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耐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1d龄幼鸭建立了乙型肝炎免疫耐受动物模型,随访22周,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及前表面抗原(DHBs/presAg)及DHBV DNA阳性不变。在持续性感染鸭血清中未能检出抗DHBs/pres或抗鸭乙型肝炎核心(DHBd)抗体。用纯化的DHBs/pres Ag及DHBcAg与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作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也未见阳性反应。以DHBs/presAg及DHBc…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655例不同类型乙肝病人,295例无症状HBsSAg携带者和317例献血员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Ag)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结果表明,91例丁型肝炎病毒(HDV)标志物阳性病人中,以慢活肝占比数最大,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献血员的感染率分别为5.4%和1.26%,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和HDV同时或重叠感染与肝炎慢性化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或献血员进行HDV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树鼩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以树为对象、建立丁型肝炎病毒(HDV)/乙型肝炎病毒(HB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为丁型肝炎发病机理和药物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对人工饲养的20只健康成年树 接种HBVDNA阳性血清后HBsAg的转阳率为75%(15只);分别以同时感染(13只)和重叠感染(9只)两种方式接种HBVDNA和HDVRNA阳性血清后,各有8只和6只树 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丁肝抗原(HDAg)和丁肝抗体(抗HD)相继转阳,部分血清或肝内检出HDVRNA,以HDV/HBV阳性树 血清在树 间进行传代感染,可见第二代4只中3只、第三代5只中4只树 的血清HBsAg、HDAg和抗HDV相继转阳,2只第三代感染树 血清中检出HDVRNA,肝内检出HBsAg和HDAg阳性;连续观察16~19个月,经重叠感染成功的4只树 血清HBsAg持续阳性,2只HDAg和抗HD交替出现,1只抗HD持续阳性,提示可发展成慢性HDV感染;感染HDV的树 血清ATL升高,肝组织有类似肝炎样病理变化,与HDV在黑猩猩体内感染结果类似,提示树 可作为HDV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61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2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结果表明,晚血患者血清抗HCV检出率为7.5%,显著高于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2.O%及对照人群1.8%.306例晚血患者血清抗HCV和/或HCV-RNA阳性38例(12.4%),其中HCV与HBV合并感染63.2%(24/38),HCV单一感染36.8%(14/38),92例合并与未合并HCV感染的HBsAg阳性晚血患者,HBe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揭示,晚血患者HCV感染率高,并多以与HBV合并感染形式存在,HCV感染对HBV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产干扰灵和进口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5例,其中干扰灵300万u/d,连续或间日共3月;干扰能3O0万u/间日,共3月。治疗结束时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4.4%和39.28%(P>0.05)。随访3-24月,HB_sAg转阴率分别为11.1%及7.1%,HB_sAg及HBV-DNA转阴率达51.85%和46.43%(干扰灵组有1例夏发)说明国产干扰灵与进口干扰能疗效相似,两组干扰素清除病毒的疗效均以、4LT≥100u/L比较<100u/L者疗效高(P<O01)。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乙肝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ICR-TgN(HBVadr1.2)SMMU 为动物模型,运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肝脏内乙肝抗原含量。结果:分别予氧化苦参碱100, 200, 300 m g/kg 腹腔注射,1次/d,30 d 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下降,且对两者作用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200 m g/kg 作用10 d,20 d 时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引物法制备地高辛标记含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基因片段的质粒PBR322作为探针,建立DHBVDNA斑点杂交试验,结果:探针可检出1.0pg同源DNA片段,不与人乙肝病毒(HBV)及鸭肝细胞DNA发生杂交,与 ̄35S-DHBVDNA探针的灵敏度相似。该探针检出重庆地区2-3月龄麻鸭血清DHBV自然感染率为25.48%;用DHBV血清经腹腔感染1-2日龄雏鸭,1周后阳性感染率为82.90%,并可持续感染至少2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至HBV DNA降至不可检测水平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仍然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回顾加前瞻性随访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至HBV DNA阴转(<20 IU/mL)后的慢性HBV感染者(n = 388),对比ALT复常者(n= 298)及异常者[n = 90;定义为在每1 ~ 3个月的随访间隔中,连续2次以上ALT > 40 U/L(男)或 > 35 U/L(女)]的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LT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总随访中位数为42.0月。两组在人口学和病史数据(性别、年龄、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既往嗜酒史等),基线特征(HBeAg阳性率、ALT、AST、HBV DNA水平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构成比,治疗后的病毒学突破和优化治疗率、治疗中的肝癌发生率等,均无显著差异。