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方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冰醋酸法建立大鼠痔术后创面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清热凉血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清热凉血解毒汤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7 d。治疗7 d后比较各组大鼠水肿程度和创面面积,肛周病理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肛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水肿程度评分和创面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肛周组织间隙疏松,水肿不明显,少量鳞状上皮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毛细血管增生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升高,清热凉血解毒方各剂量组VEGF和PGE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中、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方可有效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周组织,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和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肛愈散对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中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创面再生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及创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75%冰醋酸注射肛周建立痔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高压灭菌水熏洗,痔疾洗液组及肛愈散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熏洗治疗。治疗后取特定时间点(第1、3、7、11天)测量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肉眼观察创面色泽、渗出;通过光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反应及组织愈合情况。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各组创面肉芽组织的组织病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qRT-RCR)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肛愈散可明显降低大鼠创面组织IL-6、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P0.05);创面组织中COL1、COL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光镜下肛愈散各治疗组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成,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且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均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肛愈散可降低大鼠血清和创面组织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促进大鼠痔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正清风痛宁40mg/kg)、舒筋活络胶囊3.32g/kg、1.66 g/kg、0.83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于致炎前3天灌胃给药,观察药物对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肿胀、体重变化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各组血清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各组滑膜组织中TNF-α、PGE2含量。结果:舒筋活络胶囊对AA大鼠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舒筋活络胶囊3.32g/kg组在第21天左右对AA大鼠体重有明显增加作用;同时其3.32g/kg组对AA模型大鼠血清中升高的NO含量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A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PGE2含量。结论:舒筋活络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原发性炎症及继发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少AA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滑膜组织中TNF-α、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顾翀浩  于潇  蒋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67-107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尿酸钠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右侧踝关节处注入尿酸钠构建痛风大鼠模型,正常组仅注射0.9% NaCl溶液;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川芎嗪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秋水仙碱100 μg/kg,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量0.9% NaCl溶液。每日1次,连续干预5 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1、2、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增加,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缩短(P0.05),干预后2、5 d,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缩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6、IL-12、IL-33、TNF-α水平升高(P0.05),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血清IL-33、TNF-α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Mankin’s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且实验组低于阳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踝关节滑膜组织p-AKT、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川芎嗪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减轻踝关节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降低滑膜组织NF-κB通路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张氏益胃汤对胃溃疡大鼠TNF-α、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张氏益胃汤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西药治疗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Okbae乙酸涂抹法复制实验性胃溃疡模型,中药治疗组给予张氏益胃汤灌胃,西药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灌胃,共14d;实验后ELISA检测各组血清TNF-α和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溃疡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两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均能较溃疡模型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8水平(P<0.05),胃溃疡面积亦明显减小(P<0.01).结论 张氏益胃汤可以降低溃疡大鼠血清TNF-α和IL-8水平,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硝酸甘油诱导慢性偏头痛大鼠血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复方藜芍片(FFLSP)改善肝阳上亢型慢性偏头痛的药理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偏头痛组,复方藜芍片低、中、高剂量组和西比灵组。