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对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X-2,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罗汉果甜苷干预组(80、160、240、320μg/mL),每组8瓶细胞,药物与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用RT-PCR法检测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CCK8结果显示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作用LX-2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均明显降低(P<0.05);ELISA和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可抑制LX-2中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并能抑制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亦可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LX-2凋亡率。结论罗汉果甜苷可通过抑制TGF-β1和I型胶原的蛋白及TGF-β1和α-SMA的mRNA的表达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还能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川芎嗪(TMP)对肝星状细胞(HSC)核因子-кβ(NF-к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NF-кβ表达以及核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HSC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表达.结果:TMP组NF- кβ表达量较少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很少发生核迁移.RT-PCR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MP组 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MP 200 mg/L、800mg/L组TβRI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TMP 200 mg/L、800 mg/L组TβRⅡ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降低HSC中NF-ic B表达并抑制其核转移,降低TGF- 0:及其I、Q型受体mRNA表达,表明川芍嚼可抑制HSC活化,这可能与阻断NF- кβ信号通路、阻断TGF-β/Smad通路的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Q对细胞的毒性。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LYQ对HSC凋亡的影响。结果:CLYQ对HSC毒性很低。吖啶橙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CLYQ对HSC-T6凋亡细胞比例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凋亡率细胞比例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为4.82,CLYQ 3.6mg/mL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为10.10,1.8mg/mL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为6.76,0.9mg/mL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为5.18。结论:CLYQ通过诱导HSC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体外对氧化应激致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抑制作用。方法:以100μmol.L-1过氧化氢(H2O2)致HSC氧应激,将细胞分成对照组、H2O2组和H2O2+姜素素干预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μmol.L-1)5组,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HSC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HSC细胞周期的影响;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消化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SC表达TGF-β1的水平。结果:HSC经H2O2诱导后,细胞增殖显著(P<0.01),细胞培养液上清中MDA,Hyp含量明显上升,SOD活力下降(P<0.01);经姜黄素各剂量干预后,MDA,Hyp含量下降,SOD活力升高,以50,100μmol.L-1姜黄素浓度作用明显(P<0.01);H2O2刺激HSC后,TGF-β1 mRNA表达被上调(P<0.001),经姜黄素干预后,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致HSC的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表明姜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在肝纤维化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蛭桃仁煎剂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水蛭桃仁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是否具有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水蛭桃仁煎剂灌胃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TGF-β1,RT-PCR检测肝内TIMP-1的mRNA含量。结果:经图像分析,药物防治组α-SMA和TGF-β1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TIMP-1mRNA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水蛭桃仁煎剂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为抑制HSC的激活、减少TGF-β1的生成和降低TIMP-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舒肝颗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中药舒肝颗粒对体外培养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的影响,探讨舒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空白对照及0.01,0.02,0.04 g.L-1的舒肝颗粒分别处理HSC细胞系HSC-T6 24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光镜下观察HSC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舒肝颗粒作用HSC细胞24 h后,0.01,0.02,0.04 g.L-1终浓度肝星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7.02%,13.33%,20.8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与药物浓度相关。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舒肝颗粒药物浓度的增高,HSC的细胞增殖和胞体伸展受到明显抑制;空白对照组,舒肝颗粒0.01,0.02,0.04 g.L-1组α-SM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3±3.42)%,(47.31±2.74)%,(37.79±3.01)%,(25.74±2.83)%,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颗粒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抑制α-SMA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复方六月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Q对HSC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SC上清液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CLYQ体外对HSC的TC50=6.191 g.L-1,TC0=3.504 g.L-1,CLYQ抑制HSC的增殖。CLYQ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HSC细胞上清液Hyp,HA,TIMP-1含量(P<0.05,P<0.01),呈现量效反应关系。结论:CLYQ通过抑制HSC的增殖,从而使ECM合成减少,肝纤维化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乙醛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SC)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TGF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常规细胞培养人HSC,用乙醛诱导细胞凋亡;用乙醛、葛根素处理HSC,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方法检测TGFβ mRNA表达水平。结果乙醛成功诱导HSC活化增殖,发生凋亡;葛根素(3.0mg/ml)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抑制乙醛刺激HSC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细胞因子TGFβ的mRNA表达。结论葛根素抑制HSC活化增殖、通过降低TGFβ mRNA表达水平抑制乙醛诱导的凋亡和发挥抗酒精性肝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HSC)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I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间质胶原酶(MMN)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I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明显促进细胞MMN的mRNA表达(P<0.05或P<0.01),显著抑制细胞TIMP-1的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能促进MMN基因表达,抑制TIMP-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川芎嗪(TMP)对肝星状细胞(HSC)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NF-κB表达以及核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HSC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表达。结果:TMP组NF-κB表达量较少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很少发生核迁移。RT—PCR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MP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MP200mg/L、800mg/L组TβRⅠ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TMP200mg/L、800mg/L组TβR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降低HSC中NF-κB表达并抑制其核转移,降低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表达,表明川芎嗪可抑制HSC活化,这可能与阻断NF-κB信号通路、阻断TGF-β/Smad通路的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2.
