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广西边境地区22所县级疾控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监测预警能力、技术实施能力、资源储备能力等。结果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卫生应急运行机制不健全、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不符合工作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人员装备和物资储备明显不足、卫生应急演练开展较少及种类单一等问题。结论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应针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各级应急能力基本情况、现场应急装备和常用应急药物储备情况、应急人员情况、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与报告、现场处置能力和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情况等。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省、市级应急能力较强,县级相对较弱,各级应急物资装备和药品储备仍有待改善。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社会性、长期性、技术性,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县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和加大应急装备及药品储备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指导的内容 1.1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众卫生防护为重点,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三个时期和常态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全程实施对下级疾病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1)事件预警期(发生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告、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对江苏省13所市级疾控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监测预警、现场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卫生应急保障、培训和宣传教育、信息通报和发布等7个方面。结果:各级疾控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基本做好应急技术预案和准备,应急处置体系初步形成,但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经过各级疾控机构的不懈努力;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的应急意识,加强现场处置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对黑龙江省2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应急能力调查,对其中1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应急能力个人问卷调查。对主要领导进行访谈。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懈努力;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2006和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鸿  白杉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00-2601
为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提高其预测、预警能力,为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准确依据。本文对本市2006年发生的1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报告及网络直报的现状,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34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3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有专门人员负责网络直报管理,61.8%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0%以上能通过网络直报,64.7%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进行年度专题分析.72.1%的突发事件由医疗卫生单位报告,电话报告方式为主占92.3%;85.5%的事件在2 h之内进行了初步核实,66.9%的突发事件在6 h内完成了核实.44.3%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实验室检测,93.7%的事件最终被确认为突发事件.结论 重庆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和应急机制,但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全市网络直报水平.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厦门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教育培训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7个方面。结果市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较强,区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相对较弱,风险沟通能力、区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仍有待提高。结论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需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区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力配置需要。方法 选择5个市级机构和6个县级机构按照工作规范进行模拟运作,并记录消耗的时间,运用“标杆管理”思想来测算所需人力。结果 全国市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配置需要模拟测算为2036人;县级机构需要6725人。  相似文献   

10.
郇毅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2):33-33
近年来,各地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为预测、预报、预警和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特对浙江省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并评估其机构和人员应对能力的强弱,找出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18所区(县)疾控机构及相关应急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每项调查结果赋分,最终汇总计算的分值,作为每个疾控中心的最终结果。结果各疾控机构学历、职称分布不均衡;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整体情况较好;各辖区疾控部门协作较少;各疾控部门检验能力、演练频次、业务培训内容有待提高。结论通过对区(县)级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基层疾控机构完善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庆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掌握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结果 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30家,分布在疾控中心(25家)、职业病防治院所(1家)、医疗设备检测机构(1家)和民营单位(3家)。其中,区县级疾控中心24家,13家开展放射诊断设备和工作场所检测,11家只开展工作场所检测,均未开展放射治疗设备检测、核医学设备检测及个人剂量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共175名,均持证上岗,以中青年为主(占90%),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最多(占69%),初级职称工作人员比重较大(占54%),放射防护相关专业工作人员较少(占11%)。放射卫生质控检测设备共244台件,以放射诊断类质控检测设备和工作场所防护检测设备为主(占87%),区县级疾控中心的设备配备率较低(5台件/家)。结论 市级疾控中心和民营单位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强,但区县级疾控中心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界定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明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落实程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 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比例以及开展项目的操作程度。结果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平均落实程度为4 2. 9% ,其中省级为5 6. 0 % ,市级为4 3. 7% ,县级为4 1. 3% ;东部地区为4 9. 3% ,中部地区为4 5 . 4 % ,西部地区为35. 3%。(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项公共职能中,疾病预防与控制落实程度职能落实程度为5 4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6 5 . 8%、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为35 . 0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为31 .3%、实验室检测与评价39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36 .4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为5 6 . 7%。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普遍不高,并随地区和级别的变化而变化;各项公共职能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能落实程度最高,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职能落实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七省16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落实程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明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落实程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比例以及开展项目的操作程度。所谓公共职能的落实程度是指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平均开展比例和平均操作程度的乘积。结果(1)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平均落实程度为42.9%,其中省级为56.0%,市级为43.7%,县级为41.3%;东部地区为49.3%,中部地区为45.4%,西部地区为35.3%。(2)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项公共职能中,疾病预防与控制职能落实程度为5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65.8%、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为35.0%、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为31.3%、实验室检测与评价39.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36.4%、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为56.7%。结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普遍不高,并随地区和级别的变化而变化;各项公共职能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能落实程度最高,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职能落实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应急处置对策,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收集黔南州赴川抗震救灾防病工作队历时2个月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开展灾后卫生防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所辖区域未发现群体性疾病和可疑传染病例。结论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集疾病控制、消毒杀虫、监测检验、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为一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评价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评估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卫生需求,科学制订预防控制措施并加以组织实施,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要求队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熟悉相关专业,同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市16家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体情况、应急队伍、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应急检测方面的状况。结果 16家疾控机构均建立应急处置队伍,部分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配置不足,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结构有待优化。75%的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信息监测和报告工作,但并未形成高效、系统、有序的监测预警机制。各机构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对中毒现场控制指导和实施方面的重点环节工作有待完善。各机构应急预案及方案建设工作开展不足。个体防护装备方面,部分防护装备配备较少,平均配备率为66.0%。现场毒物快速检测设备及实验室检测仪器平均配备率为20.0%、45.8%,应急物资匮乏。应急检测能力水平各异,部分机构尚未掌握基本检测技能。各机构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欠佳。结论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尚存在诸多不足,在人员队伍建设、物资储备、检测能力等方面需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现状,分析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我国监测预警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各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共计调查省、市、县三级应急人员5646人。结果: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省、市、县之间开展的监测内容存在一定差异;预警工作在全国虽已得到一定开展,但是开展比例不高,且在省、市、县间存在差异。结论与建议:健全常规和强化监测体系,提高主动监测能力;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的监测预警制度,固化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加大监测预警投入,确保人财物等应急资源保障水平;突出重点,分类管理,全面提高监测预警认知与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俊华  宋沈超  黄文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72-2673,2676
[目的]分析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特征,探讨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为制定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普查贵州省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及应对情况;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综合评价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93.52%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农村;事件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显示,伤寒、鼠疫、麻疹、食物中毒、痢疾等事件是我省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重点应放在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的预防、监测上,同时应重视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七省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比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明确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 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结果 (1)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平均开展比例为71 .7% ,其中省级为92. 0 % ,市级为73. 7% ,县级为6 8 .5 % ;东部地区为76 . 5 % ,中部地区为71 .5 % ,西部地区为6 8 .1%。(2 )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项公共职能中,疾病预防与控制职能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项目开展比例较高,但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以及实验室检测与评价的项目开展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总体落实程度较差,尤其是中西部以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