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研究四川省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查找沙门菌污染源,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Xba I酶对12株鼠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用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统计软件聚类分析.结果 12株鼠伤寒沙门菌用XbaI限制性酶切后,分成5个PFGE图谱类型,其中1个PFGE图谱类型有7株菌株,其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达到100%,该型别占分析菌株的58.33%.其余4个PFGE图谱类型分别有2株菌和1株菌.含7株菌的PFGE图谱型中,源于成都市的菌株4株,攀枝花、自贡和内江市的菌株各1株.结论 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11-2012年杭州市肠道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型别,了解本地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66株肠道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其中主要血清型:鼠伤寒、甲型副伤寒、萨雷甲尼和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分布于21个血清型的66株沙门菌分成26个ST型别。发现一株纽波特沙门菌为新型ST1690。菌株血清型与MLST型别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血清型符合率为100.00%。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PFGE带型完全一致(P7型),与先前杭州流行菌株有差异(P1-P6型)。6株肠炎沙门菌分成4个PFGE型,型间最小相似性为92.70%。13株鼠伤寒沙门菌分为11个PFGE型,型间最小相似性为71.70%。7株萨雷甲尼沙门菌分成4个PFGE型别,型间最小相似性为91.00%。结论近年杭州腹泻病人中流行的肠道沙门菌菌株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甲型副伤寒、萨雷甲尼和肠炎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株在杭州出现了新PFGE型别。MLST数据可以对沙门菌血清学鉴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海市2006—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追溯2002—2007年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来源,比较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株与腹泻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沙门菌监测(GSS)病例和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经培养确认的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数,在2006—2007年本市非伤寒沙门菌型病例构成中仅次于肠炎沙门菌,食品菌株多源于禽(64.4%)和畜肉制品(17.8%),其多重耐药菌株显著高于腹泻株(P0.05)。PFGE将7株食品株和44株腹泻株分为23种带型,优势型为1型(8株)、2型(6株)、29型(4株)、49型(8株)和6型(4株),与食源菌株完全匹配的仅有49型、6型共7个病例(15.9%,7/44)。PFGE-1型腹泻株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为2例和6例,2型分别为4例和2例。[结论]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存在高度散发和分散爆发的流行特征,没有与本地食品菌株相匹配的优势克隆型分别是PFGE 2型和1型,与市售生鲜类肉食品污染株之间的遗传同源性低。推测传染源可能由输入性传染源对食品等媒介形成二次污染所致。建议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以揭示潜在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分布及其分子学特征。方法 对我省监测到的历史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复核,使用双重PCR法鉴定第2相鞭毛缺失菌株并对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1 576株沙门菌中有401株鼠伤寒沙门菌,经双重PCR方法鉴定出113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分别占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7.17%和28.18%,其中79.64%(90例)来源于<2岁的婴幼儿。113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88种带型,各带型包含菌株数为1~5株,带型相似度在58%~100%,带型无明显的地域、时间聚集特征。结论 河南省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且人群分布不均,分子分型表现出较大的多样性,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了2018年玉林市中医医院综合儿科门诊3岁以下腹泻患儿401份粪便标本,按照《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增菌、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把检出优势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把优势血清型与其他血清型沙门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比对来了解其不同之处。结果腹泻患者共分离出29株非沙伤寒沙门菌,检出率为7.2%(29/401)。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占非伤寒沙门菌总数的62.1%(18/29)。18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7个PFGE型别,其中2株为同一PFGE型,4株PFGE带型相近。药敏结果显示所有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均对亚胺硫霉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29株非伤寒沙门菌总体耐药率为96.6%(28/29),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6.2%(25/29),四环素为75.9%(22/29),氯霉素为69.0%(20/29),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为62.1%(18/29)。鼠伤寒沙门菌四环素耐药率高于其他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四环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方面:鼠伤寒沙门菌以4、5种耐药占比大,1或2种耐药占比较少,尤其是2种耐药比率明显低于其他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P值=0.014)。结论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部分菌株高度同源且耐药情况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
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株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鼠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三株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X2 ,X7,X11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的MIC分别为 32、0 38和 0 0 2 3μg ml,X2为耐药株。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其拓扑异构酶四个耐药基因gyrA ,gyrB ,parC ,和parE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发现分离株X2的gyrA基因同时在 2 4 8、2 5 9位点发生点突变 (Ser83→Phe ,Asp87→Asn)。分离株X7gyrA基因在 2 4 8位点发生点突变 (Ser83→Tyr)。分离株X11的gyrA基因没有发生突变。X2parC基因QRDR在 2 38位点发生点突变 (Ser80→Arg)。而分离株X7、X11的parC基因没有发生突变。三株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gyrB和parE基因都没有发现突变。