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血浆、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水平,探讨三七皂苷(PNS)对PQ中毒大鼠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PQ组、PQ+PNS组。PQ组、PQ+PNS组采用1次性灌胃构建SD大鼠中毒模型,后者同时给予PNS预防性治疗,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肺匀浆中MDA、T-SOD和GSH的含量。结果PQ组和PQ+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MDS高于Control组,T-SOD、GSH低于Control组(P<0.01)。PQ组与PQ+PNS组比较,PQ+PNS组中MDA含量在血浆和肺匀浆中均较PQ组降低(P<0.01);PQ+PNS组血浆中T-SOD高于PQ组(P<0.01);肺匀浆中T-SOD高于PQ组(P<0.05);PQ+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GSH含量高于PQ组(P<0.05)。结论三七皂苷可抑制由PQ诱导的过氧化反应,对PQ中毒具有抗氧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血浆、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CSH)水平,探讨三七皂苷(PNS)对PQ中毒大鼠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PQ组、PQ+ PNS组.PQ组、PQ+ PNS组采用 1次性灌胃构建SD大鼠中毒模型,后者同时给予PNS预防性治疗,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肺匀浆中MDA、T-SOD和GSH的含量.结果 PQ组和PQ+ 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MDS高于Control组,T-SOD、GSH低于Control组(P<0.01).PQ组与PQ+PNS组比较,PQ+ PNS组中MDA含量在血浆和肺匀浆中均较PQ组降低(P<0.01);PQ+ PNS组血浆中T-SOD高于PQ组(P<0.01);肺匀浆中T-SOD高于PQ组(P <0.05);PQ+ 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GSH含量高于PQ组(P<0.05).结论 三七皂苷可抑制由pQ诱导的过氧化反应,对PQ中毒具有抗氧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氟对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L-02细胞接触40、80、160μg/ml氟化钠24h,检测L—02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DNA损伤率,细胞凋亡率和周期构成比的情况。结果 氟可使L—02细胞LPO水平升高,GSH含量下降,并且二者均与氟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氟可使L—02细胞DNA损伤率、凋亡率和S期细胞数明显升高,高剂量氟组DNA损伤率和凋亡率与低剂量氟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氟可致L—02细胞出现氧化应激,引起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并且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褪黑素在抑制HeLa细胞增殖剂量下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 MTT法测定褪黑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褪黑素作用下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谷胱甘肽(GSH)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 结果 褪黑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褪黑素作用72 h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IC50为0.27 mmol/L;褪黑素剂量依赖性增强T-AOC;也增加GSH及T-SOD的含量. 结论 褪黑素在抑制HeLa细胞增殖剂量下可增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金樱子胶囊对四氯化碳(CC1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金樱子胶囊不同剂量(100 mg/kg、200 mg/kg、400 mg/kg,ig)给药组;给药7d后,以腹腔注射0.4% CCl4花生油溶液(0.1 mL/10 g)的方法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金樱子胶囊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损伤,逆转CC14诱导的小鼠肝中SOD、GSH-PX、GSH活力下降,降低MDA含量,并显著降低血清中AST和ALT的含量.结论 金樱子胶囊可显著改善小鼠肝中氧化应激水平,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文丽  海春旭  刘瑞  张晓迪  秦绪军 《医学争鸣》2004,25(20):1893-1896
目的:研究小鼠光气染毒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与枯否氏细胞的变化.方法:4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染毒组小鼠给予11.9 mg/L剂量的光气,时间为5 min, 染毒后2, 4, 8 h,测定各组小鼠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染毒4 h后进行肝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 随着光气染毒后时间的延长,小鼠肝脏的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T-SOD活力在染毒后2 h显著升高,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下,光气染毒的肝组织肝细胞呈现空泡样变性. 电镜下,染毒肝细胞脂滴增多,肝脏出血,枯否氏细胞(KC)出现凋亡征象. 结论: 光气染毒可引起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肝细胞脂肪变性、KC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变化.方法 用MTT法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LDH、T-SOD/GSH/GSSG试剂盒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MTT及LDH、T-SOD、GSH/GSSG可检测到缺氧损伤及复氧损伤,且损伤于复氧1h后趋于稳定.结论 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于复氧1h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模型鼠(SHR)体内微炎症及肾脏氧化应激状态,探讨缬沙坦上调klotho蛋白表达对SHR体内微炎症状态和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12周龄雄性SHR 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高血压组(SHR组)和缬沙坦组(Val组,缬沙坦50 mg/(kg·d)灌胃);12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7只(WKY组),为对照组,共喂养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中可溶性klotho(s-kl)和白细胞介素-6(IL-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ELC2010仪及配套试剂检测铁蛋白(Fe)。