但ALT异常组体质指数[(24.1 ± 3.5) vs. (22.5 ± 3.2)kg/m2, t = 4.165, P < 0.001]、基线肝硬化比例(45.6% vs. 27.2%,P =0.001)和HBeAg转换率[58.1%(25/43) vs. 39.2%(49/125),P = 0.016]高于ALT复常组。Logt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病毒基线时即诊断肝硬化(OR= 2.472,95% CI = 1.424-4.292,P =0.001)、高体质量指数(OR = 1.170,95% CI = 1.077-1.271,P< 0.001)和治疗1年时HBV DNA水平(OR = 1.727,95% CI = 1.017-2.933,P = 0.043)是NA治疗至HBV DNA不可测后ALT仍然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有肝硬化,更高的体质指数和治疗1年时HBV DNA的对数水平是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至HBV DNA < 20 U/mL后,ALT持续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树(Tupaia)体内观察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S-ASODN)对HDV复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树同时接种HBV阳性血清0.1ml、HDV阳性血清0.3ml后,将16只HDV/HBV感染成功的树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8只树按每只每次经尾静脉注射S-ASODN3mg,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中2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6只不作处理。注射后5、10、15、25d取血及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法检测HDVAg及HDVRNA。结果:于注射结束时(15d)给药组有7只树肝内HDVAg及HDVR-NA转为阴性,对照组8只树中仅1只转为阴性。停止使用S-ASODN10d后,给药组2只阴转树肝内又可检出HDVAg和HDVRNA,对照组仍有7只可检出。结论:S-ASODN在树体内能有效抑制HDV复制及表达,但作用并不完全,可能与用药剂量不足,时间不够长及仅用硫代修饰尚不能直接导向靶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DNA前C区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虹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5):505-507,510
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沈阳地区70例血清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C基因前C区1896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乙型肝有C区变异检出率为4%(1/20),慢性迁延肝炎为25%(5/20),慢性活动性肝炎为38%(5/13),肝硬化为33%(4/12);(2)ALT升高组中,HBeAg及抗HBe均阴性患者和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HBV DNA前C  相似文献   

11.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P C R 和 E L I S A 技术对32 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 T P) 患儿的外周血进行了人细小病毒 B19( H P V B19) 、 E B 病毒( E B V) 、巨细胞病毒( C M V) 及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系列检测。结果:病例组 H P V B19 D N A 阳性8 例(25 .0 %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E B V D N A 阳性2 例, C M V D N A 阳性3 例, H Bs Ag 和 H Be Ag 同时阳性2 例,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为46 .9 % (15/32 例) 。提示:近半数儿童 I T P 病例的发生可能与上述病毒感染有关,而 H P V B19 较其他病毒与 I T P 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阿昔洛韦10g,胸腺肽16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月,共治疗33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BeAg阴转16例,阴转率5517%,HBV DNA阴转18例,阴转率5454%。对照组HBeAg阴转率952%(2/25),HBV DVA阴转率909%(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是一种有效、价廉、使用方便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查了22例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者肝组织连续切片上的HDAg和HBcAg,同时对照检查了42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单纯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结果发现HDAg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肝组织中,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少数细胞肿胀。HBV合并HD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细胞核多呈阳性,细胞浆中较少有HBcAg的阳性颗粒。在单纯HBV感染中,可在其胸核及胞浆中同时查到HBcAg的阳性颗粒,HBV合并HD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HBcAg阳性细胞数为6.64±3.60,单纯HBV感染者为8.85±3.7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对HDAg的表达与血清GPT的相关性研究发现,HDAg的阳性细胞数与血清GPT水平有相关性(r=0.432)。表明HDV合并感染后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HDV的细胞毒作用与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54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31例阳性(57.4%)。其中单项抗─HBc(+)10例,检出9例,HBV标志物三抗体阳性5例中,检出1例;HBV标志物全阴性14例中检出9例。提示慢性肝炎即使HBsAg阴性,仍有可能是HBV感染,尤其是抗─HBc(+)者。  相似文献   

15.
