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髋臼骨折外科治疗提倡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髋臼位置特殊、骨折复杂,必须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准确分型,才能指导外科治疗。髋臼关节面移位、头臼不匹配、存在不能接受的顶弧角度、关节内有骨折块和股骨头半脱位时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其疗效与复位质量呈正相关。新固定材料大量应用于临床,具有针对不同类型骨折的优势。对某些预计预后不良的髋臼骨折及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主张行初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延误治疗或内固定失败,出现晚期并发症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髋臼骨折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髋臼骨折外科治疗提倡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髋臼位置特殊、骨折复杂,必须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准确分型,才能指导外科治疗。髋臼关节面移位、头臼不匹配、存在不能接受的顶弧角度、关节内有骨折块和股骨头半脱位时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其疗效与复位质量呈正相关。新固定材料大量应用于临床,具有针对不同类型骨折的优势。对某些预计预后不良的髋臼骨折及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主张行初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延误治疗或内固定失败,出现晚期并发症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开复位是治疗髋臼骨折的首选疗法,但复位不良往往导致后期骨关节炎,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逐渐在临床得到应用.该文对髋臼骨折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骨折固定方法、手术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发症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早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THA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3例(13髋),其中男10例,女3例。10例髋臼骨折曾行单纯内固定治疗,3例曾行保守治疗。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3例全部得到随访,持续1年,分别拍摄患侧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患侧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术后随访1年,未见假体松动征象,Harris评分平均(83.38±3.33)分,较术前(37.19±20.12)分明显提高。结论:陈旧性髋臼骨折因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后骨折再次移位,大面积不规则骨缺损等问题,治疗难度大,术中恢复解剖位置困难,THA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有效手术方法。但较普通全髋关节置换,需很强手术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手术策略,报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12月对18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为45~66岁,平均53岁.手术前出现疼痛、跛行的时间为6.0~24.0个月,平均11.2个月.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至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为8~72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26~70分,平均50分.结果 本组18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1周后扶拐下地,一般完全负莺时间延至术后2~3个月.无人工关节脱位,无坐骨神经损伤和严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随访时间12~86个月,平均40个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后Harris评分为80~92分,平均86分.结论 髋臼骨折内固定手术后遗问题给全髋关节置换术造成诸多困难,术中需注重恢复髋臼的正常生物力学,尽可能采用生物固定型假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3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继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 13例全部得到随访.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术后X线片显示无假体松动,植骨与髋臼骨性愈合平均5.4个月.结论 髋臼骨折手术复位不良是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1998~2005年间共收治45位年龄超过60岁的髋臼骨折患者,其中2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距受伤时间不到2周,平均7d。术后常规给予抗凝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按康复计划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本组随访1.5~7年,平均4年;最后随访时,切开复位内固定组Harris评分为69~84分,平均79分,优良率为57%,伴有较高的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股骨头骨坏死发生率;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75~90分,平均84分,优良率为80%,仅有髋臼杯轻度移动(〈4mm),无假体松动、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髋臼骨折可以取得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好的稳定性,术后恢复快、功能质量高,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无坐骨神经损伤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22±3.8)个月。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7例(94分±2.8分),良5例(86分±2.3分)。结论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简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髋臼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其形态特殊,解剖复杂。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累及关节面,其外科治疗要求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随着髋臼骨折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新的内固定材料大量应用于临床,针对不同骨折尤其各有优势。对于髋臼骨折,目前有采用单一手术入路的趋势。本文对髋臼骨折的前方入路内固定方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09年5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老年单髋移位性髋臼骨折。男27例,女5例;年龄60~83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跌伤14例,高处坠落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6 d,平均7 d。髋臼骨折根据Letournel分型标准:前柱骨折9例,前壁骨折8例,T型骨折12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型骨折1例,后壁合并横型骨折2例。合并骨质疏松12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89个月,平均42.2个月。术后2~4个月患者均能完全负重行走,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91分,平均85分。6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发生骨溶解;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治疗合并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软骨损伤的老年移位性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