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肾内丙二醛(MDA),羟胺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力(T-AOC),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结果 1)SHR组大鼠血中s-kl浓度降低,hs-CRP、FIB、Fe和IL-6浓度增高(P均0.05),经缬沙坦干预后s-kl浓度上升,hs-CRP和IL-6浓度显著下调(P均0.05)。2)SHR组大鼠肾组织MDA和GSH含量升高,T-SOD和T-AOC含量下降(P均0.05)。经缬沙坦干预后MDA和GSH含量降低(P均0.05),T-SOD和T-AOC含量上升(P均0.05),且MDA、T-AOC和GSH含量与对照组仍有差异(P均0.05)。3)相关分析提示:s-kl与hs-CRP、IL-6、MDA及GSH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与T-AOC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缬沙坦上调klotho水平与减轻微炎症和氧化损伤有关,可能是其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氟、硒、镉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硒、镉对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饮水给毒亚急性动物毒理实验,测定其血清、肝、肾及睾丸中LPO、GSH——Px的含量。结果 过量氟、硒、镉可诱导大鼠血清、肝组织中LPO含量显著增加,GSH——Px活性显著降低。氟、镉对肾脏和睾丸具有同样的作用,而硒则不明显。氟、硒、镉任意二者联合实验组较氟硒镉分别实验组LPO含量显著降低,GSH—Pk水平显著增高,氟、硒、镉三联实验组较二联实验组的这种作用更强,其LPO、GSH——Px的含量与对照组接近。结论 提示过量的氟、硒、镉均可促进动物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抑制GSH—Px的活性,使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但当氟硒镉任意二种或三种元素共存时,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从而减轻或消除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变化。方法 用MTT法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LDH、T-SOD/GSH/GSSG试剂盒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MTT及LDH、T-SOD/GSH/GSSG可检测到缺氧损伤及复氧损伤,且损伤于复氧1 h后趋于稳定。结论 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于复氧1 h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制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N)、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和地氟醚预处理组(D),测定肝脏缺血90min再灌注1、3、6、24h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R组SOD和GSH显著降低,MDA明显升高。经过1MAC地氟醚30min预处理后,D组的SOD、GSH、MDA变化不显著,在各时相点上与IR组相差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抑制自由基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期的生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2.
王权  陆志荣  陈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337-1338,1341
目的探讨急性高眼压后活性氧自由基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情况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对高眼压致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6.67kPa(50mmHg)、维持5h的高眼压解除72h内兔视网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的变化情况及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对高眼压解除后24 h时兔视网膜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GSH含量的影响.结果 MDA于高眼压解除后0~24h逐渐增加,24~72h维持较高水平.SOD活性于高眼压解除4 h后增高,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中高眼压解除时及解除24h后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水平.GSH含量在高眼压解除后72h内无明显变化,且均低于正常水平.静脉注射尼莫地平能使MDA含量增高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结论活性氧自由基参与了高眼压致视网膜损伤,静脉注射尼莫地平对提高视网膜抗氧化损伤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角黄素改善H2O2对成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H2O2胁迫下,研究角黄素增强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用H2O2作用M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角黄素低剂量组(1×10-8 mol/L)、角黄素中剂量组(1×10-7 mol/L)和角黄素高剂量组(1×10-6 mol/L).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活性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ygen,LPO)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SOD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均比不同角黄素组有显著降低(P<0.01),而ROS含量、LPO含量均比不同角黄素组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H2O2摄入会导致大鼠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而角黄素可以预防或降低此类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 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C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柚皮苷对体外培养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的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骨形成的作用及抗氧化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MC3T3-E1s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1 mmol·L-1、0.02 mmol·L-1、0.04 mmol·L-1)的柚皮苷作用48 h,接着加入0.5 mmol·L-1H_2O_2作用4 h,采用CCK-8法检测柚皮苷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ALP)、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MC3T3-E1成骨细胞内ALP、SOD活性和MDA、GSH含量及细胞上清LDH活性;用茜素红S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数目;用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内I型胶原(COL-I)、骨钙素(OCN)、转录因子Osterix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 RNA表达。