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新疆喀什地区的10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汉族220例、维吾尔族800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P2 C19基因多态性,并对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和代谢表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汉族患者CYP2C19*1频率为0.6454,维吾尔族患者为0.7869,两者比较P<0.05;汉族患者*2频率为0.3273,维吾尔族患者为0.1837,两者比较P<0.05。汉族、维吾尔族患者代谢表型为强代谢型纯合子频率分别为42.72%、62.13%,两者比较P<0.01;强代谢型杂合子频率分别为43.64%、33.13%,两者比较P<0.01;弱代谢型频率分别为13.64%、4.76%,两者比较P<0.01。结论在新疆喀什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CYP2C19的基因型分布具有差异。维吾尔族患者的强代谢基因型高于汉族患者,汉族患者的慢代谢基因型高于维吾尔族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YP2C19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新疆地区各民族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1908例,根据民族分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受试组,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民族CYP2C19等位基因、基因型和代谢型的分布差异性。[结果]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受试组CYP2C19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代谢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等位基因判断:CYP2C19*1占68.11%;CYP2C19*2占27.59%;CYP2C19*3占4.3%;根据基因型判断:快代谢型占47.85%;中间代谢型占40.46%;慢代谢型占11.69%。哈萨克族受试组快代谢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余三个民族;汉族受试组中间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余三个民族;回族慢代谢型基因频率高于其余三个民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人群中,CYP2C19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代谢型分布有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以快代谢型为主,回族和汉族人群以中慢代谢型为主,对新疆地区各民族用药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在苏中苏南地区分布的多态性,将其分布在不同地域人群中进行比较,为冠心病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供指导作用。【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仪对CYP2C19 相关基因位点进行测序,并比较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χ2检验分析CYP2C19 基因突变符合 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26例患者,根据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1/*1),中代谢型(*1/*2、*1/*3)和慢代谢型(*2/*2、*2/*3和*3/*3),频率分别为:38.21%、45.80%和15.99%。冠心病患者的 CYP2C19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和代谢类型分布与北京、安徽、重庆、云南地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陕西地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存在差异,主要为中快代谢型,且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为冠心病患者精准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因分布与预后情况,为 CHF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维吾尔族280例 CHF患者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汉族266例CHF患者的资料,随访6个月,对比不同民族CHF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原发病、诱因、NYHA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维族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59.5±14.7)岁, P<0.05,显著低于汉族的(76.2±11.4)岁,P<0.05;维族中青年占61.4%(172/280),显著高于汉族中青年的18.4%(49/266),P<0.01。冠心病为心衰的主要原因,占维族心衰患者的52.2%(147/280),显著低于汉族的67.3%(179/266),P<0.001;维族心衰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明显高于汉族(10.0%比5.3%,P<0.05)。亚组分析显示,维族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比汉族多见(40.1%比29.1%,P<0.05);心衰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其发生率维族显著高于汉族(60.7%比40.6%,P<0.001)。与汉族患者比较,半年内的心衰再入院率(18%比24.6%,P<0.05),心衰死亡率(6.0%比8.2%)维族无显著差异,P 均>0.05。结论:与汉族相比,维族心衰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中青年心衰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冠心病比例维族显著低于汉族,而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心衰的比例显著高于汉族;维族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5.
邹金国  马依彤  谢翔 《心脏杂志》2019,31(4):422-427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维)族人群、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YP1A2(cytochrome c oxidase P1A2)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 方法 我们采用两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汉族人群389例冠心病患者(病例组)和41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维族人群293冠心病患者(病例组)和40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通过实时PCR对CYP1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069522和rs2472304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仅在汉族人群中,SNP1 (rs2069522)基因型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维族人群中未见显著差异。新疆汉族病例组SNP1 (rs2069522)显性模型(CC vs CT + 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新疆汉族人群CC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CT + TT基因型者(总体:OR = 1.982,95%CI: 1.174~3.236, P < 0.01;男性: OR = 2.671,95%CI: 1.548~4.314, P < 0.01)。 结论 新疆汉族人群CYP1A2基因中rs2069522的位点与冠心病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新疆汉族人群而非维吾尔族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2C19基因常见多态性位点G636A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15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193例对照者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CYP2C19 G636A进行基因型检测,抽样测序验证基因分型结果的正确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对照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基因型均以GG为主,缺血性卒中组AA(2.6%对0.5%,P=0.001)和AG(29.2%对14.5%,P=0.001)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17.2%对7.8%,P=0.000)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性卒中组AA(5.7%对1.0%,P =0.018)和AG(39.6%对23.8%,P=0.018)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25.5%对12.9%,P=0.005)频率均显著高于首次发病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基因型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4.279,95%可信区间1.053 ~ 193.698;P=0.046)),但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无关.