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临床分离株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在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定是否含有质粒。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了 4 6株同时耐异烟肼 (INH)、利福平 (RFP)、链霉素 (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和 6 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突变。同时对 7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按碱性溶菌法抽提分离并鉴定是否含有质粒。结果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 ,6 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rpsL基因SSCP图谱正常 ,其特异性为 10 0 %。KatG基因有 2株图谱异常 ,特异性为 96 8%。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91 3%、6 0 9%、71 7%。结核分支杆菌 30株药物敏感株和 37株同时INH、RFP、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均未提取分离与鉴定含有质粒。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耐RFP、INH、SM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所致。未发现结核分支杆菌含有质粒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在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定是否含有质粒。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了46株同时耐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和4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突变。同时对67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按碱性溶菌法抽提分离并鉴定是否含有质粒。结果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4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rpsL基因SSCP图谱正常,其特异性为100%;KatG基因有2株图谱异常,特异性为95.8%。tPOB、KatG、rpsL基因突变率分别为91.3%,60.9%,71.7%。结核分支杆菌30株药物敏感株和37株同时INH、RFP、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均未提取分离与鉴定含有质粒。结论结核分支杆菌耐RFP、INH、SM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所致。未发现结核分支杆菌含有质粒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耐药性质粒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3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质粒DNA小量制备的碱裂解法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提取,通过转化试验对质粒的耐药性进行鉴定。结果3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其中从两株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两种质粒,经转化后鉴定为耐药性质粒,大小分别为2.3kb和8.2kb。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部分决定于耐药性质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分支杆菌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同时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敏感株和耐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株的KayG基因、rpoB基因突变。结果:7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未发现KatG、rpoB基因缺失。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36株药物敏感株的KarG、rpoB基因SSCP图谱均正常。42株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多耐药株中,KatG和rpoB基因突变率分别为66.7%(28/42),90.5%(38/42)。结论: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KatG基因和rpoB基因突变所致。应用PCR-SSCP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探索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株与katG基因、rpoB基因突变。结果:46例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未发现katG基因序列的缺失,17株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耐药株中katG基因的突变率为57%;87株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临床分离株的PCR-SSCP结果显示,所有39株利福平敏感菌无突变检出,48株利福平耐药菌中,36株高度利福平耐药菌和7株低度利福平耐药菌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另5株低度利福平耐药菌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利福平耐药株中rpoB基因的突变检出率为89.6%。结论:证实katG和rpoB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使应用传统耐药测定方法需时1-2个月缩短到2天内即可完成,使非生长依赖性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结核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性的方法,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SSCP银染色法和EB染色法对5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和17例临床标本的rpoB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CR-SSCP分析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敏感性为1~10PgDNA;通过SSCP图谱分析可特异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32株RFP耐药株中30株(93.8%)发生rpoB基因突变,呈现四种类型的异常SSCP图谱;26株RFP敏感株中1株(3,8%)有rpoB突变。2例涂片阳性培养阳性结核性疾标本有rpoB基因突变,与常规药敏试验相符;5例涂片阳性培养阴性和10例涂阴培阴的结核性标本均未发现rpoB基因突变。结论:大部分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性产生是由于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采用PCR-SSCP方法可快速测定结核病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FP耐药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状况,探讨质粒与其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微量碱裂解法快速提取质粒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质粒指纹图谱.对单质粒菌株采用质粒消除试验研究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显示出多重耐药性.71株临床分离株中有43株检测到质粒,根据质粒图谱可分为8个型别.质粒消除试验显示32.0 kb的质粒消除后耐药性无明显变化,22.0 kb的质粒消除后,该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丢失.结论亚胺培南、舒普深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质粒指纹技术仍可作为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结果表明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散发的流行态势.22.0 kg的质粒与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尿素酶试验的方法对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液体结核分支杆菌的培养基加尿素和酚红指示剂,高压消毒灭菌,将分离纯培养鉴定的500株结核分支杆菌接种其中,再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进行培养。同时用传统的绝对浓度法对500株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耐药性测定,观测并比较结果。结果500株尿素酶法与传统的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O.10)。结论利用尿素酶试验对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新生儿病房不动杆菌败血症爆发流行,了解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质粒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自病儿血培养104株不动杆菌,进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和质粒检测。