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男童的阴茎睾丸发育情况进行监测, 探讨肥胖与阴茎睾丸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的2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肥胖组), 于泌尿外科门诊行性发育量表监测, 监测指标包括患儿阴茎长度(静息状态及最大牵拉状态)、睾丸大小(长径及宽径)、性轴全套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以同年龄段207例正常体重男童测量值为对照组, 比较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对肥胖组男童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及儿童短小阴茎治疗仪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的阴茎睾丸变化情况。结果肥胖组患儿的阴茎长度、睾丸大小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男童的FSH、LH、TTT水平较对照组偏低, E2较对照组偏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肥胖男童治疗后的阴茎长度及睾丸大小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性肥胖男童HCG注射治疗后的FSH、LH、T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差异...  相似文献   

2.
隐匿型阴茎的手术治疗(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目的 :探讨隐匿型阴茎的外科治疗原则。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 3例隐匿型阴茎患者 ,年龄 1岁 6个月~ 19岁 ,平均 7岁 2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肥胖与阴茎发育不良而将其分为A和B两组。A组 37例 ,为肥胖合并阴茎发育不良者 ,采用手术 Ⅰ式治疗 ;B组 2 6例 ,采用手术 Ⅱ式治疗。 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A组 37例阴茎显露均满意 ,7例发生较重的阴茎包皮水肿 ,3例出现耻骨联合下切口脂肪液化 ,3例耻骨联合下切口凹陷恢复不满意 ,1例出现龟头片状麻木感 ;B组 2 6例中 ,1例术后 7d阴茎回缩 ,余各例阴茎显露满意 ,包皮无明显水肿。 结论 :隐匿型阴茎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化 ,阴茎根部被膜的复位与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其自然病程和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阴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隐匿性阴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1998年8月~2004年1月,共收治43例隐匿性阴茎患儿,年龄2~14岁,平均7岁.其中肥胖患儿8例;1例伴蹼状阴茎.本组均采用黄鲁刚等设计的术式,手术的关键是将阴茎海绵体根部的白膜固定在阴茎与腹壁交接处的皮下筋膜上,1例同时行阴茎阴囊交界处横切纵缝,矫正蹼状阴茎;2例肥胖患儿行耻骨前脂肪剔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8例肥胖患儿疗效欠满意,其中2例行耻骨前脂肪剔除术后的患儿,远期效果欠佳.余35例术后阴茎外观改善满意.结论该术式治疗隐匿性阴茎,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但对肥胖患儿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阴茎悬韧带松解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茎短小是指阴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因外伤而部分离断,造成阴茎明显短小,导致性生活障碍,患者通常有严重的心理负担.通过手术可使短小的阴茎加长、增粗.我科从1995年6月~2002年3月,行阴茎悬韧带松解术治疗阴茎短小症7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隐匿型阴茎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0例隐匿型阴茎患儿,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肥胖与明显耻骨前脂肪堆积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0例,为肥胖合并明显耻骨前脂肪堆积者,给予保守治疗,鼓励患儿减肥;B组20例,采用手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4年。A组7例患儿阴茎显露获得明显改善,3例患儿阴茎显露无明显改善;B组20例中,3例术后1月内出现阴茎回缩,余各例阴茎显露良好,另有3例出现包皮水肿。结论肥胖合并明显耻骨前脂肪堆积的隐匿型阴茎可予保守治疗,非肥胖所致通过手术获得明显改善,隐匿型阴茎的自然病程和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用两种新的手术方式治疗的60例隐匿型阴茎患者,讨论分析其手术治疗原则及手术时机选择等问题.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60例隐匿型阴茎患者,年龄1岁7个月至16岁,平均6岁3个月.临床表现只见包皮,7例严重者只见皱襞状包皮口,2例有包皮环切手术史.肥胖者(体重超过同龄平均体重的20%)并伴有阴茎发育不良者35例,选择手术Ⅰ式(A组);余25例选择手术Ⅱ式(B组).  相似文献   

7.
小儿隐匿性阴茎是指耻骨部分脂肪过多,而附着于阴茎体的阴茎皮肤不足,以至阴茎隐匿于耻骨部的皮肤中。这种畸形外观上阴茎短小,或仅见包皮,但不同于微小阴茎或阴茎发育不良,因其仅为显露、外观上的异常,触诊时阴茎海绵体正常,用手向后推阴茎周围皮肤,即可显露阴茎。小儿隐匿性阴茎过长较为少见,而且大部分未手术治疗,近年因肥胖  相似文献   

