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局封治疗11例桡神经浅支卡压征。随访6个月-1年,疗效满意。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背及前臂远段桡侧疼痛;手背桡测感觉减退;患手握力下降;Tinel征阳性。桡神经浅支穿出点神经是固定的,进入浅部后有一定的滑动度,长期反复活动腕关节,使桡神经浅支反复牵拉、磨擦,以致水肿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造成卡压是其发病的解剖因素。  相似文献   

2.
桡神经浅支卡压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用局封治疗11例桡神经浅支卡压征。随访6个月-1年,疗效满意。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背及前臂远段桡侧疼痛;手背桡侧感觉减退;患手握力下降;Tinel征阳性。桡神经浅支穿出点神经是固定的,进入浅部后有一定的滑动度,长期反复活动腕关节,使桡神经浅支反复牵拉、磨擦,以致水肿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造成卡压是其发病的解剖因素。  相似文献   

3.
桡神经感觉支卡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致病因素以反复慢性劳损所致卡压最为常见.由于对该神经卡压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将其误诊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或腕关节背侧韧带损伤。自199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5例桡神经感觉支卡压征病人,其中2例通过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另外3例实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右侧4例,左侧1例;年龄32~55岁,平均44岁;职业:木工2例,炊事员1例,家庭妇女2例。全部病人均诉腕部或手背桡侧麻木、疼痛。查体:前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桡神经浅支卡压的依据并讨论了该征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解剖观测了20具40侧成人上肢标本桡神经浅支穿出处的局部解剖特点及其距桡骨茎突的距离,随访了12例患者,9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3例采用手术神经松解治疗。结果:桡神经浅支穿出部位为腱性组织所包绕。该处筋膜将肱桡肌腱挤在一起,从而易于受压。临床随访6个月至2年,保守及手术治疗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复发。结论:解剖:桡神经浅支在前臂中下段易发生卡压有其解剖学基础。临床上病程短症状轻患者保守治疗往往能有较好疗效,病程长症状重或存在其它病理性压迫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桡神经浅支卡压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神经在行程中,其主干与分支均可因受压而发生卡压综合征。但桡神经浅支在前臂的卡压较少见,多为慢性反复劳损所致。其临床表现又不尽相同,常被误诊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因此对桡神经浅支卡压征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自l994年7月起共收治15例,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其中工人6名,农民4名,战土3名,干部1名,学生1名。发生于右侧10例,左  相似文献   

6.
桡神经浅支在前臂的卡压,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被误诊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网球肘”、“腕关节背侧韧带损伤”等等,为了解桡神经浅支在前臂的解剖特点及其可能的受压因素,加深对桡神经浅支卡压征的认识,作者作相应的解剖研究并随访华山医院自1988年至1996年20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臂桡神经浅支卡压征二例刘社伟例1男,引岁,战士。左手泱侧麻木一周。笼款单、双扛后自感右手侥侧疼痛、麻木。龙虎口叵坑木明显。查体:左手挽侧TS指背侧及腕邓快则感觉现0,左前臂中下1/3ie侧有一处压痛点,叩击TFI。111证t十)。Tinel征明显处...  相似文献   

8.
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例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病例的病史、术中发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卡压部位均在骨间后神经分出旋后肌运动支后至Frohse弓之间。卡压的结构为桡侧返血管(5处)、桡侧腕短伸内侧腱样缘(1处)、Frohse弓近侧神经与周围的粘连(2处)、Frohse腱弓(3处),1例卡压结构不明。3例行神经松解,2例行神经移植,1例行神经吻合。术后神经功能得到全部恢复。结论 前臂反复旋转促进多处卡压的病理结构的形成,根据神经受卡压程度选择神经松解或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神经浅支皮瓣修复手部骨、肌腱外露、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手部骨、肌腱外露、虎口瘢痕挛缩患者采用桡神经浅支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术后桡神经浅支支配区域皮肤麻木,感觉减退,6个月后皮肤麻木区缩小。移位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不臃肿;患者满意度好。结论选择桡神经浅支皮瓣修复手部骨、肌腱外露、虎口瘢痕挛缩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4岁,针织工人,因右腕部桡侧及虎口区皮肤麻痛5个月就诊。查体:右前臂远端桡侧、右腕背桡侧及右虎口区皮肤感觉减退。右前臂桡侧中远1/3处压痛,Tinel’s征阳性。右手握拳、屈腕及前臂旋前时,麻痛加重,握力下降。电生理检查示:右侧桡神经浅支感觉传导速率下降。临床诊断:右桡神经浅支卡压征。治疗:①局部封闭:以2%利多卡因2 mL 确炎舒松1 mL注射于Tinel’s征最明显处,1次/周,连续4次。②镇痛  相似文献   

