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PD-L1、BRAFV600E、CD68蛋白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PD-L1、BRAFV600E、CD68蛋白表达;分析PD-L1、BRAFV600E、CD68蛋白以及TIL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  结果   (1)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CD68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溃疡形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PD-L1、BRAFV600E和TIL与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溃疡形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皮肤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36.67%(22/60),其中,肢端型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68.18%(15/22);黏膜黑色素瘤BRAFV600E突变率约23.33%(14/60);(4)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论   (1)CD68蛋白表达在判定患者预后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2)皮肤部位的黑色素瘤建议行BRAFV600E免疫组化检测;(3)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7例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总生存时间(OS),分析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淋巴结转移对OS影响。  结果  87例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中,20例淋巴结转移,67例未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22.99%。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管受累率、黏膜下层比例、溃疡型比例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管受累、肿瘤大小是混合型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 < 0.05)。随访时间48~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2.8±4.8)个月,失访6例,患者3 a生存率为90.1%,5 a生存率为86.4%。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显示,混合型组淋巴结转移患者OS短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 < 0.05)。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受累、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浸润深度是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直径大、浸润黏膜下层、淋巴管受累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且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sLex(sialyl lewis X)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大肠腺癌、15例远切端大肠黏膜及20例大肠腺瘤进行sLex检测。结果大肠腺瘤、大肠腺癌sLe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9/18),80.0%(44/55)(P=0.005);34例大肠腺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及相应远切端正常黏膜sLe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4%(27/34),41.2%(14/34),5.88%(2/34)(P<0.05);55例大肠腺癌sLex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生存时间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关(P=0.021)。结论 sLex是检测大肠肿瘤发生及大肠癌分化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cl-2、Ki-67、C—erbB-2在大肠癌与腺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黏膜,分别进行了Bcl-2、Ki-67、C—erbB-2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瘤与腺癌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C—erbB-2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大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视腺瘤癌变有重要意义:C—erbB-2的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2例大肠正常黏膜、62例大肠腺瘤和80例大肠腺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结果生存素表达率在大肠正常黏膜为0.0%,腺瘤为38.7%,腺癌为58.8%,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存素在高分化腺癌表达率为42.9%,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73.1%(P〈0.05),在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存素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48.00%)与阴性者5年生存率(80.00%)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生存素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生存素在大肠肿瘤中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大肠肿瘤的形成和发展,生存素过度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红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8):705-707,F0003
目的探讨肠道肿瘤中p16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大肠腺瘤16例、腺癌32例(高分化10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14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用SPSS11.5进行卡方检验。结果p16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9%和8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随着大肠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强度逐渐降低,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增殖指数在腺癌中明显高于腺瘤(P〈0.05),且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在大肠腺瘤、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大肠癌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的恶性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是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艳会  刘揆亮  刘红  王沧海  张颖  吴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52-2054,2058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Id3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散发性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EnVision System)检测经病理证实的18例患者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30例患者的大肠腺瘤组织,35例患者的散发性大肠腺癌组织中Id3的表达情况。结果 Id3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散发性大肠腺癌组织中分别是11.1%,70.0%和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中Id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浸润程度、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Id3在大肠腺瘤、散发性大肠腺癌中均有表达,其可能参与大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及癌变,可促进散发性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同时Id3高表达可作为判断散发性大肠腺癌转移的一个潜在的重要指标,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环氧合酶2(COX2)在人大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大肠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观察在人大肠腺瘤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3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35例组织中CDX2、COX2蛋白的表达特点.结果COX2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从大肠腺瘤到大肠腺癌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00);从高分化的大肠腺癌到低分化的大肠腺癌之间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09);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原发灶之间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P=0.035,rs=0.253).CDX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从大肠腺瘤到大肠腺癌其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0);从高分化的大肠腺癌到低分化的大肠腺癌之间其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38);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原发灶之间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P=0.048,rs=-0.237).CDX2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中呈负相关(P=0.028,rs=-0.220).结论COX2和CDX2可作为判断大肠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CDX2蛋白与COX2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作用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明确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肿瘤分期、P16+等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预后因素。  结果  截至随访时间结束,19例生存,4例死亡。患者的生存预后与性别、病程、烟酒史、EBV+、淋巴结转移区域、P16+、是否明确原发灶均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患者的年龄相关(P = 0.024 < 0.05)。在N分期中,N分期越后,生存率越低。原发灶不明的生存率较低,有临床意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程较短,以Ⅱ、Ⅲ区淋巴结受累多见,EBV检测、P16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寻找原发部位有帮助。