结论 gyrA和parC上同时发生突变会导致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高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21年贵港市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特征、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及腹泻患者(患者株)与生鲜猪肉(猪肉株)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110株患者株与100株猪肉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患者株进行15种药物敏感试验,并应用PFGE对腹泻患者的110株沙门菌、生鲜猪肉中分离出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患者株中共分离出12个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优势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2.73%和9.09%;猪肉株中占比最高的也是鼠伤寒沙门菌,共40株(40.00%)。患者株普遍耐药,耐药菌株占比为91.82%,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8.18%);多重耐药率高达83.64%。患者株可分为73种PFGE带型,有13种带型各包含2~6株相同带型;患者株与猪肉株间鼠伤寒沙门菌PFGE条带相似度为53.8%~100.0%,含5组大的克隆群,每组克隆群均含有患者株和猪肉株。结论 贵港市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沙门菌耐药较为严重;PFGE指纹图谱具有多样性,存在可能由散发的沙门菌引起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于公共卫生实验室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沙门菌腹泻及优势菌型的耐药性和分子型特征。[方法]选择辖区内2家医院作为主动监测哨点,甄别食源性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培养、血清型鉴定和抗菌药物耐药性试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分析优势菌型的遗传同源性。[结果]2010—2012年,共检测2579份标本,分离沙门菌185株(年度阳性率分别为9.1%、6.8%、5.1%,总阳性率为7.2%),涵盖23种不同血清型,最常见的为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所有沙门菌感染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0.9∶1;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均以21~60岁(68.9%)和60岁以上(21.4%)者居多。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磺胺异噁唑、链霉素、甲氧嘧啶、庆大霉素、四环素等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7.7%~96.9%和2.6%~63.2%,且肠炎沙门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鼠伤寒沙门菌(P值均<0.05)。22株肠炎和20株鼠伤寒沙门菌经PFGE各自分为11个和6个分子型。[结论]肠炎和鼠伤寒是区域内最常见的沙门菌腹泻菌型,分子分型提示存在优势克隆的聚集性爆发和分散爆发,应警惕多重耐药的肠炎沙门菌克隆株形成潜在爆发的风险。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主动监测对控制食源性感染性腹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2007年度非伤寒沙门菌监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和菌株的血清型别、分布、耐药性变化.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腹泻病患者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2007年度共检测1128份腹泻粪便标本,分离到71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6.29%;共分得29种血清型,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居多;大多数沙门菌对常用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普遍较肠炎和斯坦利沙门菌高;除肠炎沙门菌外,其余的血清型没有同一PFGE型别的菌株;用Xba Ⅰ酶切17株肠炎沙门菌可分为PFGE-XbaⅠ 1~8型,其中PFGE-XbaⅠ 4型为优势型别.用Sfi Ⅰ和Not Ⅰ酶对12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再分型,综合用Xba Ⅰ/Sfi Ⅰ/Not Ⅰ三种酶的结果 发现仍有三组菌的PFGE图谱是完全一致的.结论 2007年度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多数为散发病例,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治疗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广西食源性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建立广西食源性沙门菌优势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方法对2015年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用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相关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从广西共收集到330株沙门菌,80株经血清学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其中哨点医院病例中77株,食品中3株。80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 I酶切分为67种型别,其中24株菌11种型别同源性分别达到100%,优势型别为JEX001.CN0056(3株)和JEX001.CN0062(3株)。36株菌26种型别同源性达到96%以上,JEX001.CN0015为食品分离株与腹泻病例株完全匹配型别。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2015年广西食源性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呈高度散发状态。食品分离株与临床株之间同源性不高,但大部分散发腹泻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肠热型感染,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鸭沙门菌等则多引起急性胃肠炎型感染.准确的沙门菌菌株鉴定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系统ATB ID32E和API 20E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分离到的2株沙门属菌株及1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的沙门属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凝集试验.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湖南省食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现况,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GB4789.4-2010对来自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150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瓦伊勒沙门菌。126株(84.00%)对1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其中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占49.33%(74/150);在所测定14种抗生素中,对四环素(56.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00%)、氨苄青霉素(42.00%)的耐药性较高,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较敏感;同时分离出3株耐9种以上抗生素的鼠伤寒沙门菌,其耐药谱与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的耐药谱类似。结论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监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7株侵袭性非伤寒沙门菌(iNTS)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针对收集的7株iNTS菌株,开展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并对血清型、MLST型和耐药基因进行鉴定、注释和分析。结果7株iNTS菌株中,包含1株鼠伤寒血清型和2株Ⅰ4,[5],12:i:-(ST34型)、2株肠炎血清型、1株科瓦利斯血清型和1株未知血清型Ⅰ4,[5],12:d:-(ST279型),其中6株为单相菌,沙门菌二相鞭毛基因缺失或假基因化可能有助于增强沙门菌侵袭性。