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别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对沈阳市四种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同龄青年,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59%;学校类别不同,心理障碍的状况也有所不同,四类高校间,艺术类院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文科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理科类。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4个因素对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非独生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 575例.结果:非独生大学生的UPI心理健康3类水平在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的分布差异显著(P≤0.01),SCL-90阳性筛出率在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分布差异显著(P<0.01).专业满意度越高非独生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越低.专业满意度越高,持模糊动机的学生得分越低,达到显著水平(P<0.01);农村女生与持功利动机的城镇女生SCL-90总分高于其它学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结论: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及专业满意度共同影响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非独生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引导学生尤其是女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更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从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645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SCL-90总分均值为(145.39±45.94),总均分为(1.62±0.51),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外,其余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大学生,两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的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均为三年级最高,四年级次之,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SCL-90测试了477名大学生,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大学生总体自我概念及各因子(自我批评因子除外)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且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社会自我,其次是生理自我.结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特质应对问卷对两所专科院校3 867名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SCL-90的总均分及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总均分及其因子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结论:专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而消极应对方式则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唐山市三所不同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唐山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 5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①唐山市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同龄青年,但好于全国大学生常模。②医科大学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好于其他二所高校学生。理科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其他二所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唐山市不同院校男女生之间对比,理工学院男生和师范学院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高。结论唐山市三所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应有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SCL-90心理测试量表,对在校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和运动量测试,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明显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在性别上,男生在多数指标上的得分均小于女生;在年级上,二年级学生平均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三年级最低,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运动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运动量类型与总症状指数除了敌对以外的8个分因子均成负相关,且与焦虑和恐怖的负相关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因锻炼的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的不同而有区别,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以便指导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方法:采用SCL-90对684名大学生(有效样本622)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5.11%,且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人群,又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SCL-90各因子分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理健康状况以一年级最好,二年级次之,三年级最差,四年级又略有改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城市和县城。结论:不同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采取不同的心理疾病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戒毒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752例戒毒者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进行测验,并进行心理健康的多层次比较。结果:戒毒人员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不同类型的戒毒人员测验结果有差异。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类型的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应采取个体化的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的77名贫困大学生和340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贫困生在抑郁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差异显著;2)贫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38%,显著高于非贫困生(χ2=41.38,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大学生人格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卡特尔16PF作为测量工具,从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239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人格状况总体上属中等水平,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生人格状况好于女生;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人格状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优化人格特征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某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指导和干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侗族地区两所初中6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各年级学生之间、男女学生之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8%,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初三年级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初一年级差.结论:贵州省某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湘南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学生毕业前心里健康水平。方法以整群抽样抽样法,共抽取受试样本582人,实际有效样本472人。采用SCL-90健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472湘南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学生有117(24.79%)人筛查阳性,男生中有34(7.2%)人,女生中有83(17.6%)人,性别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多数大学生毕业前处于较好的心里健康水平,毕业前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与环境、性别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329名少数民族医学生,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男、女生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其他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维吾尔医学专业学生 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心理疾患,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和提高工科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49名工科大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工科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工科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历层次和年级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上海市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上海市547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进行评定。结果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9.75%,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均高于中国常模水平(P〈0.05)。在焦虑和偏执上,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P〈0.05)。未签约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偏执的分值高于已签约组。理科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类毕业生。结论大学生毕业生心理状况较差,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延边大学的1 075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延边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26.6%)、人际关系敏感(18.6%)及抑郁(14.6%);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及父母双方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延边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且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诱发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大学生1年级至3年级共370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方面高于男生,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中女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定、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