结论 CYP2C19基因636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风险增高有关,但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山西汉族人群冠心病及其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来自山西各地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患者69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78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7例,急性心肌梗死271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组(对照组)215例,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及冠心病不同类型间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冠心病组CYP2C19~*1/~*2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冠心病组CYP2C19~*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对照组及冠心病三种不同类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排除性别、年龄、糖尿病、吸烟史、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后,携带有CYP2C19~*1/~*2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OR=1.838,95%CI 1.252~2.698)。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山西汉族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冠心病的不同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编码CYP2C19酶的基因(CYP2C19)功能缺失性(LOF)等位基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和临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关联性。方法连续募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年龄≥65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治疗,手术当日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SNaPshot法进行CYP2C19 LOF等位基因型(CYP2C19*2和CYP2C19*3)检测,并记录在院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PCI术后1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缺血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43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YP2C19*2携带者与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治疗后的抗血小板反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但在CYP2C19*3携带者中未见上述相关性(P=0.884)。CYP2C19*2和至少一个CYP2C19 LOF携带者1年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较非携带者均明显增加(P<0.05)。与非携带者相比,CYP2C19*2携带者因心绞痛再入院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校正比值比(OR):1.67,95%可信区间(CI):1.05~2.65,P=0.010]。至少一个CYP2C19 LOF携带者的联合心血管事件(校正OR:1.22,95%CI:1.03~1.98,P=0.049)和因心绞痛再入院(校正OR:1.67,95%CI:1.04~2.68,P=0.032)的发生率较非携带者明显增加。结论 CYP2C19 LOF等位基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密切相关,并可明显削弱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导致PCI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Lys198Asn (G198T)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160例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80名进行研究.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T-1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引物特异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SSP)方法检测Lys198Asn 基因型,采用非条件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G198T GT+TT基因型频率(1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7,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GT+TT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4.566倍(OR=4.566,95%CI:1.68,12.40);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9.659,P<0.05,OR=4.6364,95%CI:1.953~8.052).冠心病组血清ET-1水平[(27.8±7.3)ng/L]高于对照组[(12.5±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GT+TT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清ET-1水平[(33.3±7.9)ng/L]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者[(24.2±7.5)ng/L,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显示,G198T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T-1基因Lys198Asn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相关关系,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0.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Chen A  Zhang W  Tang X  Li Z  Lu Q  Qian X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5):298-30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EH)及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将13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LVH组72例,无LVH组64例;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ACE和CYP11B2基因的多态性。结果:(1)无LVH组LVH组ACE基因I/D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VH组Ⅱ基因型和Ⅰ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LVH组。(2)无LVH组与LVH组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VH组CT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无LVH组。(3)LVH组中的CT+Ⅱ联合基因型频率高于无LVH组(P<0.05)。结论:(1)ACE型I/D和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无相关性。(2)ACE基因Ⅱ多态性与LVH相关。(3)CYP11B2基因-344CT基因型与LVH相关。(4)CYP11B2基因-344CT基因型和ACE基因Ⅱ基因型共存对LVH的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顺义医院住院,经CAG确诊的233例青壮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DM合并CHD组(71例)和单纯 CHD组(162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 CAG结果。