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咳嗽伴痰中带血10天就诊。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左下肺呼吸音稍低,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提示十二项肿瘤指标均正常。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纵隔窗无减影,略呈浅分叶状,大小约3 cm×4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匀强化。诊断: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astleman病(CD)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增加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CD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临床资料。将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大于肝脏SUVmax定为阳性,同时测量并记录病变的短径大小。结果 13例患者中,10例为多中心型CD,病变累及淋巴结,分布在双侧颈部、纵隔、双肺门、腋窝、腹膜后、盆腔、腹股沟部位; 3例为局灶性CD,分别位于胰头前方、胰头上方和右颈部。2例合并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其中1例合并肾功能异常。2例经过化疗,1例治疗后病变活性平均减低率为57. 7%,病变大小平均减低率为46. 7%,另1例经过化疗后,病变体积明显缩小,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均消失。结论当单发或多发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伴18F-FDG代谢轻度-中度摄取增高,合并或无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时,应首先考虑到CD的可能。此外,~18F-FDG PET/CT显像亦是多中心型MCD治疗后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正确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PET作为目前最具活力的分子显像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诊断.本文综述了以PET/PET-CT为代表的分子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18F-FDG PET/CT特征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诊断的继发性HPS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计算PET参数(脾脏、骨髓SUVmax值以及脾脏/纵隔、骨髓/纵隔、脾脏/肝脏、骨髓/肝脏的SUVmax比值)与各实验室参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按照继发于肿瘤与非继发于肿瘤(感染、风湿免疫类疾病),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计算PET/CT对于肿瘤相关性HP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计算各组内PET参数与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同时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PET参数与实验室参数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C-反应蛋白与脾脏SUVmax呈正相关(r=0.332、0.351,P<0.05),红细胞值与骨髓SUVmax呈负相关(r=-0.349,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还与脾脏/纵隔的SUVmax比值呈正相关(r=0.448,P<0.05),另外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值与骨髓/肝脏的SUVmax比值呈负相关(r=-0.556、-0.438,P<0.05)。PET/CT对于肿瘤相关性HPS的诊断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61.54%,符合率为78.79%。继发于恶性肿瘤的HPS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与脾脏SUVmax及脾脏/肝脏SUVmax比值呈正相关(r=0.511、0.462,P<0.05),C-反应蛋白分别与脾脏SUVmax及脾脏/纵隔SUVmax比值呈正相关(r=0.548、0.618,P<0.05),两组患者的红细胞与骨髓/肝脏SUVmax比值均呈负相关(r=-0.514、-0.670,P<0.050),两组患者的淋巴结SUVmax、骨髓/纵隔的SUVmax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3、2.306,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于继发性HPS的诊断及原发病因的鉴别、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ET-CT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提示为乳腺癌的56例患者行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乳腺癌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及全身脏器;完成常规扫描后,再应用特殊的乳腺扫描方式对乳腺部位重复扫描,然后进行PET图像投射采集及CT薄层扫描,分析两次PET-CT检查图像结果,并与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乳腺癌患者中PET-CT诊断为Ⅰ期4例,Ⅱ期31例,Ⅲ期6例,Ⅳ期15例;Ⅰ~Ⅱ期35例中,PET-CT提示腋下淋巴结转移34例,同侧乳内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Ⅲ~Ⅳ期21例中,肺转移8例,肝转移8例,骨转移11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6例),脑转移1例。手术后/或者穿刺病理提示:原位癌2例,微小浸润型导管癌21例,浸润型导管癌33例;腋下淋巴结转移31例(31/34),诊断准确率91.2%。结论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特别是在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灶诊断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世存  邓克学  潘博  谢强  张依凡 《安徽医药》2016,20(8):1517-152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ET-CT全身检查并最终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52例病例资料。参照最新TNM分期,判定PET-CT对临床分期的影响,再与病理分期相比较。两种分期进行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各分期诊断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M分期经病理、临床治疗及影像随访证实。结果 52例肺癌患者中,PET-CT改变临床分期20 例(20/52,8.4%),其中升高10 例(10/52,9.2%),降低10 例(10/52,19.2%)。行手术治疗的40 例患者中,PET-CT 分期(cTNM) 与病理分期(pTNM)比较,Ⅰ、Ⅱ、Ⅲ及Ⅳ期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4%(17/18)、25.0%(1/4)、44.4%(4/9)及77.8%(7/9),其中Ⅰ期与Ⅱ、Ⅲ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NM 与pTNM 一致性尚可(Kappa=0.589),总符合率为72.5%。结论 PET-CT对早期肺癌及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型结外NK/T淋巴瘤18 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47例病理学证实的鼻型结外NK/T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Ann-Arbor分期系统为参考,早期(Ⅰ~Ⅱ期)32例,进展期(Ⅲ~Ⅳ)期15例,测量两组患者鼻腔病灶最大平均标准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代谢参数,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组间关系。结果早期与进展期病灶SUVmax(χ^2=0.027)、SUVmean(χ^2=0.140)、SUVpeak(χ^2=2.108)、MTV(χ^2=1.099)上无统计学差异。而TLG(χ^2=5.240,P=0.022)是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回归分析,与分期呈正相关性,回归系数1.482。结论鼻型结外NK/T淋巴瘤呈18 F-FDG高摄取,代谢参数TLG对淋巴瘤分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 16 PET/CT.56例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禁食4~6h,静脉注射18F-FDG 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采集方式为3D模式.由放射学与核医学各一位医生对其图像进行判定,与同期CT、SCC比较,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病理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或(和)转移,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27/29)、88.9%(24/27)、90.0%(27/30)、92.3%(24/26)和91.1%(51/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127)、65.5%(19/29)和75.5%(42/56);SCC诊断效能分别为80.6%(25/31)、92.0%(23125)、92.6%(25/27)、79.3%(23/29)和85.7%(48/56).结论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检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术后患者SCC升高的情况下,18F-FDG PET/CT有助于探测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发热待查(FUO)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FUO病因的32例(男17例,女15例)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PET/CT结果判断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根据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结果 3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后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共28例,其中感染14例,肿瘤性疾病(淋巴瘤)6例,非感染性疾病8例,PET/CT显像阴性的4例患者病因未明。6例肿瘤性疾病和14例感染性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分别为(7.52±1.58)和(3.04±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P0.05)。结论在诊断发热待查的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常规检查未能确诊的FUO病例,可尽早行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 (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经B超和 (或 )CT确诊为子宫肌瘤的 2 4例患者作介入治疗 ,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 (PVA)颗粒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充填子宫病灶进行栓塞。结果  2 4例行 2 5例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随访 1~ 1 2个月 ,8例失访。术后 1个月所有病例月经量明显减少 ,与介入前进行比较减少均 >50 % ;1 0 0 %病例继发性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2例病例局部症状消失或减轻。B超随访术后 3~ 6个月 ,瘤体体积缩小约在 30 %~ 80 % 2 0例 ,2例缩小 >80 % ,2例缩小 <30 %。 1例随访 9个月后复发 ,再次行栓塞治疗 ,近期效果较好。其余病例随访 1~ 1 2个月未见明显复发征象。全部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下腹痛 ,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 ,无明显发热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UAE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简便、创伤小、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