应用ELISA法对28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患者的血清标本回顾性地检测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标志。结果,各种肝炎病毒单一感染占79.6%,重叠感染占18.7%(其中二重感染17%,三重感染0.7%,四重感染1.0%);各种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依次为:HAV58.8%>HBV36.6%>HEV11.3%>HCV10.9%>HDV2.1%。提示,在我国HAV和HBV感染可能是急黄肝的最主要病因,单纯甲肝、单纯乙肝及甲乙混合感染可能是急黄肝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在成人膜性肾病中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国柱  章友康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9):540-542,I051,T001
为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成人膜性肾病(MN)发病中的作用。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7例MN,患者肾组织中的HBV抗原进行了检测。年龄小于30岁者26例,30~50岁者32例,大于50岁者9例。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分别是73.1%(19/26),75%(24/32)和33.3%(3/9)。50岁以上MN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显著低于50岁以下年龄组(P<0.05)。MN患者肾组织中以HBsAg检出串最高,67.2%(45/67),HBcAg检出率22.4%(15/67),HBeAg仅1例阳性;HBV抗原总阳性率68.7%(46/67)。以30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为对照,HBsAg检出率10%(3/30),HBcAg、HBeAg均为阴性。HBV抗原总阳性率10%(3/30)。MN组肾组织内HBV抗原检出率显著高于MsPGN组(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HBV抗原及其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膜性肾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HBsAg可能是最主要的致病抗原。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3个鸭种1日龄雏鸭垂直感染鸭乙肝病毒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DHBV感染的鸭,可造成为较好的HBV动物模型和作为嗜肝病毒科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材料。为查明不同鸭种的垂直感染情况,本文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对广州地区3个主要鸭种1日龄雏鸭携带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进行了调查,广州麻鸭1日龄DHBVDNA阳性率为14/50(28%),樱桃谷鸭1日龄为2/10(20%),野水鸭1日龄为8/10(80%)。提示野水鸭垂直感染率最高,对追踪DHBV基因同源性和基因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报道在160例乙肝中检出31例HDV感染者,慢活肝、肝硬化中阳性率分别为27.3%(21/77)、25.0%(6/24),高于慢迁肝中阳性率3.2%(1/31)(P<0.05)。8例抗HDIgM阳性者中HDAg阳性者滴度低,HDAg阴性者滴度高;3例抗HDIgG、IgM同时阳性者病情活动且重,单纯抗HDIgG阳性者病情轻。HBeAg、HBVDNA阳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19.4%(6/31)、10.2%(5/49),抗HBe阳性、HBVDNA阴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30.6%(19/62)、29.3%(22/75),提示HD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慢性化起一定促进作用,抗HDIgM阳性者说明肝内有HDV复制,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19.
对174例各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五项标记,结果表明HBeAg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100.00%;抗-HBe阳性者,HBVDNA的阳性率为22.95%,其中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8.33%和33.33%。同时发现血清ALT异常者HBV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ALT正常者。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法检测48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BHVDNA存在情况,并与斑点杂交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R检测39例阳性,检出率为81.3%(39/48).HBsAg(+)、HBeAg(+)组PCR检测均阳性(8/8),HBsAg(+)、HBeAg(-)组阳性率为88.0%(22/25),抗体阳性组检出率为72.7%(8/11),检测灵敏度为1.0fg;斑点杂交检测15例阳性,阳性率30.2%(15/48),各组斑点杂交阳性率均低于PCR法.提示:(1)大多数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低滴度的病毒颗粒,对重肝发病有一定作用;(2)大部分HBeAg阴性,抗体阳性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仍有传染性,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