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时相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肾脏和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因肾脏和膀胱占位性病变的62例患者~(18)F-FDG PET/CT图像,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比较早期相和延迟相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的变化情况、周围淋巴结显示情况、最终诊断准确率。最终诊断以临床随访和病理结果为依据。结果在恶性肾脏和膀胱病变组,早期相SUVmax为2.1~13.4,平均为3.3±1.2;延迟相SUVmax为2.8~14.2,平均为3.9±1.6。延迟相SUVmax明显高于早期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良性肾脏和膀胱病变组,早期相SUVmax为1.1~6.4,平均为1.6±0.9;延迟相SUVmax为1.0~6.2,平均为1.5±0.8;延迟相SUVmax与早期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早期相共45例诊断正确,17例诊断错误;延迟相共51例诊断正确,11例诊断错误。延迟相的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肾脏、膀胱占位性病变准确性明显高于早期相。结论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鉴别诊断肾脏、膀胱良性与恶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肠道异常的结果。PET/CT检查先为常规扫描,然后对肠道病变异常部位行延迟显像,个别患者在口服2%优维显后行延迟显像。所有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并检测病变大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分析病变的CT征像。结果 176例PET/CT显像中PET均显示肠道高代谢,其延迟显像PET/CT结果经内镜、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诊断肠道肿瘤的灵敏度为92.86%(13/14),特异度为97.53%(158/162),假阳性率为2.47%(4/162),假阴性率为7.14%(1/14),准确率为97.16%(171/176)。有7例肠道恶性病变首先由PET/CT18F-FDG检出,9例同时检出转移。152例肠道生理性摄取所致高代谢患者中,SUVmax值为1.8~4.0,延迟显像后肠道条形浓聚明显变淡或消失。14例恶性肠肿瘤早期SUVmax值为3.0~10.49,延迟显像后均增加(P=0.03),10例良性肠道病变SUVmax值为2.66~6.9,延迟显像后7例(70%)表现为SUVmax值不同程度下降,3例(30%)SUVmax增加(P=0.03)。结论 18F-FDG PET/CT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技术在肠道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确定延迟显像的最佳时间选择。方法:回顾分析80例明确诊断且同时进行18F-FDGPET/CT三时相显像的患者共148个病灶。第1次显像时间为药物注射后64min;第2次(早期延迟显像)时间为110min;第3次(晚期延迟显像)时间为233min。分析每个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并根据公式滞留指数(RI1)=(SUV2-SUV1)/SUV1×100%;RI2=(SUV3-SUV1)/SUV1×100%进行计算。通过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分析两次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结果:80例患者共148个病灶。109个为恶性病灶,39个为良性病灶。恶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4.8±13.1)%和(10.8±20.5)%;良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1.3±28.2)%和(9.3±42.4)%。RI1的曲线下面积为0.627±0.050(P=0.013),RI2的曲线下面积为0.57±0.06(P<0.05)。早期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延迟显像。结论:在应用18F-FDGPET/CT延迟显像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早期延迟显像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法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SPECT/PET)双时相显像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病变性质不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PE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FDG后1 h进行,延迟显像(2组)分别在注药后3.5和4.5 h,结果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对双时相显像结果采用阅片目测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计算2次显像每个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或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摄取率之比(T/NT)及滞留指数(RI).应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和RI的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29个病灶为真阳性,15个病灶为真阴性,3个假阳性和1个假阴性.定性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7%,特异性83.3%,准确率91.7%,阳性预测值(PPV)90.6%,阴性预测值(NPV)93.8%.SPECT/PET早期显像和CT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PPV、NPV分别为93.3%、72.2%、85.4%、84.8%、86.7%与76.9%、57.1%、70%、76.9%、57.1%.所有恶性病变(除l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071,P<0.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无显著性差异(t=0.398,P=0.695).ROC曲线结果表明,RI明显优于早期显像及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和CT相比,双时相显像结合RI分析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96.7%、88.9%、93.8%、93.5%、94.1%.结论 18F-FDGSPECT/PET双时相显像结果分析判断结合半定量和ROC曲线法分析有助于提高良、恶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PET/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SPN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扫描,研究组使用PET/CT扫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漏诊、误诊情况。