8.
隐匿型阴茎(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 985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隐匿型阴茎 1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0例患者年龄 2~ 2 1岁 ,8例为儿童 ,2例为成年人。 8例儿童患者中 3例较肥胖 ,2例成年人患者曾因“包茎”行包皮环切术 ,效果均不满意。1 .2   手术方法采用 Devine法〔1〕隐匿型阴茎矫正术 :用力翻转包皮 ,纵行切开包皮口 ,找到并切除阴茎背侧特别是远端发育不良的索状组织 ,横行延长该切口 ,切除阴茎腹侧条索状组织。如脂肪垫较厚 ,切除耻骨上方脂肪垫。切除时应避免损伤精索。用不吸收缝线将下腹部皮肤固定于耻骨处的腹壁浅筋膜…  相似文献   

9.
阴茎异常勃起是由阴茎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的疾病,需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否则将导致海绵体纤维化和勃起功能障碍(ED)。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11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的96例重度隐匿性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明显肥胖53例。患儿年龄1岁~11岁9个月,平均5岁3个月。采用阴茎阴囊正中纵切口替代阴茎阴囊交界处楔形皮肤切口,充分暴露术野;充分松解并切除阴茎周围异常肉膜及筋膜组织;利用原位推进及旋转皮瓣匹配包皮内板,完全去除皮肤狭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Boemers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包皮皮瓣无感染、坏死发生。93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6个月,平均2年4个月。术后48 h内出现2例阴囊血肿、5例阴茎皮肤水肿,1例术后1个月阴茎阴囊角切口瘢痕增生。90例患儿阴茎体显露良好,立位及端坐位均无阴茎体退缩,家属对阴茎外观满意;3例显露一般,端坐位时阴茎部分回缩入耻骨前脂肪,阴茎皮肤附着部分松脱,影响外观。结论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的96例重度隐匿性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明显肥胖53例。患儿年龄1岁~11岁9个月,平均5岁3个月。采用阴茎阴囊正中纵切口替代阴茎阴囊交界处楔形皮肤切口,充分暴露术野;充分松解并切除阴茎周围异常肉膜及筋膜组织;利用原位推进及旋转皮瓣匹配包皮内板,完全去除皮肤狭窄。术后定期随访,采用Boemers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包皮皮瓣无感染、坏死发生。93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6个月,平均2年4个月。术后48 h内出现2例阴囊血肿、5例阴茎皮肤水肿,1例术后1个月阴茎阴囊角切口瘢痕增生。90例患儿阴茎体显露良好,立位及端坐位均无阴茎体退缩,家属对阴茎外观满意;3例显露一般,端坐位时阴茎部分回缩入耻骨前脂肪,阴茎皮肤附着部分松脱,影响外观。结论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重度及合并明显肥胖的隐匿性阴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良Brisson术联合阴茎周围脂肪剔除术治疗肥胖儿童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124例隐匿性阴茎(CP)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84)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改良Brisson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Brisson术联合阴茎周围脂肪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患儿家属对阴茎显露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阴茎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阴茎显露长度、术后阴茎长度/术前阴茎长度、术后阴茎显露长度/术前阴茎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便利性、躯体感受、负性情绪、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及自我满意度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4.04%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改良Brisson术联合阴茎周围脂肪剔除术治疗肥胖CP儿童的效果良好,能有效促进阴茎外观恢复正常形态,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皮肤组织雄激素受体(AR)及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影响.方法 10例经临床确诊的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患儿予以HCG治疗.1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阴茎长度测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阴茎皮肤组织AR和HSP90α的表达.结果 所有患儿治疗前阴茎长度(2.44±0.24)cm较对照组(4.29±0.26)cm短(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AR的吸光度(AD)为0.155±0.060,较对照组(0.260±0.049)低(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HSP90α的AD为0.115±0.034,较对照组(0.178±0.043)低(P<0.01).经HCG治疗后其阴茎长度(3.97±0.27)cm较治疗前(2.44±0.24)cm明显增长(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AR的AD为0.224±0.072,较治疗前(0.155±0.060)升高(P<0.05);其阴茎皮肤组织HSP90α的AD为0.163±0.054,较治疗前(0.115±0.034)升高(P<0.05).结论 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组织内的AR及HSP90α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同龄期儿童;HCG可促进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组织细胞内AR与HSP90α的表达,从而促进阴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Brisson术矫治小儿隐匿阴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小儿隐匿阴茎的病因、病理改变、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平均年龄4岁8个月的隐匿阴茎患儿采用Brisson矫治术。患儿临床表现为阴茎外观短小,皮肤表面仅见包皮堆积,扪不到阴茎体,指压阴茎皮肤可显露发育正常的阴茎体,有包茎和阴茎皮肤发育不良,其中合并肥胖8例。结果患儿术后阴茎显露良好,疲软时阴茎显露长度平均(3.56±0.49)cm。术后发生轻度包皮水肿16例,7~10d恢复。家长和患儿对效果满意。随访2~12个月,无1例复发,阴茎发育好。结论阴茎肉膜发育异常,束缚阴茎外伸是小儿隐匿阴茎的主要病理改变。早期手术治疗能改善外观和解决包皮阴茎头炎及反复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避免对患儿及家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损害。Brisson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改良的隐匿阴茎矫治术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7年 9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对 2 6例隐匿阴茎患者采用改良的隐匿阴茎矫治术 ,术后阴痉外观矫正良好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 ,年龄 5~ 13岁 ,平均 7岁 6个月。临床均表现为阴茎外观短小 ,呈鸟嘴状 ,严重者阴茎皮肤内空虚。均有包茎 ,阴茎皮肤发育不良 ,包皮与阴茎海绵体不附着 ,阴茎如龟缩在腹下。 7例患者合并肥胖 ,手术前均配合减肥治疗 ,5例减肥效果较好。隐匿阴茎周围皮肤向后推 ,可见阴茎外观正常。1.2 手术方法 纹式血管钳扩张包皮口 ,分离内外板黏连 ,上翻包皮。在阴茎头顶部缝…  相似文献   