11.
从1991年3月~2000年3月,我院收治因腱鞘囊肿致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病人1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8~6l岁。从临床症状出现至手术时间最长者3年,最短者4个月。临床表现:肘部及前臂上段外侧疼痛,向远侧放射,病人伸指、伸腕无力,无感觉功能障碍。检查可见:病人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握拳时拳向桡侧偏斜,伸腕力弱,但并无腕下垂征,前臂不能主动旋后。前臂上段外侧可扪及肿物,质较硬,压痛明显,可向远侧放射。病史较长者可见前臂部分伸肌有不同程度萎缩,但肱桡肌仍完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桡神经浅支进行功能解剖学观察,为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成人前臂防腐标本30侧,测量下列数据:桡神经浅段长,桡神经浅支深段长,桡神经浅支不同部位的横径以及桡神经浅支分支处与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之间的垂直距离.用8侧新鲜肢体的前臂神经作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其内各自的...  相似文献   

13.
单纯腋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较为少见,诊断较为困难。国内文献未见报道,近年来,我科收治2例,均经手术治疗好转,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16岁。因右肩持续性隐痛,麻木不适2年,于1987年12月以“右肩  相似文献   

14.
腕关节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目的观察支配腕关节神经的来源、直径、数目及其行径;为去神经支配治疗腕关节疼痛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具20侧福马林固定的上肢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骨间后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尺神经腕背支支配腕关节背侧的腕关节支;骨间前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尺神经深支及其主干支配腕关节掌侧的关节支。结果骨间后神经是支配腕关节背侧神经的主要来源;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尺神经腕背支也发支支配腕关节背侧。骨间前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尺神经深支发支参与支配腕关节的掌侧。结论用去神经支配的方法治疗腕关节顽固性疼痛主要适用于腕背侧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于2009年2月,收治左肘部腱鞘囊肿致桡神经卡压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2个月前发现左肘部包块,疼痛,酸胀感,于当地医院做彩超示左肘部囊肿。自服药物治疗疼痛减轻,但逐渐出现左手背部皮肤麻木,左手拇指背伸无力。查体见左肘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性神经根受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肢疼痛 ,感觉过敏、感觉麻木、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 ,而这些症状与体征亦可发生于各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对某些病例 ,从神经病学和影像学的角度很难进行鉴别诊断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各种神经卡压综合征有良好的定位作用 ,有助于同颈椎病进行鉴别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以来我院对 10例被临床诊断为颈椎病及 8例疑为神经卡压征和其他疾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1.2 方法 采用丹麦 Dantec Keypoint神经肌电图仪 ,对所有病例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 ,对拟诊为颈椎病患者 ,EMG检查…  相似文献   

17.
显微技术早期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臂外伤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其症状容易被外伤引起的疼痛、出血等情况所掩盖,漏诊率较高,如不能早期明确诊断,则影响手术效果及日后功能的恢复。2000-2006年,我们共收治桡神经深支损伤41例,应用显微技术进行早期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48岁。左侧1例,右侧5例。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4例。髓内钉固定1例,钢板固定2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均采用双股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神经缺损。采用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损伤委员会(Nerve Injuries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及肌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1例为远端锁钉直接将桡神经打断,2例为钢板远端压迫桡神经,3例为远端外固定针绞索桡神经。桡神经缺损长度为7~9 cm,移植桡神经浅支长度为14~18 cm。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按BMRC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及肌肉功能标准评定疗效:优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所有患者因切取桡神经浅支而出现虎口区感觉麻木。结论 肱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时应完全暴露桡神经,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4—2016-10诊治的7例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患者均伴有肘部、前臂近端酸胀感及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采用肘前外侧Henry切口切除肘前腱鞘囊肿,并对桡神经主干进行探查松解。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5~2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肘关节及前臂近端酸胀感消失。术后6个月时,7例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至S4+,伸腕肌力均为Ⅴ级。2例术后6个月时1~5指伸指肌力达到Ⅴ级;5例术后10个月恢复伸指功能,伸指肌力达到Ⅴ级。7例末次随访时疗效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均为优。结论临床上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较少见,采用肘前外侧Henry切口切除腱鞘囊肿并对桡神经进行探查松解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22年9月,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1例39岁男性患者,双手内固定取出术后出现右侧肩关节周围急性疼痛伴右前臂桡掌侧感觉麻木及屈肘无力,2周后出现臂屈肌萎缩。检验发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异常,接受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体格检查、肌电图和神经超声提示肌皮神经病变,经手术探查发现肌皮神经缩窄伴扭转,取同侧腓肠神经进行神经移植修复。术后8个月随访,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