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脑炎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2003年收住的31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脑炎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经过,误诊原因。结果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脑炎精神症状多样而复杂,首发症状以感知觉障碍、妄想,兴奋躁动或不语不动多见;而神经系统症状扣体征隐蔽或不表现,早期容易误诊。结论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脑炎临床上最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及时的头颅CT、脑电图及反复多次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和眩晕是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症状,有证据表明,与偏头痛相关的复发性前庭系统症状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症。偏头痛是以发作性严重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病症,一些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先兆症状。偏头痛患者常伴有前庭系统症状,其表现程度不等,既可以是明显的眩晕,也可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不能耐受头部活动等特异性较低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报道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83例和阴性症状患者51例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对比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和Andreasen的阴、阳性症状标准。结果提示:阴性症状的遗传效应较阳性为高,有显著性差异,其遗传方式均为多基因遗传,但阴性症状遗传率较阳性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阴性症状有更多的遗传负因。  相似文献   

4.
首次发病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图确定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通过对46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三月后以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发现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3.0%;抑郁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与阴性症性无明显相关,作者认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组成部分,随着精神分裂症其它症状的缓解而改善,提示对伴有抑郁症状的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一定需合并抗郁  相似文献   

5.
小脑出血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CT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总结分析34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CT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并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症状有小脑本身症状及邻近组织受压症状两类,预后与出血量密切相关。结论出血<5ml者基本上只出现小脑本身症状,预后良好,出血量5~15ml者,小脑受损较重,邻近组织受压明显,出血>15ml者,脑出血的一般症状及意识障碍重,小脑症状常被掩盖,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瞻性、半定式检查、盲法研究,对一级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发现一级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灵敏度为71.95%,特异度为83.50%,假阴性率为28.05%,假阳性率为16.50%,Kappa值为0.50,说明一级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虽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各种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反应的不同。为了解此两者临床相,病程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此研究。入组的患者均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一直接受家庭病床的治疗,每个月上门服务,每半年全面评估一次,共完成三年随访。入组者共89例,其中18例伴精神病性症状者为研究组,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71例为对照。结果发现,在三年随访中研究组每年缓解期短些,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些,更快出现复发,且在三年随访中发作频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为一种更严重的、症状持续、频繁发作的抑郁性疾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在校医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情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于2021年10月19—28日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全部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医学生的年级、体育锻炼、个性特征、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压力,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医学生的焦虑症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焦虑症状的风险因素与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因素数量对医学生焦虑症状的预测作用,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因素数量对医学生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 990份,回收有效问卷9 625份,有效回收率为87.6%。结果 9 625名医学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9.4%(2 826/9 625),其中轻度焦虑症状占83.7%(2 364/2 826),中度焦虑症状占13.4%(377/2 826),重度焦虑症状占3.0%(85/2 826)。不同焦虑症状医学生的年级、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家庭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学习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的发生率与特征,方法:对43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强迫症状发生率为5.32%,其中药物所致强迫症状为1.34%。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为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组成部分。强迫症状繁杂、变化多,有的荒谬怪异,疗效不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5-羟色胺及多巴胺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0例住院多灶梗塞性痴呆(MID)的早期症状进行临床分析。31例表现为脑器质性精神症状,其中遗传症状群(23例)、性格改变(7例)、谵妄(1例)。19例表现为功能性精神症状,其中抑郁状态(10例)、幻觉妄想状态(8例)、躁狂状态(1例)。早期症状表现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19例患者,经过0.17 ̄6年(平均2.08年)确诊为MID,在1年内确诊为MID者9例(47%),7例(37%)需2.5年以  相似文献   

11.
报告22例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发现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年龄为12-14岁,未见有10岁以下发病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外向性格发病多。59%的患儿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其临床症状以情感障碍为主导症状,典型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表现“三高三低”症状,但躁狂发作时有15.8%具有“分裂性”症状,抑郁发作时有28.6%具有“分裂性”症状,因此不能认为“分裂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专有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对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疗前和疗后8周进行了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对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0.38%;抑郁症状与阳性症状(SAPS总分)、住院次数和自杀未遂发生率有显著相关,而与阴性症状(SANS总分)和疗效无明显相关。作者认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组成部分,一般不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医院住院抑郁症病人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抑郁症病人的严重程度,了解其症状分布及其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症状学分布在罪恶感、自杀、兴趣减退、自知力等方面与专科医院的症状有显著性差异,综合组明显低于专科组。在抑郁情绪、阻滞、躯体化症状、胃肠道症状等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综合组明显高于专科组。而在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疑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还揭示,存在晨重夜轻的症状越明显,则疗效越好。而以认知障碍、躯体化、迟缓等为主要症状者,则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前躯症状诊断价值,对80例首次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复发后改诊为精神分裂症病人(SC组)与60例维持诊断分裂样精神病的病人(SCF组)的前躯症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前躯症状的发生率,尤其是不恰当行为、性格改变、讲话离题、躲避亲人或与人疏远、敏感、多疑、怪异想法、无端恐惧、强迫症状等发生率SC组显高于SCF组。提示精神分裂症一分裂样精神病的前躯症状确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糖尿病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类型。方法通过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40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0例中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9例,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3例,以脊髓病变为首发4例,以脑部病变为首发14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隐匿或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均应及时捡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抑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2-4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50例住院患者的症状,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对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作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因子中N7与G6正相关,N1、N3、N4、N6与抑郁总分负相关,N5、N7、减分与G6减分正相关。结论:阴性症状部分因子与抑郁相关,但并非继发于抑郁。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常伴有疼痛症状,共同的感觉通路、神经环路可能是导致抑郁和疼痛症状同时存在的原因,为神经调控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目前,电休克治疗、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光照治疗、经颅超声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抑郁和疼痛症状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正在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治疗抑郁症伴疼痛症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为临床实践及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是咳嗽、胸痛、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而以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较少见,临床上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3例以LEMS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并复...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患者遗传效应及其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83例和阴性症状患者51例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对比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和Andreasen的阴,阳性症状标准。结果提示:阴性症状的遗传效应罗阳性为高,有显著性差异,其遗传方式均为多基因遗传,但阴性症状较阳性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阴性症状有更多的遗传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奎的平对伴有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具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分两组:其中奎的平组22例,舒必利组24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疗效总评(CGI-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奎的平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有效率为72.7%,对抑郁症状的有效率为77.1%,与舒必利相比在抗精神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抗抑郁方面,奎的平优于舒必利。奎的平的副作用少.于舒必利。结论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