结果放射性摄取增高不同类型中大部分为结节状,其良性率和恶性率均明显高于环形和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良恶性常规显像1 h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延迟显像2 h SUVmax及△SU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扫描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比较理想的诊断效果,且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获得病灶区不同时相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并以延迟显像SUV值的变化大于10%判断为增高或减低。结果在肺癌组28例中,早期显像24例SUV明显增高(85.7%),延迟显像除1例SUV值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例早期显像结节处为可疑阳性(SUVmax为1.5~2.1)者,延迟显像3例明显增高,1例SUV未见明显增加,延迟显像阳性率为96.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8例,其中17例早期SUV升高(94.4%),1例为阴性,延迟显像18例均增高;其他肿瘤13例,早期均为阳性,延迟显像SUV进一步增高。37例良性病变早期有12例SUV增高(>2.5),延迟显像4例仍为阳性。本文病例早期显像总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67.6%、82.3%、68.4%和83.3%;延迟显像分别为98.3%、86.5%、93.8%、92.1%和97.0%。结论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几乎所有的早期显像为阳性的恶性肿瘤,延迟显像有进一步摄取增高,但部分良性病灶也具有相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18F-脱氧葡萄糖PET对非恶性肿瘤摄取的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ET表现特殊的非肿瘤性异常放射性摄取的原因,提出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2004年8月~2008年8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全身显像表现为局部明显异常放射性摄取,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非恶性肿瘤98例的PET、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本组PET图像均显示有明显异常的局限性放射性摄取,绝大多数浓聚灶标准化摄取值(SUV)最大值超过2.5,其中2例曾误诊为恶性肿瘤.98例中证实为感染与炎症病变46例,生理性摄取28例,良性病变24例.结论 在18F-FDGPET全身显像中,非恶性病变放射性摄取在PET、CT图像以及临床上各有特点,易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陈小可  郑文兰  梁宏  胡平 《新医学》2002,33(2):76-77
目的:探讨^201铊亲肿瘤显像对鉴别肺内良性与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53例疑为肺癌患者进行^201铊亲肿瘤显像,采用二时相显像,分别计算良性组(15例)与恶性组(20例)的早期摄取比值(EUR),延迟摄取比值(LUR)及滞留指数(RI),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组LNR、RI均显著高于良性组,以RI作为判断良性与恶性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87%和89%。对比X线胸片、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以^201铊亲肿瘤显像的诊断价值为优。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201铊亲肿瘤显像在鉴别肺内良性与恶性病变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胆囊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技术检测58例胆囊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彩色血流,根据肿块内的血流丰富程度,分为0~3级,并分析良恶性肿块穿支血流的形态表现.结果 胆囊恶性占位组35例,良性占位组23例.良恶性组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3.48%、91.43%,良恶性组显示2~3级血流与穿支血流信号的比例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为8.70%、77.14%与8.70%、62.86%和0.52±0.09、0.76±0.12,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DFI显示的血流分级和血流形态表现有助于胆囊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是二维超声诊断的重要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育龄期健康妇女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盆腔内18F-FDG高摄取灶中生理性的和良性的原因。方法对87例健康育龄妇女[33~50岁,(43.46±4.88)岁]随机进行18F-FDGPET/CT盆腔显像。结果有18例(20.69%)盆腔内共发现18F-FDG摄取增高灶21个,其中的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11灶(10人,11.49%),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7灶(5人,5.75%),月经期子宫内膜损伤2灶(2人,2.30%),子宫肌瘤并发包膜炎症1灶(1人,1.15%)。11灶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高代谢灶三维的最大径均值分别是(13.36±3.32)mm,(11.64±2.50)mm和(14.27±2.69)mm,SUVmax均值是6.16±1.88。结论育龄妇女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月经期子宫内膜损伤等生理性改变,及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症等良性改变也可以导致18F-FDG摄取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99)Tc~m-MIBI显像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5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9例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14例,于化疗前行~(99)Tc~mMIBI肺显像,静脉注射~(99)Tc~m-MIBI 740 MBq后10~30 min及2~3 h分别行早期及延迟显像,分别获得早期相肿瘤与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R)和延迟相肿瘤/正常肺摄取比值(DR),计算滞留指数(RI).