16.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目前早期阴茎癌的治疗多采取阴茎部分切除术[1].阴茎是男性重要的性器官,有重要的心理和生理意义.尽管许多医务工作者都在尝试清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阴茎的功能和形态,但仍无法避免术后阴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术后患者虽能完成站立排尿,但阴茎头外形不美观、感觉差、易导致尿道口狭窄等常见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阴茎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自尊感差,生活质量低[3],患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2016年1月至8月我科对8例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2年以上患者施行了阴茎延长术,术后随访半年,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相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5例先天性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改良Devine术式手术矫正,平均年龄10.5岁,既往均无阴茎手术史,术中将阴茎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识别并剔除阴茎体部发育不良的条索状组织,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复发,无皮肤缺血、血肿、勃起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阴茎显露及外观满意,发育良好,排尿及勃起功能正常.2例患者术后包皮出现轻度淋巴回流障碍,数月后自然消退.结论 应严格区分真性隐匿性阴茎与埋藏阴茎、小阴茎、包皮过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术式纠正了隐匿性阴茎的病理改变,术后阴茎功能和形态良好,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隐匿性阴茎随着小儿肥胖症的增多在临床上有增多的趋势.为寻求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1999年7月~2009年10月,我们对54例肥胖小儿隐匿性阴茎采用肿胀吸脂联合侧方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导致隐匿阴茎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肥胖、包皮环切术后或阴囊水肿.随着肥胖病日益增多,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也必然增多.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极为罕见,其结果也是转变成为成人隐匿阴茎.本文的目的旨在综述目前对于此类身心疾患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有关隐匿阴茎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文献主要来源是1977年至2007年PubMed中刊登的整形外科和泌尿外科文献.结果 病态肥胖症和糖尿病是成人隐匿阴茎的危险因素.文献中介绍了多种复位和重建的手术方法,如原位缝合、Z成形、植皮修复等,修复过程中均可能进行脂肪切除.最近的文献更多关注采用断层皮片和负压技术进行治疗,该技术有利于皮片成活,远期美观效果良好.结论 隐匿阴茎临床少见,治疗困难,对于整形科和泌尿外科医师具有挑战性.潜在因素如病态肥胖和糖尿病的增加,提示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也将不断上升.没有某一特定的技术适用于所有患者,治疗时可以采用几种技术的联合.对于疑难重症患者,可以进行阴茎体断层皮片移植术、阴囊缩小术,并可辅助负压吸脂术或脂肪切除术.个体化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修复成功率,并且达到满意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皮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10例经临床确诊的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患儿予以HCG治疗;10例正常儿童为正常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阴茎长度测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阴茎皮肤组织EGF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阴茎皮肤组织EGFR的表达.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前阴茎长度(2.44±0.24)cm较正常组(4.29±0.26)cm短(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EGF含量(43.788±15.375)ng/L较正常组(87.106±14.483)ng/L低(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EGFR的吸光度(AD)为0.224±0.047,较正常组0.264±0.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CG治疗后其阴茎长度(3.97±0.27)cm较治疗前(2.44±0.24)cm明显增长(P<0.01);同时其阴茎皮肤组织EGF的含量(75.694±16.014)ng/L较治疗前(43.788±15.375)ng/L升高(P<0.01);其阴茎皮肤组织EGFR的AD为(0.242±0.054),较治疗前(0.224±0.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组织内EGF的含量低于正常同龄期儿童;HCG治疗可促进青春期前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型小阴茎组织EGF的含量升高,从而促进阴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