复方藜芍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420、840、1 680 mg/kg)的复方藜芍片,西比灵组灌胃给予西比灵(1 mg/kg),正常对照组、偏头痛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各组均每天1次,共干预30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在干预的第18、21、24、27、30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采用qRT-PCR、ELISA法和Griess试剂检测各组大鼠血中促炎因子和5-HT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浆iNOS、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FFLSP治疗后,血浆iNOS、IL-1β、IL-6、TNF-αmRN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和NO产物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FFLSP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和NO产物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清5-HT水平降低(P0.05),FFLSP治疗后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藜芍片可能通过降低血中促炎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肝阳上亢型偏头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橡皮生肌膏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构建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与实验组(n=15);另选15只仅造成创口,不敷粪液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与模型组予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均2次/d,连续干预14 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创面动态血流值;采用HE染色与Wb法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学特点与VEGF、TNF-α、IL-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在干预第3、7、14天,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创面动态血流值逐渐升高,但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实验组高于模型组;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橡皮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创面组织TNF-α、IL-6表达,促进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149-153
目的:研究维药麦孜彼子丸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维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动物给予灌胃治疗,给药42天后处死动物,光镜观察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IL-1β、IL-6、TNF-α、PGE2的水平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PAP,Tr ACP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麦孜彼子丸给药14g/Kg、28g/kg大鼠的前列腺湿重、白细胞数明显的降低而卵磷脂小体数目生升高,维药麦孜彼子丸7g/kg、14g/kg、28g/kg剂量均抑制了大鼠动物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各组PGE2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麦子彼孜丸14g/kg,28g/kg剂量和前列通瘀片组血清中的PAP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而麦孜彼子丸28g/kg和前列通瘀片6g/kg血清中的ACP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组Tr ACP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麦孜彼子丸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9,(2)
目的:探讨素馨护肝方对胆汁瘀积型肝炎大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阳性对照组、素馨护肝方组,各组按处理时间分为24、48、72 h三个亚组,连续灌胃4 d。实验第5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一次性灌胃1%ANIT橄榄油,灌胃前12 h禁食不禁水,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橄榄油。造模4 h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24、48、72 h处死相应动物,空腹取血,收集肝脏标本。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L-6、IL-10、TNF-α、ICAM-1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素馨护肝方组24、48、72 h血清IL-6、IL-10、TNF-α、ICAM-1水平及肝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素馨护肝方能显著降低胆汁瘀积型肝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ICAM-1水平,抑制肝组织NF-κB、TNF-α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的炎性损伤,这可能是其防治胆汁瘀积型肝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麦门冬汤防治肺纤维化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后,用药组每天灌胃麦门冬汤,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和肺组织中TNF—α、IL-10的表达。结果:第7,14天麦门冬汤组及正常对照组肺泡炎、肺组织中TNF-α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肺组织中IL-10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第14天麦门冬汤组肺纤维化程度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麦门冬汤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的大鼠肺泡炎,提高肺组织中IL-10的表达、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贝益肺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贝益肺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采用经气管注入博莱霉素法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在造模第2日起分别用生理盐水,丹贝益肺低、中、高剂量水煎液,强的松水溶液灌胃,造模后分别于第7、14、28天随机处死大鼠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丹贝益肺方与强的松均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肺泡炎症改变及纤维化程度。丹贝益肺方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在各时间段均低于模型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略低于强的松组。结论:丹贝益肺方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抑制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5,(6)
目的探讨水溶性蜂胶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炎性痛作用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成功的36只炎性痛大鼠随机均分成6组,炎性痛模型组(模型组)和5个处理组(水溶性蜂胶组,阿司匹林组,水溶性蜂胶+阿司匹林组,水溶性蜂胶+纳洛酮组,水溶性蜂胶+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潜伏期和机械痛阈值,血清中IL-6、TNF-α及NO的水平,致炎足关节渗出液中PLA2和PGE2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1天开始热痛阈潜伏期和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热痛觉和机械痛觉过敏持续14 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及NO和渗出液中PLA2和PGE2的水平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水溶性蜂胶组、阿司匹林组和水溶性蜂胶+阿司匹林组大鼠热痛阈潜伏期和机械痛阈值均升高,血清中IL-6、TNF-α及NO和渗出液中PLA2和PGE2的水平明显下降。与水溶性蜂胶组相比,水溶性蜂胶+阿司匹林组和水溶性蜂胶+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升高大鼠热痛阈潜伏期和机械痛阈值,而水溶性蜂+纳洛酮组大鼠却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水溶性蜂胶联合阿司匹林对炎性痛大鼠的抗炎镇痛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产生而实现的,阿片受体途径可能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浊清(NZQ)对膜性肾炎大鼠肾组织形态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复制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致膜性肾炎大鼠模型,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各实验组大鼠肾小球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ZQ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球囊腔狭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肿胀、管内蛋白管型均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NZQ能降低膜性肾炎大鼠血清IL-8、TNF-α水平,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风止痛宁搽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制造方法造模,24 h后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灌胃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风止痛宁搽剂外用治疗,观察各组右足肿胀出现时间及全部肿胀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第28天采血后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后足第10天出现肿胀,14 d全部肿胀;对照组第16天出现肿胀,21 d全部肿胀;治疗组第16天出现肿胀,22 d全部肿胀。