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ER、DR和RI之间的差别.结果 ~(99)Tc~m-MIBI显像结果中,化疗有效组的ER、DR分别为2.33±0.21、2.44±0.19,均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的2.02±0.31、1.8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6.724,P均<0.05).化疗有效组的RI中位值为5.31%,高于化疗无效组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2,P<0.05).结论 ~(99)Tc~m-MIBI显像在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直肠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临价值。方法经直肠常规超声探及前列腺病变患者71例,依据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另前列腺无疾病者3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FI测量其剪切波速度(SWV)。结果前列腺恶性病变组SWV为(3.07±0.31)m/s,良性病变组SWV为(2.65±0.52)m/s,对照组SWV为(2.31±0.61)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SWV2.94 m/s作为前列腺恶性占位的诊断标准,ARFI诊断前列腺良恶性占位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65.5%,阳性预测值为78.2%,阴性预测值为76.0%。结论 ARFI技术可以作为前列腺病变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肺癌摄取99Tcm-MIBI与耐多药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99Tcm-MIBI显像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关系。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30min、180min99Tcm-MIBI断层显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中P-gp、MRP表达水平;将早期摄取比值(EUR)、晚期摄取比值(DUR)及储留指数(RI)与P-gp、MRP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99Tcm-MIBI早期显像阳性率为92.00%,延迟显像为80.00%,EUR为1.46±0.42,DUR为1.45±0.39,RI<0者13例,RI>0者12例。②P-gp、MR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0%(13/25)、16.00%(8/25);③在P-gp表达阴性组、阳性组RI有显著性差异;P-gp表达与RI有相关性(P<0.001);EUR、DUR及RI在MRP表达阴性组、阳性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三者与MRP表达均未见相关性。④以99Tcm-MIBI的RI<0作为肺癌耐药阳性阈值时,RI对P-gp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4.62%、83.33%,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分别为:84.62%、83.33%。⑤P-gp表达在RI<0和RI>0组间分别为(0.327±0.041)、(0.267±0.036)(P<0.01),MRP表达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99Tcm-MIBI显像的RI可以作为检测原发性肺癌P-gp表达的指标,是判断肺癌MDR的最佳参数。而99Tcm-MIBI显像与MRP表达的关系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阻力指数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普勒阻力指数 (RI)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对 2 97例共 3 0 4个肿块直径 <3 0mm的肝脏实质占位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 (PD)频谱分析。其中原发性肝恶性肿瘤 2 18例 ,转移性肝恶性肿瘤 16例 ,肝血管瘤 19例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17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4例 ,炎性假瘤 8例、肝硬化结节 9例 ,肝结核 3例 ,其他良性病变 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的动脉血流检出率高于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动脉血流检出率为 88.2 % ,良性病变者为 5 8.2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经多普勒频谱分析 ,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阻力指数 (RI)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原发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7± 0 .12 ,转移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1± 0 .0 7,良性病变RI平均值在 0 .6以下 ;良、恶性占位的血流阻力不同与病变的病理组织结构有关。结论 如果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有动脉血流 ,且RI≥ 0 .6作为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标准 ,则敏感性为 96.2 % ,特异性为 88.1% ,准确性为 94.2 %。因此 ,RI有助于小肝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 ,有其临床实用价值。一旦肿瘤内部或周边测及动脉血流 ,且RI≥ 0 .6,则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如测及静脉血流 ,或测及动脉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诊断肿瘤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复发的患者,空腹静脉注射18F-FDG 370~555MBq后45~60min,采用PhilipsIRIX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进行显像,经迭代重建,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和计算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L/B)的放射性比值进行诊断分析,并与手术、组织病理或影像学和临床随访作出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4例患者中最后确诊为恶性者34例,良性者10例.