针对该类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的诊治方案,从而减少肿瘤复发,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及Snail在胆管癌(C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行手术切除的31例胆管癌病例及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LOXL2及Snail的表达情况,分析2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肿瘤组织中LOXL2及Snai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LOXL2表达与Snail表达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 = 0.430,P = 0.016),Snail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 = 0.025)有关,与LOXL2及Snail高表达患者比较,LOXL2及Snail低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率较高(P < 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nail高表达、存在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更差的胆管癌患者相关(P < 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17)。  结论  LOXL2、Snail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加,LOXL2与Snail 2种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Snail的过表达可能更易出现淋巴结的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行为,并且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LOXL2及Snail过表达的患者其术后生存率相对较低。因此临床联合检测LOXL2及Snail对胆管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SP法检测90例大肠腺癌、45例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SDF-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50例大肠腺癌、30例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SDF-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IHC检测结果:SDF-1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性大肠黏膜(P<0.01)。RT-PCR检测结果:SDF-1mRNA在大肠腺癌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P<0.01)。大肠腺癌组中SDF-1蛋白、mRNA的表达量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SDF-1在大肠腺癌中高表达,且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SDF-1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uPA、PAI-1蛋白在29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51例无淋巴结转移大肠癌、50例有淋巴结转移大肠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 uPA及PAI-1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大肠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负相关关系(P<0.05,rs'=-0.7408及P<0.05,rs'=-0.7807);与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浸润深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在大肠癌中,uPA及PAI-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rs'=0.2043); (3)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uPA的表达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之一,PAI-1蛋白表达程度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论 uPA及PAI-1蛋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21.5%、89.2%。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CD44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结直肠癌TNM分期,Ⅱ、Ⅲ期CD44阳性率高于Ⅰ期(P〈0.01),Ⅲ期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比较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CD44表达检测结果,低分化腺癌CD44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CD44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1.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3年无病累积生存率CD44阳性组为52.4%,CD44阴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4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自噬相关因子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B细胞淋巴瘤2基因作用蛋白(Beclin1)、自噬标志物轻链3(LC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20年1—12月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标本共6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ULK1、Beclin1及LC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部位、神经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自噬相关蛋白ULK1、Beclin1、LC3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与正常组织相比,肠腺癌组织中ULK1(71. 43% vs. 44. 44%)、Beclin1(66. 66% vs. 47. 61%)、LC3(55. 55% vs. 30. 1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 05)。ULK1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Beclin1和LC3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大体类型、神经侵犯均无相关性。此外,ULK1、LC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Beclin1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  结论  结直肠癌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增高,ULK1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部分蛋白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自噬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增高可能是癌组织致病、转移的机制之一。对肿瘤组织自噬途径的干预,可能会解决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和生存素蛋白(Survivin)在结肠正常粘膜、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分析缺氧诱导因子、生存素蛋白与结肠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结肠正常粘膜、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组织中HIF-1α、HIF-2α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1)HIF-1α、HIF-2α和Survivin在结肠正常粘膜组织中不表达,在结肠腺瘤组织中低表达,在结肠腺癌中高表达;结肠不同组织分型中三者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正常粘膜-腺瘤-癌的次序三者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2)HIF-1α、HIF-2α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越强,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1)、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0.05)、Dukes分期越晚(P〈0.05)。(3)结肠腺癌中HIF—1α、HIF-2α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1)HIF—1α、HIF-2α和Survivin过度表达对结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起正性协同作用,三者与结肠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2)检测结肠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发生、进展具有重要意义。Survivin可望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IncRNA)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肺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利用TRI z o l提取总 RNA,再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每种基因的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APTR在淋巴组织中表达升高(P < 0.05),HEIH在淋巴组织中表达下降(P < 0.05),FAM83H-AS1和、PR-lnc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 < 0.05)。  结论  APTR在淋巴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FAM83H-AS1及PR-lncRNA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会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cyclinE、P27、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4例大肠癌和12例正常大肠黏膜eyclinE、P27、Ki-67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cy-clinE、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均P〈0.05)。Duke’s A期cyclin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 B、C、D期(P〈O.05),无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yclin E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关。P27表达下降或缺乏.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Ki-67表达与大肠癌部位,Duke’s分期及患者预后无关。绪论eyelinE过表达及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会加速细胞周期的转化,并参与大肠癌的发生;eycinE过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较早的分子事件。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发展及转移,且提示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中MAC30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40例胃腺癌组织中MAC30蛋白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MAC30表达阳性率为65%(26/4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腺癌中,MAC30蛋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MAC30蛋白高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