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及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抗风止痛宁搽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干预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风止痛宁搽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制造方法造模,24 h后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灌胃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风止痛宁搽剂外用治疗,观察各组右足肿胀出现时间及全部肿胀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第28天采血后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后足第10天出现肿胀,14 d全部肿胀;对照组第16天出现肿胀,21 d全部肿胀;治疗组第16天出现肿胀,22 d全部肿胀。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及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抗风止痛宁搽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干预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研究肺心宁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血管内皮及炎性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与肺心宁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气道滴注脂多糖联合烟熏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正常喂养,模型组、对照组、肺心宁各剂量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左氧氟沙星片、肺心宁汤灌胃,连续2周。第15天采用ELISA法测各组大鼠血清ET-1、IL-4、IL-8、IL-10、TNF-α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匀浆NO含量,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肺心宁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4、IL-8、TNF-α、ET-1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肺心宁高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NO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心宁高组大鼠血清中IL-8降低(P0.05),IL-10明显升高(P0.01)。结论肺心宁汤能提高COPD大鼠的IL-10及NO含量,减少IL-4、IL-8、TNF-α、ET-1的含量,有效缓解肺部炎症,改善肺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参对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TGF-β1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8周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安静组、模型人参组,雌雄各半.麻醉及消毒后切除大鼠背部2 cm方形全层皮肤造模.伤后第3天开始人参灌胃,持续14 d.常规观察和测量创面愈合情况;伤后第10天、第17天断尾取血备血清,ELISA法测IL-1β、TNF-α、TGF-β1.结果:人参使皮肤创面愈合时间加快(2±0.5)d,愈合质量较好;伤后第10天、第17天人参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安静组(P<0.05);TGF-β1水平在第10天明显高于模型安静组(P<0.05),第17天与模型安静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参可能通过改善创面炎症免疫反应及TGF-α、IL-1β、TGF-β1相关通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20,(7)
目的探究巴特日-7对肠炎大鼠及其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构建肠炎大鼠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巴特日-7水提物组(低、中、高剂量),巴特日-7有效部位组(低、中、高剂量),肠炎大鼠造模第4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的摄食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湿/干质量比,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巴特日-7水提物、巴特日-7有效部位大鼠体质量、24 h摄食量增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湿/干质量比降低,TNF-ɑ、IL-1β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善。结论巴特日-7能改善肠炎大鼠的症状,降低TNF-ɑ、IL-1β水平,升高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9.
虎杖对肺纤维化大鼠TNF-α、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虎杖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TNF-α和PDGF两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虎杖预防组、3天治疗组、7天治疗组和14天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6组均采用博莱霉素(BLM)制作肺纤维化大鼠模型,每日灌胃给药,造模后3、7、14、28、42天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PDGF的含量,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TNF-α和PDGF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NF-α蛋白水平在第3天开始升高,7天时即达到高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14天开始下降,在第42天其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地塞米松或虎杖预防、早期治疗(第3天、7天治疗组)后,第3、7、14天时血清中的TNF-α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与同期地塞米松组比较,虎杖预防组血清中TNF-α的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塞米松或虎杖对晚期肺纤维化(第28天、第42天)肺组织中的TNF-α升高均无明显影响.血清中PDGF表达的变化趋势,及肺组织中TNF-α和PDGF mRNA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TNF-α蛋白表达的趋势类似.结论:虎杖能够下调血清中TNF-α和PDGF水平,抑制肺组织中TNF-α和PDGFmRNA表达,从而抑制或延缓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果喉乐汤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建立急性咽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7 d。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状态,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1/2)和环氧合酶-2 (COX-2) mRNA表达及ERK1/2、p-ERK1/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部组织细胞排序紊乱,黏膜上皮有严重角化,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层增生明显,黏膜内血管扩张及出血,腺体数量增多;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mRNA表达及咽部组织中p-ERK1/2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双果喉乐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 RNA表达及咽部组织中p-ERK1/2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双果喉乐汤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RNA表达较高(P0.05);双果喉乐汤低剂量组大鼠咽部组织中p-ERK1/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双果喉乐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PGE2含量及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表达较高(P0.05),COX-2 m RNA表达较低(P0.05)。与双果喉乐汤低剂量组比较,双果喉乐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含量及咽部组织中ERK1/2 mRNA和COX-2 mRNA表达较低(P0.05);双果喉乐汤高剂量组大鼠咽部组织中p-ERK1/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双果喉乐汤对氨水诱发的大鼠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ERK1/2-COX-2-PGE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