未发现替加环素、氨曲南、阿米卡星及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存在1株八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中的iNTS菌株存在八重耐药株,整体耐药水平尚低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基层卫生检验工作用对照标准菌株的保存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检测质量 ,方便检测工作人员 ,本人用湖北省卫生防疫站所推荐的加富半固体培养基配方 ,自配加富半固体 ,保存了湖北省站索取的 10株沙门菌标准菌株 ,进行了长达 15年的观察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参加观察的菌株  5 0 0 93甲型付伤寒、80D185鼠伤寒、5 0 0 15鼠伤寒、5 92 415 2乙型付伤寒、84112伤寒、5 90 715 3鸭沙门菌、80D2 80猪霍乱、5 0 0 47鸡雏沙门菌、E - 87肠炎沙门菌、E10- 2亚利桑那沙门菌。1 2 加富半固体保存用培养基 牛肉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6月腹泻病患者送检的767份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76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6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4.56%;以儿童为主,占65.71%;共分为10种血清型,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14%和28.57%;10个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84.00%,除斯坦利沙门菌和山夫登宝沙门菌外,其他血清型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或交叉耐药;将1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1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离出19个PFGE分型,其中2株肠炎沙门菌PFGE同型,3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同型,存在不同耐药谱。结论综合医院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儿童多见;非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在应用氟喹诺酮类治疗非肠外沙门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5年-2017年闵行区腹泻病监测点鼠伤寒沙门菌的病原学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特征。方法按照《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实施方案》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PFGE参照Pulse Net China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标准操作规程。结果鼠伤寒沙门菌在2015年-2017年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鼠伤寒沙门菌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四环素56.32%、萘啶酸31.03%、氯霉素20.69%、复方新诺明17.24%、头孢噻肟8.05%、头孢呋辛8.05%、庆大霉素5.75%、环丙沙星3.45%、头孢西丁1.15%、诺氟沙星1.15%,存在多重耐药。PFGE将87株鼠伤寒沙门菌分为62个带型,每个带型含1株~5株菌,分为A、B两大聚类,相似度为57.2%~100%。结论经过多种抗生素共同作用筛选得到的菌株成为鼠伤寒沙门菌扩散的主要来源,在PFGE优势克隆系中能体现。PFGE技术为聚集性病例的追踪溯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本辖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征,为防治沙门菌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 4789.4—2010沙门菌检测方法,对从腹泻患者中分离的49株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阳性菌株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做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沙门菌感染主要以幼年组(0岁~5岁)儿童为主,分离高峰集中在春季、夏季;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率最高,菌株对青霉素类及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存在多重耐药菌株。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本辖区感染性腹泻的优势菌型,感染患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沙门菌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菌株多重耐药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研究上海市奉贤地区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病的鉴定溯源及防控预警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方法对2012-2016年分离到的188株沙门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运用Bio Numerics V7. 6软件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80株鼠伤寒沙门菌分为57种PFGE带型,菌株间条带相似度为43. 6%~100. 0%,其中52株可分为4组大的克隆系,克隆系Ⅰ、Ⅱ、Ⅲ中既有患者株也有食品株; 75株肠炎沙门菌分为38种PFGE带型,菌株间条带相似度为54. 4%~100. 0%,其中62株为1组大的克隆系,58株为患者株,4株为食品株;33株伦敦沙门菌分为28种PFGE带型,菌株间条带相似度为50. 1%~100. 0%,其中22株可分为3组大的克隆系,克隆系Ⅰ、Ⅱ中既有患者株也有食品株。结论 PFGE分型结果反映了本区鼠伤寒、肠炎、伦敦沙门菌PFGE型别的多样同时具有优势克隆系,而且各优势克隆系有稳定的遗传持久性。奉贤区沙门菌病例与食用污染的生鲜肉制品有密切关系,PFGE分子分型技术在致病菌的传播、追踪和溯源方面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余姚市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特征,为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研究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7年采集余姚市主城区河水、食品、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分离、鉴定鼠伤寒沙门菌,选用9类2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选取2016年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2015—2017年检测标本1 594份,检出沙门菌277株;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18株,占42.60%。118株鼠伤寒沙门菌对利福平、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31%、94.07%、87.29%和61.02%;对诺氟沙星均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均有1株耐药;耐多药89株,占75.42%,以青霉素、四环素、利福平三重耐药的最多,有34株。OXA基因的检出率为17.80%,TEM基因检出率为44.07%,CTX-M基因检出率为27.12%,Ⅰ类整合子基因检出率为57.63%。结论余姚市流行的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以鼠伤寒为主,有较高的耐药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陕西省腹泻监测病例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别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特点。方法 对2018年陕西省14家哨点医院的临床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析,并用Xba I 酶切进行PFGE电泳分析其分子型别特征。结果 2294份病例标本中检出沙门菌101株,检出率4.4%。沙门菌腹泻病例的高发时间为8月和9月,感染人群以≤3 岁婴幼儿为主,101株沙门菌有9株血清型未定,其余92株可分为8 种血清型,其中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检出最高,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101株沙门菌经XbaI 酶切,可分为71种PFGE 带型,每种带型包含1~10 株沙门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共产生42 种带型,肠炎沙门氏菌共产生6种带型。结论 陕西省临床腹泻患者沙门菌血清型和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陕西地区的优势菌。本研究建立了陕西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库,积累了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为沙门菌引发疾病的处置和溯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