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熏洗,对比两组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水肿消退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肛门水肿情况评分(0.42±0.31)较对照组(1.74±0.48)低,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8.15±2.8)较对照组(22.56±2.6)短,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可以有效减轻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19):8-8
目的分析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手法扩肛),各60倒。结果治疗纽与对照组在止痛药次数,尿潴留.肛缘水肿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括约肌切断术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尿潴留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肠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分别患有肛裂,混合痔,肛管狭窄并接受了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疗效满意,肛门疼痛,水肿及便秘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内括约肌切断术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外剥内扎方法和外剥内扎、原位皮桥留置并整形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原位皮桥留置并整形加括约肌切断术组(观察组,65例)和单纯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6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疼痛7例,创缘水肿2例,尿潴留3例,肛门狭窄1例;对照组术后疼痛17例,创缘水肿13例,尿潴留10例,肛门狭窄13例,术后漏液、漏气13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皮桥留置并整形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减轻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及防止术后肛门狭窄、漏液、漏气、肛门外观美观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创面艾灸,同时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的消退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7d观察组创面水肿评分(0.37±0.28)低于对照组(1.68±0.46),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23±2.5)短于对照组(20.49±2.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混合痔术后水肿情况,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外合用消肿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的同时每天便后用高锰酸钾水坐浴,治疗组术后常规换药同时每天口服消肿活血止痛汤治疗,每次便后用消肿活血止痛汤药渣煎水坐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肛门疼痛、肛门缘水肿、肛门功能异常和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外合用消肿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减少术后后遗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缩短疗程,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钞晓荣  高红梅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89-1389
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是常见的并发症,是肛肠科临床医生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多用于肛裂病人的治疗。近年来,我们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常规分段内扎外剥的同时,行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改善术后肛缘水肿、疼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对慢性肛裂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施行肛裂切除术加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术,肛门内括约肌切开长度为0.5—1.0cm。对照组患者施行肛裂切除术,对肛门内括约肌不作任何处理。全部患者术后每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换药,直至伤口愈合。记录患者术后平均VAS疼痛指数(1~10分法),服用止痛药氨酚待因的剂量(以片计),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形态和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均未发生肛门失禁,在伤口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而治疗组患者术后VAS疼痛指数及服用止痛药氨酚待因的剂量(以片计)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是有效的,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切开0.5.1.0cm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彭勃  王新静  白月奎 《河北医学》2013,19(3):417-418
目的:探讨在痔手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环形混合痔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n=33)采取外剥内扎术;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肛门括约肌切断术。对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肛肠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观察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两组相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可以有效改善外剥内扎术的术后不适,改善术后效果,而不会引起肛门功能受损,可以应用于临床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肛裂患者共9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48例患者行常规肛裂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创面感染率、术后肛门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及首次排便时的肛门疼痛程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62.50%、39.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可作为肛裂治疗的首选术式,疗效确切,患者疼痛程度轻,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4例需手术治疗的痔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12例)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并外痔切除缝合术,对照组(112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出血、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及尿潴留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09例,治愈率97.3%;对照组治愈88例,治愈率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43,P=0.0002〈0.01)。观察组术后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水肿、肛门狭窄明显低于对照组(Z=-6.1772,Z=-5.7139,√=13.0123,Z:4.7622,F=6.7574,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并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是一种新兴的微痛微创疗法,加之术中对外痔切除缝合术,其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亚辉  谢钢 《中外医疗》2010,29(30):16-17
目的观察契形切口手术治疗外痔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外痔、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契形切口手术,对照组单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结果治疗组:切口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0.51±2.51)d,肛缘皮赘遗留少,肛门基本恢复平整,肛管弹性正常,伤口愈合疤痕小。对照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15±2.78)d,肛缘皮赘遗留物多12例,占30%,肛管轻度狭窄3例,占7.5%。结论治疗组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光整度、术后肛管狭窄和术后水肿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契形切口切除外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方紫归膏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紫归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正常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口放置复方紫归膏纱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愈合率,痊愈时间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9天创口疼痛VAS指数及第9、14天创口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紫归膏对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有较好的作用,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VAS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清热活血消肿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消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Ⅳ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采用清热活血消肿方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第1、3、5、7天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情况,记录患者有效率和创面实际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创面实际愈合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出血、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疼痛、出血、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消肿方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祛毒方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伤口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自拟祛毒方中药熏洗和温水坐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时疼痛评分,并记录术后第7天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减少创面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祛毒方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止痛和促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姜娟  谢洪霞  张新娟 《中外医疗》2012,31(30):1+3-1,3
目的探讨治疗肛肠病术后减轻疼痛、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16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清洗创面后予以抗菌喷剂直接喷敷,配合氦氖激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结果通过对术后两组创面疼痛、创缘水肿症状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治疗组创面疼痛缓解,创缘水肿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菌喷剂配合氦氖激光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其疗效可靠,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疼痛、创缘水肿、出血、肛门坠胀等常见并发症,痔核扎线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随访3个月、6个月和1年复发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积分、创缘水肿、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痔核扎线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随访3年和5年复发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状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去壳外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每次换药时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用凡士林纱布局部覆盖,无菌纱布2块包扎。治疗组每次换药时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外敷致康胶囊去壳粉剂,每次1粒,凡士林纱布外敷后,无菌纱布2块包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 d,创面出血、疼痛、创面渗出等症状,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临床治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的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术后1-7 d的总体疼痛评价和创面渗出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康胶囊去壳粉剂外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明显减少创面出血,缩短愈合天数,减少创面渗出,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淳  黄卫国  徐红  李念 《西部医学》2010,22(8):1441-1442
目的观察联合镇痛法用于肛肠病术后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选择肛肠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术前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术后以复方祖师麻长效止痛剂局部注射,对照组以复方薄荷脑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伤口疼痛、创面水肿、肛门坠胀、尿潴留、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减轻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镇痛法用于肛肠病术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