结果:柚皮苷可增加H_2O_2损伤后MC3T3-E1细胞ALP活力(P0.05,P0.01)和矿化结节数目(P0.05,P0.01),促进骨形成相关指标COL-I、Osterix、BMP-2和OCN m RNA表达(P0.01);柚皮苷提高H_2O_2损伤后MC3T3-E1细胞活力(P0.05,P0.01),上调细胞内SOD活性和GSH含量并降低细胞中MDA含量和上清中LDH活性(P0.01)。结论:一定浓度(0.01,0.02,0.04 mmol·L-1)的柚皮苷可以促进H_2O_2处理后MC3T3-E1细胞的骨形成,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素单核苷酸(FMN) 对羟自由基(OH·) 损伤线粒体酶复合物1(complex Ⅰ) 的作用,分析FMN与complex Ⅰ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肝线粒体,OH·体外损伤线粒体,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耗氧速率,比色法检测线粒体complex Ⅰ动力学参数及线粒体内MDA、GSH 含量及SOD活性.结果:OH·损伤后,线粒体3态、4态(state3,state4) 耗氧速率、complex Ⅰ最大反应速度(Vm) 降低(P<0.05) ,但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 、磷氧比(P/O) 及complex Ⅰ米氏常数(Km) 不变,线粒体中GSH含量下降(P<0.05) ,SOD活性降低(P<0.05) ,MDA含量升高.损伤线粒体补充FMN 165 ng/ml 可部分恢复complex Ⅰ呼吸途径state3耗氧速率(P<0.05) ,补充FMN 82.5~165 ng/mg可显著提高OH·损伤的线粒体复合物Ⅰ的Vm(P<0.05) .损伤线粒体补充较低剂量的FMN(FMN<82.5 ng FMN/ml),线粒体中GSH、SOD、MDA含量不发生变化,在补充较高剂量FMN(>165 ng FMN/ml)时 ,SOD活性升高(P<0.05) ,但线粒体MDA含量升高(P<0.05) 、GSH含量下降(P<0.05) .结论:FMN能够提高氧化损伤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促进complex Ⅰ呼吸途径的state3耗氧速率.FMN不能直接清除OH·及自由基,可能通过保护complex Ⅰ中的酶结合/活性位点免受OH·等自由基攻击从而维持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高剂量EGb对照组(C160组)、缺氧/复氧组(H/R组)、低剂量EGb组(EGb40组)、中剂量EGb组(EGb80组)、高剂量EGb组(EGb160组).采用四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的MDA含量、SOD活力、GSH与GSSG含量,并计算GSH/GSSG比值以及GSH/GSSG氧化还原电势(Eh(GSH/GSSG)).结果 与Con组相比,H/R组的MDA含量、Eh(GSH/GSSG)升高(P<0.01),细胞活力、GSH/GSSG值及SOD活力降低(P<0.01).EGb40、EGb80和EGb160组的MDA含量、Eh(GSH/GSSG)较H/R组降低(P<0.01),细胞活力、GSH/GSSG值及SOD活力升高(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EGb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应激能力,EGb预处理可明显衰减H/R心肌细胞所受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刺激因子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环磷酰胺(CTX)对肝细胞的损伤及肝细胞刺激因子(HSS)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原代小鼠肝细胞混悬培养,检测肝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肝细胞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 CTX可使LDH漏出增多,同时肝细胞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HSS可部分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CTX可致肝细胞损伤,HSS降低肝细胞MDA含量可能是其保肝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煤焦沥青接触者血清SOD、MDA及唾液酸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煤焦沥青接触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量(SOD)、丙二醛(MDA)及唾液酸(SA)水平,探讨职业性肺癌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焦炉工55人(接触组),某高校教师、学生及职工40人(非接触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其血清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快速比色法测定T-SOD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SA水平.结果:接触组血清MDA、SA含量高于非接触组(P<0.001),血清T-SOD含量低于非接触组(P<0.001).接触组不同年龄及工龄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焦沥青可导致接触者生物膜的明显损伤.SOD、MDA、SA等指标可用于职业性肺癌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芦丁对全氟辛酸(PFOA)造成的小鼠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PFOA组(PFOA 20 mg/kg·d)、芦丁干预组(PFOA 20 mg/kg·d+芦丁20 mg/kg·d),每组8只.连续灌胃暴露14 d后处死小鼠,4% 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部分脑组织用于病理切片制备.生化检测试剂盒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灌胃14 d后,对照组小鼠大脑组织切片HE染色和尼氏染色结果未见异常,PFOA组与对照组相比,尼氏小体崩解,数量减少(P<0.05),神经元胞体皱缩;而芦丁干预组与PFOA组相比,尼氏小体崩解减少,数量增多(P<0.05),神经元形态较好.PFOA组小鼠大脑组织中T-SOD和GSH-Px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芦丁干预组小鼠大脑组织中T-SOD活性高于PFOA处理组,MDA含量低于PFOA组(P<0.05).PFOA组小鼠大脑组织中T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芦丁干预组大脑组织中TG含量低于PFOA组(P<0.05),TC含量无明显变化.PFOA组大脑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较对照组增加;而芦丁干预组大脑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含量较PFOA组降低.结论 PFOA暴露可造成小鼠大脑组织损伤产生氧化应激,芦丁干预可减轻PFOA暴露引起的大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