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COPD患者80例进行资料分析,对照组采用思力华治疗,试验组采用舒利迭联合静脉思力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气促、喘息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静脉思力华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激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COPD稳定期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1年,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肌运动锻炼和肢体运动锻炼的同时融入心理激励元素,对比两组间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焦虑、抑郁明显好转,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康复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无明显减损。结论运动锻炼联合心理激励的综合肺康复训练方案可改善患者躯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康复干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15例中重度COPD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指导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观察组58例患者给予肺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干预后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及6MWD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年平均复发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总卧床时间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活动、抑郁焦虑及总均分数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重度COPD患者实施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肺康复能够增强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应用肺功能和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试验后试验组SGRQ总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5.
李喆  周锐 《吉林医学》2011,(7):1292-1293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6例中重度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联合氧疗,对照组采用氧疗,治疗8周。在此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予以肺康复治疗。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动脉血气、肺通气功能、6 min行走距离的变化。结果:共有2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13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治疗8周后FEV1、FEV1%较治疗前增加(P<0.05),试验组治疗8周后6 min行走距离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CO2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改善肺通气功能,PaCO2降低疗效优于单纯氧疗。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α1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痰和平喘对症治疗,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照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50/500)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共注射12次;两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经门诊随访1次,进行临床情况评价,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外周血CD3、CD4和CD8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再次住院人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两组较治疗前肺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但试验组肺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舒利迭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效地减少再次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试验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两组均每天训练2次,5天/周,8周后对各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制性运用运动疗法更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中重度COPD治疗中应用舒利迭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COPD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给予COPD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依从性和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部功能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中重度COPD患者常规治疗中,同时给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局部振动仪配合传统手法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问卷(MPQ-PRIT)、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能力提高(ADL)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PQ-PRIT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及对照组(P<0.05);ADL评分、前屈及后伸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康复治疗应用于社区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进  潘文  肖磊 《当代医学》2011,17(21):5-7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临床意义。方法 234名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Ⅱ级COPD,78人),B组(Ⅲ级COPD,80人)和C组(Ⅳ级COPD,76人),给予主要内容为呼吸操和运动训练的社区肺康复治疗。结果康复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处于各自水平的稳定状态;3组SGRQ和6MWD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Borg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应用于中、重度COPD患者,可以稳定病情,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肌肉锻练序贯无创通气的肺康复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呼吸肌肉锻炼 组、无创组及对照组并干预8周。评价生活质量(SRI)、呼吸肌力(MIP、MEP)、呼吸困难(MRC)、运动耐量(6MWD)及肺功能。 结果序贯组、锻炼组及无创组SRI总分、6MWD、MRC均显著改变(P均<0.05),且序贯组△SRI、△6MWD、△MRC和锻炼组、 无创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序贯组、锻炼组MIP、MEP显著性提高(P均<0.05),且序贯组△MIP、△MEP与锻炼组间 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呼吸肌肉锻练序贯无创通气康复策略对于稳定期重度慢阻 肺患者而言临床效果最优,与单用呼吸肌肉锻炼、单用无创正压通气或长期氧疗相比更能改善生活质量、呼吸肌力、缓解呼吸困 难及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探讨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稳定期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轻中度COPD患者稳定期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收集来自郧阳医学院太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B、C、D 4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中医气功训练,C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现代呼吸康复训练,D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训练。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和1年后行慢性呼吸疾病生活质量问卷(chronic respiratoryquestionnaire,CRQ)调查及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并行运动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结果:A组治疗前后C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无明显改善(P〉0.05)。B、C、D组训练1个月后,6分钟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训练3个月后则明显改善(P〈0.05),CRQ评分训练3个月后仍无明显改善(P〉0.05);B、C、D组训练6个月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D组训练6个月和1年后各指标明显优于A、B、C组(P〈0.05)。结论:现代及传统呼吸康复技术及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均能很好地改善轻中度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但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优于单纯现代及传统呼吸康复技术。呼吸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缓解期肺脏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沙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2014年范围内收治的COPD缓解期病人,随机将100例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病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病人仅施用常规内科治疗。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VV、FVC、PEF、FEV1/FVC等肺功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C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OPD缓解期的病人,施行常规系统内科治疗的前提下,辅以规范的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脏功能,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目的探讨呼吸训练治疗不同病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COPD确诊时间,分为病程〈10年和病程≥10年两组。评估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肺功能变化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1、呼吸困难分级(MRC)和运动耐力[6min步行距离(6MWD)1。结果病程≥10年组治疗前FEV1、FEV1%、FEV1/FVC和6MWD显著低于病程〈10年组,MRC评分显著高于病程〈10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FEV!、FEV1%、FEV1/FVC和6MWD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R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改善病程〈10年患者的上述指标,但对于病程≥10年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刘子胥  彭莉 《现代医学》2014,(6):615-618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3、6、12个月FEV1、FEV1%及FEV1/FVC%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也显著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呼吸兴奋剂实验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和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在病情好转,稳定后,进行呼吸康复训练,6个月后所有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等检查.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在血气分析、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指标改善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呼吸兴奋剂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LTDOT)联合呼吸操训练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1月62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LTDOT组(19例)、呼吸操组(21例)和LTDOT+呼吸操组(22例)。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进行血气分析、生活质量CAT评估、6min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压检测。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生活质量CAT评估、6MWD、肺动脉压检测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DOT组及LTDOT+呼吸操组患者12月后血气分析、生活质量CAT评估、肺动脉压、6MWD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LTDOT+呼吸操组更显著。呼吸操组在改善生活质量CAT评估、6MWD及血气分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肺动脉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氧疗联合呼吸操训练治疗,较单纯长期家庭氧疗及单纯呼吸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斐斐  陈丽华  张雯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4032-403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肺康复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测量肺功能、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53、43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住院时下降(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P<0.05);6个月后FEV1、FEV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锻炼联合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do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1粒/d,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锻炼。每组均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相应症状、肺功能(FEV1、FVC、FEV1/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咳嗽、喘促程度的两组组内比较,肺功能FEV1及FEV1/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喘促程度、肺功能FEV1及FEV1/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咳嗽、咳痰程度组间比较,肺功能的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后,治疗组咳嗽、喘促程度、FEV1、FEV1/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喘促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喘促程度、FEV1、FEV1/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锻炼联合噻托溴铵能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咳嗽、喘促症状。  相似文献   

20.
呼气负压技术在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呼气负压(NEP)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EFL)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NEP技术检测54例COPD患者和8例不能完成常规肺功能检查的COPD患者EFL。结果54例COPD患者中有41例检测到EFL,5分法EFL评分2分组(55.71%±11.77%)、3分组(41.21%±13.69%)、4分组(29.84%±11.65%)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低于0分组(83.76%±16.4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5分法EFL评分是最先进入因素,并与呼吸困难相关性最好。8例COPD患者均能耐受NEP测试。结论与FEV.%相比,5分法EFL评分是评价COPD患者呼吸困难更可靠的指标;NEP技术操作简单、不需患者主动配合,可在不能完成常规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