结果 104株均检出质粒,56株流行型含有4个相同的质粒(30.1、3.1、2.5、2Kb),非流行型的质粒数目不等(1~6个)。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密切相关,对庆大、卡那、妥布、红霉素、萘啶酸、头孢盂多、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流行型显著高于非流行型,在多重耐药菌株构成比中流行型也显著高于非流行型。结论 新生儿病房流行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耐药率流行型菌株高于非流行型;新生儿不动杆菌感染选择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为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质粒分析结合药敏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细菌质粒或称质体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具有自身复制能力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1979年Crawford等首次从非结核分支杆菌中分离到质粒。近年来,对该菌质粒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多的研究,现对非结核分支杆菌质粒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郑州市 1992~ 1996年结核分枝杆菌原发耐药性。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 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测定。结果 :总原发耐药率、耐RFP率分别由 1992年的 41 5 % ,19 5 %降至 1996年的 2 9 6%、11 1%。结论 :1992~ 1996年郑州市结核分枝杆菌原发耐药率和耐RFP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起始耐药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方案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使用绝对浓度法对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的1184例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 1184例培阳肺结核患者中,全敏感834例(70.44%),耐药350例(29.56%)。其中起始耐药157例(44.86%),复治耐药193例(55.14%)。在起始耐药病例中,单耐药结核病(MonoDR-TB)53例(33.8%),其中耐链霉素的病例最多(38例,24.2%);多耐药结核病(PDR-TB)72例(45.9%);耐多药结核病(MDR-TB)20例(12.7%);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12例(7.6%);无全耐药结核病(TDR-TB)患者。结论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起始耐药现状十分严重。实现抗结核防治方案的统一管理、全程督导化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drug resistant gene rpoB and drug resistance against rifampicin(RFP) of M. tuberculosis L-forms, 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2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 of M. tuberculosis L-forms were collected. rpoB gene polymorphism was analy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and convention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ST results showed that 38 of 52 clinical isolated strains were drug resistance (73.08%),while PCR-SSCP indicated 65.38% (32/52) rpoB gene polymorphism. There was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χ2= 2.4914) between the 2 methods. Conclusion:Combined the application of PCR-SSCP with AST in detecting rpoB drug resistant gene polymorphism of M. tuberculosis L-form from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may have advantages at earlier diagnosis and guidance of clinical med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studythemolecularmechanismsofdrugresistanceinMycobacterium(M)tuberculosis,toevaluatethevalueoftheβsubunitofRNApo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在结核病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医院所分离的168株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别对本研究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来源情况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由此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168株结核分枝杆菌来源于痰液132株,占78.57%(132/168);胸腹水21株,占12.50%(21/168);血液9株,占5.36%(9/168);尿液6株,占3.57%(6/168)。16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均敏感的101株,占率60.12%(101/168),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的67株,占率39.88%(67/168)。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32.74%(55/168)、利福平30.36%(51/168)单药耐药的比率,以及对异烟肼+利福平24.40%(41/168)耐多药的比率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均处于20%以上。结论 加强对结核分枝杆菌来源及耐药情况的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于结核病的预防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结核分支杆菌分泌蛋白Ag85B编码基因的DNA疫苗。方法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Ag85B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l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进行重组子筛选、鉴定。结果 以结核分支杆菌PCR扩增为阳性,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可见目的条带,所测定序列与报道的Ag85B序列一致。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结核分支杆菌Ag85B基因真核表达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三亚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2013年11月-2015年12月确诊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经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等6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27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培养阳性252例,经菌型鉴定249株(初治216例,复治33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药51株,总耐药率为20.48%,初治及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18.06%、36.36%;耐多药14株,耐多药率为5.62%,初治及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4.63%、12.12%.单耐药29例,单耐药率为11.65%,多耐药8例,多耐药率为3.21%;任何耐药顺位是S(11.24%)、H(10.04%)、R(7.63%)、Ofx(5.22%)、E(0%)、Km(0%);初、复治患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亚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以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了解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安徽285株结核杆菌进行5种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检测,验证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85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发生率为56.8%,其中单一耐药发生率为11.2%,多重耐药(ivlDR)发生率为45.6%。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很高的MDR发生率,应大力推行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杜绝不规则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