Zhang F  Ma J  Lu Y  Ni GX  Ni CY  Zhang XJ  Wang AY  Zheng SZ 《针刺研究》2012,37(1):8-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四氯化碳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纤维化肝脏中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非穴组(12只)、穴位组(12只)。采用50%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同时针刺穴位组大鼠的"太冲"期门"肝俞"并电针"足三里"进行治疗。非穴组取穴为上述各穴左侧平移0.5cm处。造模和治疗6周后,颈总动脉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然后处死大鼠,分离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并分离各组大鼠的肝星状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型胶原蛋白[α1(I)collagen]、纤连蛋白(fibron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蛋白表达,以Real-time PCR法检测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项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LN、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穴位组血清HA、LN水平显著下降(P<0.05),非穴组无明显降低。针刺穴位可以降低肝星状细胞中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蛋白与基因表达(P<0.01,P<0.05),并上调MMP-9的蛋白表达(P<0.05),而对TIMP-1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针刺穴位能有效改善四氯化碳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损伤,减少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英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英提取物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或P<0.01),Surviv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英乙醇提取物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苷对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晓君  何航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64-196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CA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ICA共同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GRP78 mRNA的表达;目的基因克隆、鉴定并测序.结果:0.2,0.4 mg·L~(-1)的IcA可显著促进兔VSMC凋亡,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与半胱氨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RT-PCR结果显示:0.2,0.4 mg·L~(-1)的淫羊藿苷作用于VSMC 48 h后,GRP78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半胱氨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VSMC的全长648 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78基因高度同源.结论:ICA促进GRP78 mRNA表达,诱导兔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枳椇子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肝组织中TIMP-1与MMP-1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秀玲  张洪  王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97-1100
目的:探讨枳子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6只)与模型组(32只),用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造模6周,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大鼠8只,取肝脏进行HE染色;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自然恢复组、对照组和给药组,于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取肝脏,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MMP-13 mRNA与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MMP-13 mRNA的表达在各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而TIMP-1 mRNA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相比,自然恢复组大鼠肝组织TIMP-1 mRNA显著升高(P<0.05),而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肝组织TIMP-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中给药组TIMP-1 mRNA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枳子提取物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TIMP-1 mRNA的表达,逐渐恢复肝脏胶原降解系统,从而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孟胜喜 《光明中医》2010,25(9):1588-1589
目的研究软肝丸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系HSC-76与不同剂量软肝丸(大、中、小剂量组)共同培养48小时,应用Annexin-V-碘化丙锭染色检测软肝丸对大鼠HSC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水平。结果软肝丸能使大鼠HSC凋亡明显增多,同时可使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使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软肝丸可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相似文献   

17.
枳棋子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肝组织中TIMP-1与MMP-1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玲  张洪  王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097-1100
目的:探讨枳棋子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6只)与模型组(32只),用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造模6周,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大鼠8只,取肝脏进行HE染色;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自然恢复组、对照组和给药组,于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取肝脏,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砌:PCR)检测肝组织中MMP-13 mRNA与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MMP-13 mRNA的表达在各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而TIMP-1 mRNA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相比,自然恢复组大鼠肝组织TIMP-1 mRNA显著升高(P〈0.05),而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肝组织TIMP-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中给药组TIMP-1 mRNA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枳棋子提取物逆转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TIMP-1 mRNA的表达.逐渐恢复肝脏胶原降解系统。从而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