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自体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患者87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随访1月,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垂体功能相关激素水平、视觉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质醇(CO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视野平均缺损(MD)值、视野模式标准差(PSD)低于对照组,视野指数(VFI)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患者垂体功能相关激素水平恢复,改善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垂体功能、视觉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黏膜组和鼻内镜组各34例。黏膜组采用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鼻内镜组采用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比两组肿瘤切除率、围手术期指标、垂体功能、视觉功能、激素水平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鼻内镜组(P<0.05);术后1 d及术后30 d,黏膜组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低于鼻内镜组;术后30 d,黏膜组总甲状腺素(TT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鼻内镜组(P<0.05);术后30 d,黏膜组患者视野指数(VFI)、视野平均缺损(MD)水平高于鼻内镜组,视野模式标准差(PSD)低于鼻内镜组(P<0.05);手术后,黏膜组患者催乳素(PRL)水平低于鼻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相比,黏膜下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垂体功能、视觉功能及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神经内镜组(25例,给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组(20例,给予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肿瘤切除情况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人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神经内镜组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视野指数(VFI)、模式标准差(PSD)、平均缺损(MD)均明显改善,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激素水平和视觉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伟  孙勇  张海龙 《临床医学》2023,(11):24-27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行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照组56例行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与围术期指标(肿瘤全切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应激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激素水平[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生长激素(GH)]。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hs-CRP、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PRL、ACTH及G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垂体瘤的治疗中,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在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应激反应及改善激素水平等方面的效果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择取接受治疗的80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肿瘤切除范围、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范围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理想,操作更加简便,所带来的创伤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借鉴、采纳。  相似文献   

6.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及单纯神经内镜治疗垂体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内镜组(予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和导航组(给予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联合应用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导航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航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和精神活力评分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获得更好的手术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鼻内窥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每组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应激因子、并发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0.05)。【结论】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应用于垂体瘤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对机体应激反应小,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因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在治疗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方法:15侧垂体瘤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引导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结果:14例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1例因瘤组织侵犯鞍旁颈内动脉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无余并发症发生。5例术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术后血清水平低于5.0,随访3-60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经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过去2年接受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86例为观察组,显微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定期复查头部CT或MRI,根据是否复发分为2亚组,对比2亚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内分泌异常,视力、视野缺损,头痛、眼痛,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辅助治疗等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16.28%)、水电解质紊乱(11.63%)、脑脊液漏(4.65%)与垂体功能低下(4.6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内分泌异常、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与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术后复发与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术后并发症呈正相关,与手术全切与辅助治疗呈负相关。结论:与经显微镜比较,经神经内镜单侧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脑脊液漏与垂体功能低下。肿瘤直径、肿瘤侵袭性、手术全切、术后并发症与辅助治疗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男女发病率大体相同。垂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和其他神经和脑损害症状,如尿崩症、癫痫、精神症状、颅内压升高、脑脊液鼻漏等。另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垂体瘤的相应特点:男性为乳房发育、泌乳、阳痿;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不育、泌乳;也有些患者青春期表现为巨人症,成年人为肢端肥大症。垂体瘤手术主要分为经颅垂体腺瘤切除术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巨大垂体瘤已很少见,多数为垂体微腺瘤,其治疗方法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为主。内镜下直接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开展的一项微创手术,具备微创、视野广阔、疗效满意等优点[1-2]。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可更快、更直接地达到垂体,清晰区分肿瘤组织和垂体腺,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较高患者,手术风险小,患者的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我科于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垂体瘤患者91例均采取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促康护理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4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促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焦虑、口渴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等渗盐水鼻腔冲洗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患者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将10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腔冲洗。比较干预后12周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鼻塞、鼻分泌物或后鼻漏、面部疼痛或胀满感、鼻腔干燥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量表各维度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运用鼻腔冲洗技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改善患者术后的鼻部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7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过性尿崩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1 h、术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垂体大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将其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为85.71%。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治疗垂体大腺瘤肿瘤患者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显微镜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肿瘤全切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24-1926
探究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科96例垂体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实施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生长激素(GH)与泌乳素(PRL)水平。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H、PR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垂体瘤患者应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其能有效降低生长激素与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并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2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借助神经导航引导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导航组各60例,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入路与瘤体偏差距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等。[结果]导航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与瘤体偏差距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神经导航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病人明显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具有外观无切口、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的3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治疗后患者愈后良好,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经鼻蝶入路的手术步骤及神经内镜使用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快速精准传递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