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减压术,治疗组术后服用补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治疗4周。分别在各个观察时点对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JOA下腰痛评分及不良事件进行观察。结果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2、4周观察组在VAS、JOA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气活血汤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JOA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温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的疼痛、麻木症状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椎评分标准(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及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疼痛,具有促进术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PLDD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疗程8周。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疼痛情况,采用日本腰背痛手术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14 d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组胺(HA)、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患者腰部功能。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5-HT、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VAS评分及JOA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强肾养脊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残留有下肢疼痛、麻木、酸困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PELD术后仍残留有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酸困等症状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2日经过评估后确有残留症状者加服强肾养脊汤4周。两组患者均定期随访疗效(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中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低于术前评分(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2组均较术前评分明显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的JOA评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JOA评分的分值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90%,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3.33%;治疗组术后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养脊汤对改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腰部及下肢酸、困、麻木及疼痛不适症状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坚强 《新中医》2015,47(1):204-20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功能锻炼,配合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及中药熏蒸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下肢麻木、肌力、腰背痛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22例术后发生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疼痛及麻木评分、直腿抬高及下肢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下肢疼痛及麻木残余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强肾养脊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残留有下肢疼痛、麻木、酸困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PELD术后仍残留有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酸困等症状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2日经过评估后确有残留症状者加服强肾养脊汤4周。2组患者均定期随访疗效(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中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腰椎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低于术前评分(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2组均较术前评分明显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的JOA评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JOA评分的分值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90%,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3.33%;治疗组术后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养脊汤对改善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腰部及下肢酸、困、麻木及疼痛不适症状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魏氏手法配合导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魏氏手法后续导引,对照组采用中频治疗,4周及8周后采用JOA腰椎评分法评定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JOA评分改善指数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等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魏氏手法配合导引及中频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腰突症症状、恢复腰椎功能,魏氏手法配合导引疗效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腰痛Ⅰ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腰痛宁胶囊治疗,并于第4周进行两组JOA评分及疗效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JOA评分和疗效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病例均来源于我中心中医骨伤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中医治疗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药物口服和牵引治疗;中医治疗组则给予独活寄生汤甲减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等。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相比,独活寄生汤加减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部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法治疗,采用JOA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灸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定位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针刀治疗,对照组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下腰痛评分这3个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治愈6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4例;对照组中,治愈24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Z=-4.561,P<0.05。VAS评分:两组数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治疗组相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JOA下腰痛评分:两组均较本组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神经定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调节腰部力学平衡,显著改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症状,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计入统计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1例。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温针组在提高JOA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其在提高患者痛阈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怀牛膝、五加皮、补骨脂、骨碎补、薏苡仁、川木瓜、红花、炙甘草),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及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在观察期间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均基本正常,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能有效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药物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推拿配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疗效及疼痛积分、JOA评分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疼痛积分与JO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推拿配合西药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多发性神经炎患者65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采取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3例,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患者治愈、治疗显效、治疗有效的比率均比对照组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8月就诊的2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应用甲钴胺静脉滴注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组在应用甲钴胺静脉滴注和胰岛素强化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当归四逆汤。两组患者各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综合的临床疗效,并用多伦多临床临床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临床治疗效果和多伦多临床评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