境(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米高度)21 d,C组每天6 h低压低氧环境持续21 d,D组间断24 h(隔天)低压低氧环境21 d,光照、饮食、饮水等因素相同。利用BL-420S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右心导管法测量每组大鼠肺动脉压力;HE染色观察每组大鼠肺组织;ELISA方法测定每组大鼠血清中VEGF、PDGF、FGF表达量。结果 ①B、C、D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较A组升高(P<0.05),其中B组升高最明显,平均肺动脉压力为(27.4±1.2) mmHg(1 mmHg=0.133 kPa),其次为D组,平均肺动脉压力为(22.1±1.1) mmHg。②B、C、D组大鼠肺血管周围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B、D组大鼠肺组织可见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引起的局部实变,亦可见局部肺泡过度充气,呈肺气肿表现。③B、C、D组VEGF、PDGF、FGF表达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间断低压低氧刺激可以诱发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但是间断低压低氧6 h、间断低压低氧24 h持续21 d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未达到25 mmHg;间断低压低氧导致肺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肺泡壁结构破坏,进而造成肺实变、肺气肿病变;VEGF、PDGF、FGF等酪氨酸激酶表达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化状态(对照组、速尿组和水负荷组)的大鼠在模拟5000m和8000m高原,经历48h后测定肺、脑含水量。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负荷可增加模拟高原时肺和大脑皮层含水量。模拟5000m高原时的肺血管外含水量较模拟8000m高原时高。脑含水量增加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8000m高原时增加更为显著。速尿可降低模拟高原时肺和脑的含水量。本实验支持进入高原的最初数日,肺水肿和脑水肿同时发生的假说,这是急性高山病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和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急性缺氧时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状况。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对照组(n=8)和急性缺氧组(n=8)。急性缺氧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的低压舱中。24 h后测定2组大鼠血糖、血乳酸以及心肌组织糖原含量,用心导管技术测定大鼠心脏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AMPK(pAMPK)水平以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急性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右心室功能显著增强,左心室功能无明显变化;血糖含量显著升高[(5.6±0.6)mmol/Lvs(7.5±0.5)mmol/L,P<0.05];左、右心室心肌组织GLUT4表达显著增强,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右心室心肌:(4.78±1.29)mg/gvs(6.55±1.20)mg/g,P<0.05;左心室心肌:(4.15±0.77)mg/gvs(5.73±1.57)mg/g,P<0.05];左、右心室心肌组织AMPK含量无明显变化,但pAMPK含量显著降低,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模拟高原5 000 m急性缺氧静息状态下心肌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说明心肌能量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心肌糖原含量增加可能是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白鼠在模拟6000m高原,经受缺氧48h,发生了大脑水肿,皮层组织中钠和水含量均增高,是细胞毒性水肿的特点,支持急性高山病是由于高原缺氧导致大脑水肿而引起的假说。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防治模拟高原犬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模拟高原犬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在模拟4000m高原下,将21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组及川芎嗪治疗组,观察外周血WBC、血气分析、肺含水量及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川芎嗪可抑制犬伤后外周血WBC下降,减轻肺内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水肿,但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无明显改善。结论 川芎嗪可部分改善脂肪栓塞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MZ)对低压缺氧致大鼠脑组织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低压缺氧模型组、尼莫地平(NIM)组和TMZ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常氧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应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7 000 m高原、持续12 h建立高原缺氧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物理方法检测脑含水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AQP-4蛋白水平。结果与低压缺氧模型组比较,HE染色显示:NIM组和TMZ各剂量组均可减轻大鼠低压缺氧造成的脑组织损伤,TMZ高剂量组最为显著;NIM组和TMZ各剂量组均可降低低压缺氧大鼠脑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Z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NIM组和TMZ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脑组织中AQP-4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MZ对急性低压缺氧致大鼠脑水肿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可显著减轻低压缺氧状态造成的大鼠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视网膜的损伤及牛磺酸的防护作用.方法动物经基础饲料饲养或牛磺酸干预4周后,利用低压舱模拟5 000 m海拔高度,每天低氧停留时间为8 h,连续3 d.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视网膜中牛磺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视网膜中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分布情况,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外网状层双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高原缺氧引起大鼠视网膜各层组织及细胞结构的明显损伤,而牛磺酸干预能减轻缺氧对视网膜的损伤.高原缺氧导致视网膜组织中的谷氨酸和牛磺酸含量显著增加,而牛磺酸干预能拮抗缺氧引起Glu的升高.结论牛磺酸营养干预能明显拮抗高原缺氧引起的视网膜组织中的谷氨酸含量增加而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从而对视网膜的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低氧状态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低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低氧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中eNOS、ICAM-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同常氧组相比,低氧1h时eNOS、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无变化.而6、12、24h时eNOS、ICAM-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eNOS mRNA与ICAM-1mRNA的表达变化在同一时间点并不一致。结论低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eNOS与ICAM-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观察了慢性缺氧对幼猪肺组织和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的影响。缺氧动物的上述组织均在缺氧条件下取出。结果表明,①慢性间断性低压缺氧的幼猪在4000m模拟高原肺动脉增压反应明显。②缺氧动物肺组织钙调蛋白活性量较平原组显著增高。③在肺小动脉持续收缩时,取材测得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与平原组相比无显著改变。说明缺氧性肺小动脉收缩不是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内钙调蛋白活性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山柰酚干预对大鼠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保护作用和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山柰酚组(KA组)和乙酰唑胺组(ACZ组),每组8只,预给药7 d后利用高原性疾病环境模拟系统(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环境)建立急性高原肺水肿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含水量,试剂盒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检测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mRNA水平和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N组相比,M组肺含水量上升,肺水肿病理表现显著,肺组织TNF-α、IL-6水平升高(t=14.753、7.666,均P<0.01),SOD和NOS活性下降(t=9.663、4.681,均P<0.01),MDA含量上升(t=13.906,P<0.01);与M组比较,KA组的肺含水量降低,肺水肿病理表现减轻,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t=9.104、3.843,均P<0.01),SOD活性上升(t=3.715,P<0.01),NOS活性上升(t=2.629,P<0.05),MDA含量下降(t=9.196,P<0.01)。与N组相比,M组PI3K、Akt1 mRNA表达水平升高(t=7.069、5.896,均P<0.01)、蛋白相对含量升高(t=3.552、7.930,均P<0.05);与M组比较,KA组PI3K、Akt1 mRNA表达水平降低(t=8.468、5.871,均P<0.01)、蛋白含量降低(t=6.701、4.010,均P<0.05)。结论:山柰酚可以通过减轻氧化损伤和抑制炎症反应,预防低压低氧诱导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的发生,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