恶性组L/B值为5.76±3.38,良性组L/B值为2.01±0.74.两组患者的L/B比值差异显著(P=0.000).采用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值2.0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分界值时,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或其转移复发灶诊断的灵敏度为94.1%(32/34)、特异性为80%(8/10)、准确性为90.1%(40/44).结论 18 F-FDG三探头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鉴别肿瘤良恶性、寻找肿瘤转移复发灶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收集34例SPN患者,令其于注射99mTc-MIBI前吸氧。分别于注射99mTc-MIBI后10min、2h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分析良、恶性SPN早期摄取比值(EUR)和延迟摄取比值(DUR),并对其诊断效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34例SPN患者中,10例为原发性肺癌;24例良性肺部病变。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敏感度为90.00%(9/10),特异度为87.50%(21/24),准确率为88.24%(30/34),阳性预测值为75.00%(9/12),阴性预测值为95.45%(21/22)。恶性SPN的EUR为2.13±0.62(95%CI 1.68~2.57),良性SPN为1.31±0.42(95%CI 1.13~1.48);恶性SPN的DUR为2.40±0.47(95%CI 2.07~2.74),良性SPN为1.37±0.64(95%CI 1.09~1.64)。恶性肺部病灶EUR和DUR均显著高于良性肺部病灶(t=4.53、4.59,P均<0.001)。半定量ROC分析显示,以EUR≥1.50为界值,敏感度90.00%,特异度79.20%;以DUR≥1.47为界值,敏感度100%,特异度79.20%。结论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鉴别良、恶性SPN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接受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80)和恶性病变组(n=155)。比较2组早期和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SUVmax变化率 ;以ROC曲线分析早期及延迟期肺部病灶SUVmax、RI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均<0.001),且2组延迟期SUVmax均大于早期(P均<0.001)。恶性病变组RI大于良性病变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SUVmax、延迟期SUVmax、RI及三者联合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645、0.697、0.722及0.727(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用于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扫描/体层摄影同机融合(SPECT/CT)显像鉴别诊断陈旧性与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162椎) OVCF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陈旧组(椎数=43)与新鲜组(椎数=119)。比较两组伤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征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陈旧组伤椎SUVmax水平(2. 90±0. 82)明显低于新鲜组(3. 44±1. 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750,P=0. 007)。ROC曲线所示,SUVmax鉴别诊断陈旧性与新鲜OVC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643(95%CI=0. 558~0. 728),约登指数0. 321(灵敏度34. 45%,特异度93. 02%),临界值3. 88,采用临界值鉴别诊断准确度为50. 00%(81/162)。结论陈旧性与新鲜OVCF在SPECT/CT显像下浓聚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可借此加以鉴别,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充足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脏肿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4例肾脏转移瘤。用勾画感兴趣区(ROI)法测量病灶的SUVmax,同时测量病变的大小及CT值。结果:14例患者中,共计18个病灶,其中左肾单发5例,右肾单发6例,双肾单发2例,右肾2处转移灶、左肾1处转移灶1例。结节状弥漫性高摄取病灶11个,环形高摄取病灶6个,弧形高摄取病灶1个,SUVmax(4.3~21.5),平均值11.6±5.5。等密度灶8个,低密度灶7个,高密度灶3个,CT值范围15.0~35.0 HU,平均CT值(27.9±5.2)HU,病灶最大径范围1.1~7.2 cm,最大径平均值(3.3±1.6)cm。结论 :肾脏转移瘤在18F-FDG PET/CT显像有一定特点,18FFDG PET/CT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60 min,延迟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120 min开始扫描)。男25例,女6例。年龄(57.90±13.38)岁。肺部良性病灶12例(炎症4例、肺结核8例),肺腺癌和鳞癌15例,肺转移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的数据选择SharpIR+VUE HD+TOF(Time of flight,TOF)重建PET图像。采用GE PET VCAR工具获得病灶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av)、体积和LG的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炎症、肺结核、炎症+肺结核、原发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SUVmax、SUVav均具有不同程度增加,SUVmax增加的程度大于SUVav;炎症SUVmax和SUVav增加程度最高为17.97%,而原发性肺癌增加程度最低为2.62%。但是病灶的体积和LG却是既有增高也有降低。肺结核组患者的体积降低最明显,为-35.4%,原发性肺癌LG降低最明显,为-19.00%。结论:采用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和SUVav变化率并不能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病灶体积和LG变化率有潜力提高对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以实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