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海藻硫酸多糖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一套从褐藻中提取海藻硫酸多糖(SP)简单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提取和Sevage去除蛋白的方法分离、纯化SP,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茚三酮法和硫酸基法等鉴定SP产品,用苯酚硫酸法测定SP产品中的糖含量,硫酸基法测定SP产品中的硫酸基含量。结果 从褐藻中得到了SP产品,其得率为3%,SP产品的总糖含量高达85.4%,硫酸基含量为5.3%。结论 我们建立的SP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所得产品确系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产生IL-1以及海藻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和细胞因子IFN-γ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海藻多糖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采用中性红法、胸腺增殖法分别检测海藻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其产生IL-1;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结果:海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巨噬细胞IL-1的合成,并通过诱生IFN-γ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结论:海藻多糖能够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象山产海藻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浙江象山产海藻进行多糖的提取和分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对其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其多糖含量为4.3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DPH法,观察海藻多糖对S180和H22小鼠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 海藻多糖可升高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膜流动性,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结论 海藻多糖可恢复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至正常细胞膜流动性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部分海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藻多糖是一类海藻提取物,属于植物多糖中的一种,是由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基通过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大量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海藻多糖能激活免疫受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抑瘤效果好等优点。近年来有关海藻多糖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人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集落培养、MTT、形态观察等方法,研究海藻多糖对(HL-60)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海藻多糖对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MTT结果示当浓度为800 μg/ml,作用48 h时抑制率为(51.30±3.10)%.结论海藻多糖体外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提示其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海藻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多糖(seaweed polysaccharide)是海藻中最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之一.对海藻多糖的研究也是当前海藻学中较为重要的方面.海洋藻类中如红藻、蓝藻、绿藻、褐藻等均含有海藻多糖,最近几十年,国内外科学家已从各种海藻中分离提取得到螺旋藻多糖、紫菜多糖、海带多糖、羊栖菜多糖、琼胶、卡拉胶等多种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醢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 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醋对超氧阴离子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IC50为20.3μg/mL,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弱,对有机自由基DPPH的作用很弱。褐藻多糖硫酸醋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对FeSO4-抗坏血酸体系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醋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海藻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使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逐渐被发掘出来。海藻多糖不仅具有抗病毒、抗衰老、降血糖、刺激造血的功能,还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海藻多糖抗肿瘤机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藻多糖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血清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海藻多糖组共5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给药2周后,观察不同药物剂量的海藻多糖对EMS大鼠模型病理学的改变和血清中FSH、LH、MDA和IL-6含量变化。结果 海藻多糖对EMS大鼠疗效具有剂量依赖性,海藻多糖组腺体的萎缩和减少程度以及血清中FSH、LH、MDA和IL-6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结论 海藻多糖能够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增生、加快炎症消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能够降低血清中FSH、LH、MDA和IL-6含量,从而达到治疗EMS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归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对脾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合成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探讨氯磺酸对当归多糖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和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BaSO4比浊法测饰物的硫含量;MTT比色法研究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到8种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硫含量为93.7-171.4mg.g^-1,产率为0.737-0.884g.g^-1,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在剂量为500mg.L^-时,给药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作用与剂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提高氯磺的比例,可以提高产物的硫含量,但收率降低,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活化的T细胞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以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为荧光探针,考察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和多糖(螺旋藻多糖、海藻多糖1、海藻多糖2)对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茶多酚、银杏提取物、竹叶提取物的荧光抑制率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且不存在饱和性,抑制率可达95%以上。荧光强度抑制率达50%时,上述三种抗氧化剂的浓度较为接近,均约为0.5mg/ml。而多糖的荧光抑制率具有饱和性,且抑制率相对很低,螺旋藻多糖、海藻多糖1、海藻多糖2对荧光强度的饱和抑制率分别为16.6%,26.1%,32.6%。结论:天然抗氧化剂与EB-DNA体系的DNA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羟自由基降解对海带硫酸多糖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Harber-Weiss和Fenton体系降解海带硫酸多糖。采用硫酸酚法、比浊法、HPLC法研究降解前后多糖的糖含量、硫酸根含量、分子量等理化性质的变化。采用促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研究降解前后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变化。结果:经羟自由基降解,海带硫酸多糖的分子量明显降低,降解前后多糖的各项理化性质变化不大。降解前后多糖都能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两者作用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但降解后多糖能更快的发挥作用。结论:羟自由基降解对海带硫酸多糖的理化性质无影响,但能更好的发挥海带硫酸多糖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多糖硫酸酯进行临床治疗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证明多糖硫酸酯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亦有较好的降低血粘度、抗凝血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肝素替代品,作为体外循环管路中的抗凝血活性涂层物质。方法:依据肝素的抗凝血机制,选取了3种天然植物多糖,采用惰性化浓硫酸法对植物多糖进行硫酸酯化处理,并采用共价键结合法将多糖硫酸酯固定于体外循环管路材料表面。对涂层材料表面功能基团和形貌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涂层材料表面抗凝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多糖硫酸酯可以均匀地涂层于管路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APTT明显延长(P<0.05)。结论:通过浓硫酸法对植物多糖进行修饰可以获得多糖硫酸酯,可以应用于管路材料抗凝血涂层,发挥良好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土茯苓多糖硫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探讨硫酸化修饰提高土茯苓多糖活性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纯化的土茯苓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以产率、硫酸基取代度、糖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氯磺酸—吡啶配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用氯化钡—明胶法测定硫酸基的取代度(DS),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糖含量,红外光谱测定其结构,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交试验中的各种硫酸化后多糖产物对肿瘤细胞Hep G2和MCF-7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土茯苓多糖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4.5 h,反应温度60℃和试剂配比为1∶6;MTT结果显示:硫酸化后的多糖产物对肿瘤细胞Hep G2和MCF-7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并与浓度呈依赖性关系。【结论】氯磺酸—吡啶法对土茯苓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是可行的,且硫酸化修饰能提高土茯苓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口服褐藻多糖硫酸酯对C57BL/6小鼠毛囊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口服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外用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及对照组。局部脱毛后给药,分别于第5天、第18天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研究对小鼠毛囊周期的影响,于21天用比色法测定背部皮肤组织SOD酶含量。结果脱毛后第5天口服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及外用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小鼠背部皮肤毛囊呈生长期Ⅳ亚期,而对照组毛囊呈生长期Ⅲ亚期。拔毛后第18天时,对照组处于退行期,而口服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外用褐藻多糖硫酸酯组毛囊多数仍为生长期Ⅵ亚期。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口服褐藻多糖组和外用褐藻多糖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较之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口服褐藻多糖硫酸酯可通过促进毛囊提前进入生长期Ⅳ亚期,推迟毛囊进入退行期而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提高SOD含量,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两种常用测定罗勒多糖的方法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采用多功能酶标仪,考察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得罗勒多糖含量为8.04%,蒽酮-硫酸法测得罗勒多糖含量为7.99%。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含量为67.22%。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罗勒多糖含量操作简便,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给以海藻提取物可以提高细胞表面的抗血栓活性,延缓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抗动脉硬.化、脑保护、兴奋心脏、抗心绞痛、降压、向血管性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本专利还提供了海藻提取物中多糖——鼠李聚  相似文献   

20.
羊栖菜S argassum fusiform e(H arv.)Setchell习称小叶海藻,其干燥藻体全体入药,称为海藻,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羊栖菜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1],其中羊栖菜多糖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传统的羊栖菜多糖提取方法包括水提醇沉法、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