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6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皮牵甩肩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指出三种方法各有其适应症,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应作为治疗新鲜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方法,而皮牵甩肩法有其局限性,对某些病例应手术治疗。强调拍侧位或轴位片的重要性;认为骨折脱位不应有真假之分;而功能锻炼对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功能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孟迁  鲁周同 《中医正骨》1999,11(7):23-24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由于这种骨折靠近肩关节,而且平均发病年龄偏高,在采用严格的复位和外固定后,患肩关节长期制动,其功能恢复必然会受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影响治疗效果。作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功能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所谓功能...  相似文献   

3.
罗贤红  李雄 《中医药导报》2007,13(11):39-4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满意,与手术相比,具有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肱骨外科颈骨折8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交界处,为松、密质骨相邻部位,常易发生骨折。近年来,笔者共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85例,根据年龄和骨折移位程度,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男39例,女46例,年龄5~83岁,平均42岁。骨折原因:平路滑倒53例,车祸17例,由凳子或床上跌下15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12例。骨折类型: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14例,粉碎型骨折18例,内收型24例,外展型骨折27例肱骨头骺分离2例。左侧48例,右侧37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治疗时间平均为2.5d(1~7d)。 2 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收型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用上肢外展支架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内收型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用小夹板包扎超肩关节固定上臂,再用上肢外展支架将伤肢上臂于外展位放置固定。结果:本组28例内收型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复位后运用外展支架固定伤肢后骨折稳定性增加,没有发生骨折再移位,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愈合时间4周,骨性愈合8~12周。疗效优(骨折对位对线好,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25例,良(骨折对位对线稍差,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稍受限)3例,无一例发生臂丛神经损伤或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固定治疗内收型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疗程短,效果显著,无并发症,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医综合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的最常见类型,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及时有效复位、适当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及合理庸药,对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外科颈骨折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海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0):942-942
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 ,往往因手法复位失败而需手术治疗。作者自 1984~ 2 0 0 0年采用适当牵引加顶压手法治疗此病 6 7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 7例 ,男 2 8例 ,女 39例 ;复位成功 5 8例 ,复位失败改用手术治疗者 9例 ;受伤至复位时间 1~ 2 4h的 5 6例 ,2 5~ 37h的 11例 ;年龄 2 2~ 5 0岁 16例 ,5 0~ 83岁 5 1例 ,平均 5 7岁。2 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 ,助手 1在健侧用较宽的布带从患侧腋下向对侧作牵引 ,助手 2牵引患肢适当用力并根据术者的意图做旋转晃动内收外展等动作。术者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闭合复位外固定(石膏)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中药治疗,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治疗组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20,P=0.034)。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俞宁 《福建中医药》2002,33(4):34-34
自1990~2000年,我们采用外展端提复位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翻转型骨折39例,38例复位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6岁;骨折时间最短3h,最长5d;7例已有1次以上的手法复位。2复位方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伤侧,双手握住伤肢上臂中段,徐徐向远端牵引,助手用宽布带围在患者腋下,作对抗牵引。持续20s后,在保持牵引的状态下,术者将伤肢慢慢外展,呈水平位置,再逐渐使伤肢高举过头,呈上举姿势。此时,助手按住患者肩头,术者双手握住伤肢上臂,用力向上端提3~5次,然后伤肢内收,经过头前、胸前,放回到胸旁,用4块标准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超肩关节贴胸固定。立即摄片复查。 如复位后自觉未完全到位,或摄片后对位欠佳,可再次重复以上复位过程。如3次复位不成功,则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皮肤牵引,中药内服,外洗,外敷和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为治疗组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并与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周昭辉 《中医正骨》2003,15(12):43-44
自 1993~ 2 0 0 2年 ,作者运用多边牵引手法复位 ,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 38例 ,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男 11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大 89岁 ,最小 4 7岁 ,平均 6 4岁 ;左侧 2 3例 ,右侧 15例 ;受伤至入院时间最长 7天 ,最短 1小时 ,无合并损伤 ;38例均为外展型有移位骨折。2 治疗方法以左肱骨外科颈外展型骨折为例。采用左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病人取仰卧位 ,左肩置于C型臂X线机平台上 ,透视下 ,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肩腋窝向上牵引 ,一助手将患肢屈肘 90°位握肘部向下对抗牵引 ,待重叠…  相似文献   

12.
郭景周 《新中医》1997,29(5):60-61
浅谈肱骨外科颈骨折应在原有分型基础上增加2型的体会郭景周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在诊治中发现,按原有分型施法固定,非但达不到满意的复位,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在原分型基础上应增加2型。就此浅谈新分型骨折的骨折线走行,移位形态,受伤机理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肩零度位复位固定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保守组20例采用中药结合肩零度位复位固定保守治疗,手术组20例采用手术治疗。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发生切口或骨牵引口感染,均未出现腋神经损伤。优良率保守组为75.0%,手术组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保守组肩关节constant疼痛、活动范围评分改善明显优于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肩零度位复位固定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比手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手法复位皮肤牵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是一种较严重的损伤,闭合治疗有相当的难度,往往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由于组织粘连,使肩关节结构受损,而影响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从1998~2004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上肢外展位皮肤牵引、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前脱位3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不慎跌倒,上肢触地后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撞击所致。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处,由于松质骨与皮质骨交界部位应力集中,极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分为裂纹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3型。其中内收型骨折为相对不稳定型骨折,部分患者常合并有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为了探讨小夹板与外展支具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收集并随访我院自2008年-2012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135例,均采用陇中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外展支具外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骨折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待复位满意后,采用适宜的夹板固定。结果两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5.0%,对照组6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肩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期间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以Neer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优15例,良2例,差1例,总优良率95.3%。结论:肱骨外科颈常易发生骨折,其治疗的原则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皮牵甩臂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皮牵甩臂治疗组和夹板固定对照组,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与肩关节活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骨折复位疗效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肩关节活动疗效评定结果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皮牵甩臂疗法和夹板固定疗法均具有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但皮牵甩臂疗法对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2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8例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后均进行功能锻炼,固定时间为4~6周,平均5.4周;治愈98例,好转2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8.4%。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肩零度复位法治疗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机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中医正骨》2004,16(3):29-29
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用常规的传统手法进行整复而难以达到理想复位效果的肱骨上端骨折.自1995~2003年,作者采用肩零度复位法复位治疗不同类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8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