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比较使用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筛选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220例。分为2组:头孢哌酮组115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105例。分别给予头孢哌酮1.0g,头孢哌酮/舒巴坦2.0g(头孢哌酮:舒巴坦=1:1),均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中,2次/d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60min,回顾性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转归、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相同,均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转归和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同,头孢哌酮组致死或严重(有后遗症)不良反应的。构成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组高,分别为0.9%、0和2.6%、0头孢哌酮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为(1.9±2.1)d,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的出现时间较晚,为(2.9±4.1)d.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出现4例视觉异常、1例血糖升高和1例声音嘶哑患者。结论: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主要不良反应相似;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安全性更好,但应注意其引起的某些特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8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上报的头孢哌酮/舒巴坦ADR8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属系统(81.61%),其次为全身性损害(10.34%),程度主要为轻至中度的一般ADR(95.24%)。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的ADR,结合ADR发生特点做好ADR的预防与处理,加强儿童和老年人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呈多样化趋势,可累及全身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临床应用应加强监护,并做好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哌酮/三唑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其他系统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设计,头孢哌酮/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每次给药2.0g,静脉滴注30~60min,q12h或q8h,疗程7~14d。结果 本项试验共入选病例220例,因各种原因淘汰13例,进入疗效分析的病例数为207例,其中头孢哌酮/三唑巴坦组103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104例,治疗结束头孢哌酮/三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1%与94.2%,治疗各种细菌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与94.3%,各种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91.0%与89.7%,两组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1.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与6.4%,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哌酮/三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敏感率结果相近,明显优于头孢哌酮,有显著差异。结论 头孢哌酮/三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以及其他系统感染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2:1与1:1两种配比在消化道肿瘤手术预防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需接受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头孢哌酮-舒巴坦2:1,3.0g bid,7天;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1:1,4.0g bid,7天。均术前30分钟开始用药,此后规则用药。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5%(34/40),对照组有效率77.5%(31/40),P〉0.05。试验组不是反应发生率由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2:1制剂与1:1配比产品对消化道肿瘤手术预防感染有相似疗效。但结合疗效、安全性与药理特点等综合考虑,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2:1制剂是更为适宜的预防消化道肿瘤手术感染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冠心病老年患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7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每组37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78.38%)(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轻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2003年1月~2009年6月公开发表的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出现的46例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46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出现比例较高;有42例患者在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9例患者发生休克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避免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6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不良反应可累计多个系统,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结论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以变态反应多见,应用安全性高,但仍应重视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1:1和2:1两种配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分别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1:1为A组)4g,Bid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1为B组)3g,Bid,共7~14d。结果A组有效率为89.29%;其中治愈率为53.58%;B组有效率为89.29%;其中治愈率为57.1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1:1与2:1两种配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相似,临床应用2:1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痰热清联合治疗儿童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妹 《中国医药》2006,1(9):563-564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方法 42例儿童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痰热清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率仅为1.00%,且较轻微,无因此而中断治疗者。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痰热清联合治疗儿童肺炎,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100例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60例,占6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结论应合理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严格掌握禁忌证,以预防和制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ADR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中双硫仑样反应45例,占60.00%;过敏性休克11例,占14.67%),其次为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ADR,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事件以0~10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事件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症状较重。结论应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30-13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用药监护,对其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0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9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胃肠系统、肝胆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30min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较重。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与其化学结构、患者个体体质、饮食、联合用药等有关。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70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洋 《中国药业》2010,19(13):55-56
目的了解近年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9年至2009年间国内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70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多(40.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27.14%)。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头孢替安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功能不全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成本和疗效,为该类特殊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安徽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在综合考虑抗感染治疗效果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运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用药频次前2名的头孢类药物(头孢替安vs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纳入头孢替安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有效病例各85例。2组抗菌治疗的临床痊愈率(92.94%vs 95.29%,P=0.746)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期间均未发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故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2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替安组的平均直接医疗成本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437.46 vs$682.28,P<0.001)。结论 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比,头孢替安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在中国治疗临床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1978年至2019年7月4日公开发表的关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中国治疗临床感染方面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Stata 15.0和SAS 9.4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细菌清除率(株)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最终纳入110篇文献,其中有82篇、87篇分别纳入有效率和痊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临床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0.3%[95%置信区间(CI):77.4%~83.0%],痊愈率为50.1%(95%CI:45.1%~55.1%)。共38项研究报告了细菌清除率,结果显示细菌清除率为81.1%(95%CI:76.9%~84.9%)。62篇文献报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例数,合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4%(95%CI:6.1%~8.9%),包括血液系统不良事件、胃肠道不良事件、肝肾功能损害及皮肤不良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及开放临床试验。结果: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128 例,其中试验药66 例,对照药62例,两组痊愈率分别为72.73%和62.90% ,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 和88.71%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对各种致病菌感染的痊愈率分别为72.31% 和63.93% ,有效率分别为95.38% 和88.52% ;两组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8.48% (65/66)和98.39% (61/62),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95.38% 与93.44%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 ,头孢噻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以上结果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 0.05)。开放治疗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54例,临床痊愈率64.81% ,有效率90.74% 。开放组对各种细菌感染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67.31% 与92.31% ,细菌清除率为92.4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 。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对于临床常见中至重度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