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院收治的1例Castleman病患者,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与既往常见病例不同,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以淋巴结高度肿大为突出表现的少见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病变进展较缓慢,病期可长达10年。1954年Castleman氏首先报告13例。国内也有个别报道,作者遇见1例.经术后证实、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生于颌面部组织尤其是腮腺咬肌区者较为罕见。2010年3月收治左侧腮腺咬肌区Castleman病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又称巨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 nose hyperplasia)或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angiofollicular lymphoid hyperplasia),临床少见。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的报道多为个案报告。我们对我科收治的1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Castleman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红  刘洋 《重庆医学》2006,35(1):93-94
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和少见的良性疾病,Castleman等1954年首次报道1例纵隔淋巴结增生样肿块,于1956年确立为非肿瘤性病变,并将本病按组织学表现分为透明血管型(HV)和浆细胞型(PC)。现将所经治1例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Castleman病(CD)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4年,Castleman首先报道1例纵隔巨淋巴结增生(giantlymphnodehyperplasia)〔1〕;1972年,Keller和Castleman等根据81例CD的病理学研究将该病分为两种类型,即透明-血管(HV)型和浆细胞(PC)型〔2〕。1984年,Chen提出多中心Castleman病(multicentriccaselemandisease,MCD)〔3〕。本文报道1例伴肾功能衰竭的MCD,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本质和临床特征的认识。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1岁。因浮肿1个半月,无尿1周,于1996-03-21日入本院。患者于1996年1月初受凉出现鼻塞、…  相似文献   

7.
Castleman病又称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淋巴结增生,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良性的淋巴结增生性病变。1954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此后对该病陆续有报道。因该病临床较少见,现报告1例并复习相关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又称Castleman病(CD),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6年Castleman首先描述。该病国内文献报道极少,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予报道。1 病例报告患者,男,13岁,因腹胀、发热1月余,肝、脾及淋巴结肿大20d于1996年6月3日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2℃,脉博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20/12kPa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1例罕见腹膜后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病例,提供诊疗经验,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诊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腹膜后单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女性,21岁,偶然查体发现腹腔肿物,无自觉症状及体征。CT检查发现8.0cm×7.0cm×7.7cm边界清楚富血供的上腹部肿块,无法明确来源。术中明确肿瘤来源于腹膜后,术后病理明确为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结合临床所见确诊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文献报告预后良好,仅予随访。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是腹腔占位的一种罕见原因。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可仅予随访观察。多中心型者预后较差,可选择化疗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Castleman病又称巨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临床较为少见,目前尚未清楚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此病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较易出现误诊,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报道1例腹膜后Castleman病的病例资料,同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1.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具有良性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最早由Castleman等报道[1].临床上分为局灶型(Localized CD,L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D,MCD).Castleman 病较少见,容易误诊,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2.
蔡利军  吕宾  孟立娜  包海标  张璐 《浙江医学》2011,33(8):1216-1217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巨大淋巴结增殖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将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以POEMS综合征为表现的CD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Castleman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stleman病最早是由Rywlin等为了给一种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淋巴结增生下定义而提出的.1956年Castleman总结13例这种病人报道,由此该病被命名为Castleman disease(CD)[1].该病尚有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组织肿瘤样增生等名称.临床比较少见且表现无特异性,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1956年Castleman首先报道,临床少见,发生在头面部的更罕见,多为个案报道,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双侧耳前后肿块术后12年,右耳前后肿块复发4年"入院。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耳前后肿块,无明显症状,肿块逐年  相似文献   

15.
Castleman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淋巴细胞增生.Castleman于1956年总结13例这种患者报道而得名[1].该病病理学特征为淋巴小结增生,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及内皮增生.该病临床少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于2012年5月4日收治该病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上容易误诊。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历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2例Castleman病患者,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讨论该病的  相似文献   

17.
巨大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简称GLNH)1954年由Castleman首先报告,因此,也称Castleman Disease。该病并非罕见,发生在胸内极少见。发生于胸内的GLVH又多位于纵隔内。本文除报告我院治疗的3例外,结合文献就该病的病因、发病、病理、诊断及治疗予以简要讨论。例1 男性,25岁。81年1月体检胸透发现右上纵隔阴影。自感乏力、盗汗,胸闷,抗痨治疗一个月,阴影较前增大。无阳性体征。胸片示右侧气管旁有7.5×4.5cm“水滴样”阴影。82年6月30日全麻下手术,探查见上腔静脉后、奇静脉上,纵隔胸  相似文献   

18.
刘虎  彭燕  王志华  徐兵 《安徽医学》2009,30(8):934-936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5例Castleman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女性多于男性,5例Castleman病中4例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淋巴滤泡增生,滤泡生发中心变小,套区增生的淋巴细胞围绕滤泡生发中心呈同心圆状,形成特征性的"洋葱"样同心圆结构;1例浆细胞型滤泡间大量的成熟浆细胞增生伴淋巴窦消失,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穿入,"洋葱"样改变不明显及滤泡间可见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病因可能与人疱疹病毒8(HHV-8)有关,该病的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首选,辅以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本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冷双芝  宗民 《中外医疗》2010,29(26):53-54
目的 认识Castleman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一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手术后病理证实该病的类型为局灶性透明血管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腔淋巴结肿大,经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结论 Castleman病为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和病理上均需与多种疾病鉴别,病理的鉴别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尚未明确发病原因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临床较为罕见且无特异性,漏诊误诊率较高。本文介绍1例重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iMCD)患者的诊治经过,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指出对于其他方案治疗失败的重型i MCD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可以提供长期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