结果:与单纯CHD患者比较,DM合并CHD患者总胆固醇[TC,(4.11±0.26)mmol/L比(5.79±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31±0.32)mmol/L比(3.91±0.45)mmol/L]、甘油三酯[TG,(1.60±0.25) mmol/L比(3.28±0.56)mmol/L]水平显著升高(P 均<0.01);CAG 显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5.4%比35.2%)、节段性病变(13.6%比35.2%)、弥漫性病变(31.5%比57.7%)比例显著增加,侧枝循环比例(50.6%比29.6%)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弥漫性病变多,侧枝支循环建立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80例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和非糖尿病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起搏器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起搏器心房、心室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月两组起搏器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心房:(0.59±0.23)V比(0.67±0.25)V,心室:(0.47±0.28)V比(0.54±0.35) V]、感知[心房:(2.33±1.16)mV比(2.92±1.36)mV,心室:(12.21±4.82)mV比(12.77±5.36)mV]、阻抗[心房:(537.12±115.32)Ω比(662.48±235.26)Ω,心室:(602.48±222.46)Ω比(762.41±235.38)Ω]增高更为明显(P<0.05或<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2.5%比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病窦综合征心电重构较严重,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的关系。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美托洛尔47.5 mg/d三日后,测定口服美托洛尔2h 的血药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2D6*10基因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高血压病人被分为 CC型组(野生型纯合子,快代谢型,14例),CT型组(突变杂合子,中代谢型,25例)和 TT型组(突变纯合子,弱代谢性,19例)3组。根据CYP2D6*10基因型调整美托洛尔用量,一周后,再次检测口服美托洛尔2h的血药浓度,并检测基因导向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及血压。结果:基因导向治疗前,美托洛尔血药浓度 TT组显著高于 CC和 CT组[(64.74±32.94)ng/ml比(26.57±19.40)ng/ml比(23.88±12.86)ng/ml,P<0.01];与 TT组比较,CC组平均收缩压[(132.84±13.40)mmHg比(144.14±14.28)mmHg]、舒张压[(76.95±9.07)mmHg比(81.36±7.33) mmHg]、心率[(69.13±11.83)次/min比(76.66±7.33)次/min]明显升高(P 均<0.05)。基因导向治疗后各组的血药浓度、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与基因导向治疗前比较,CC组治疗后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降低(P<0.05), CT组、TT组的血压及心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D6*10基因多态性影响美托洛尔药物代谢及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基因导向个体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疗效,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7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50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47例,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在我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 CSS和 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出院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康复护理组患者 CSS评分[(14.27±7.45)分比(7.87±6.25)分]显著减少,ADL评分[(50.52±19.59)分比(74.52±20.61)分]显著增加(P<0.05或<0.01);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8.0%比89.36%,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据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住院老年CHD患者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心内科专科护理)及CGA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根据CGA的特色护理)。于入院及出院6个月后应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进行评分及比较。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 CGA组干预后体力[(7.35±4.12)分比(10.86±5.06)分]、病情[(4.57±0.85)分比(8.75±4.54)分]、医疗状况[(4.72±0.82)分比(5.90±0.40)分]、一般生活[(3.85±1.45)分比(5.22±1.95)分]、社会心理状况[(3.67±1.52)分比(8.41±3.22)分]、工作状况[(0.70±0.64)分比(0.97±0.66)分]评分及CQQC总评分[(24.86±4.43)分比(40.11±9.05)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特定护理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心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干预外另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结果:两组心理干预开始前 SCL-90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周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心理干预组 SCL-90量表中躯体化[(1.31±0.47)分比(0.55±0.68)分]、强迫症状[(2.11±0.35)分比(0.78±0.35)分]、人际关系敏感[(1.57±0.53)分比(1.22±0.46)分]、抑郁[(1.63±0.29)分比(1.00±0.41)分]、焦虑[(0.98±0.17)分比(0.76±0.13)分]、敌对[(1.11±0.31)分比(0.80±0.37)分]和恐怖[(1.39±0.26)分比(0.53±0.19)分]分值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库欣综合征与原发性高血压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经病理证实为库欣综合征的患者(库欣组)和22例同期住院并且年龄、性别、民族、人体质重指数、平均血压水平与之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 胰岛素(2h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高血压组比较,库欣组FBG [(4.75±0.44)mmol/L比(6.31±0.51)mmol/L]、FINS [(13.04±2.68)mU/L比(29.05±2.92)mU/L]、2hPBG [(7.32±0.82)mmol/L 比(8.96±1.14)mmol/L]、2hINS [(37.66±9.21)mU/L比(104.45±23.14)mU/L]、HOMA-IR [(2.57±0.44)比(7.96±0.56)]、TC [(4.15±0.93)mmol/L 比(5.17±1.35)mmol/L]、TG [(1.44±0.87)mmol/L 比(2.24±1.25)mmol/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库欣综合征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有更多的代谢改变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 DC和 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 [(11.99±4.93)ms 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 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 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DC 与 SDNN、rMSSD和 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 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在持续性肌钙蛋白 I (TnI)弱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伴有持续性肌钙蛋白 I (TnI)弱阳性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片(5mg,3次/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内胸痛缓解情况,3个月内因胸痛加重的再住院情况,1年内心源性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1周内两组症状缓解率显著上升(63.6%比91.1%,χ^2=11.97,P=0.0005);3个月内胸痛加重再发住院显著减少(56.4%比19.6%,χ^2=15.91,P=0.0001);但1年内两组心源性死亡率无显著差异(5.5%比8.9%,χ^2=0.50,P=0.4792)。结论:尼可地尔可明显改善持续性TnI弱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而且减少患者因心绞痛加重的再住院率,但一年内死亡率两组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