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分析电化学发光法和新型的基于纳米微球的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方法以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系统作为参比系统,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荧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统作为待评估系统,测定2015年11月期间141例临床样本,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ng/m l和PCT=2.0 ng/ml)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Y=1.008X-0.032,r=0.995,P0.001)和较小的偏差(t=-0.230,P=0.8190.05);在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 ng/ml和PCT=2.Ong/ml)的kappa值分别为0.944和0.943。结论基于微球的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临床检测需求,可用于临床PCT浓度的快速检测,在实时性方面优于电化学发光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Roche公司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BioMerieux公司mini-VIDAS免疫分析系统降钙素原(PCT)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相对偏差及其临床可接受性。方法参考EP9-A2文件,共收集40份新鲜临床血清样本,其PCT浓度覆盖检测系统的测定范围。用2种检测系统同时测定标本,以cobas e601检测系统作为比较方法,对mini-VIDAS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及相对偏差评估。结果两检测系统PCT测定结果间相关系数r=0.996,直线回归方程为Y=1.137X+0.636,在2.00 ng/mL和10.00 ng/mL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5.50%和20.06%。结论两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能被临床所接受,需采取适当的校正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深圳市晋百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人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系统(简称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方法以罗氏PCT检测系统为参比系统,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为待评系统。在待评系统连续测定两浓度质控品(0.5 ng/ml,10 ng/ml)20次计算其变异系数(CV)评价其重复性,连续测定20个工作日计算其CV评价其天间不精密度;根据EP6-A文件配置不同标本浓度(0,0.5,1,2,5,10,20,50 ng/ml)计算其线性范围。收集200例患者血清标本,根据EP9-A3文件在待评系统与参比系统进行比对试验判断两者的可比性。结果待评系统重复性为不同浓度质控品的CV分别为3.59%,1.57%,天间不精密度分别为7.02%,3.82%;在0~50 ng/ml范围为线性。比对试验线性决定系数R2=0.968 6(Pearson相关分析α=0.05,P<0.001),在有医学意义浓度0.5 ng/ml处相对偏差为9%。结论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精密度好,检测范围宽,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为实验方法,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219例住院患者的样本。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检测的血清组(Core血清组)结果、微量全血组(Core微量全血组)结果与电化学方法检测的血清组(Roche血清组)结果进行两两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计算在医学决定水平(0.5ng/mL与2.0ng/mL)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约登指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Core血清组、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三者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e血清组与Roche血清组呈正相关(r=0.993,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61+1.041 X(0.04≤X≤60)。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成正相关(r=0.989,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2+1.023 X(0.04≤X≤60)。Core血清组和Core微量全血组呈正相关(r=0.986,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129+0.973 X(0.04≤X≤60)。三个对比组在医学决定水平(0.5ng/mL和2.0ng/mL)的相对灵敏度均大于92%,相对特异性均大于95%,约登指数与Kappa值均大于0.9,表明一致性较好。结论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浆内皮素(ET)、血清白介素-8(IL-8)在冠心病(CH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6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0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为正常人的血浆ET,血清IL-8含量。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ET的中位值:125.53pg/ml(65.5~142.62pg/ml);血清IL-8的中位数:2.01ng/ml(1.04~2.79ng/ml)。冠脉狭窄组血浆ET的中位数:98.67pg/ml(65.78~114.53pg/ml);血清IL-8的中位数1.23ng/ml(0.93~1.55ng/ml)。对照组血浆ET的中位数76.17pg/ml(54.2~104.13pg/ml);血清IL-8的中位数0.8ng/ml(0.62~1.11ng/ml)。冠心病组血浆ET、血清IL-8水平均增高,尤其以AMI组增高明显(P<0.05);冠脉狭窄组血浆ET、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脉狭窄组血浆ET和IL-8的回归方程为Y=5.7+75.7X,r=0.89(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归方程为Y=66.5+29.4X,r=0.72(P<0.01),说明两者的相关性较好。结论提示血浆ET、血清IL-8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且IL-8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免疫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定量降钙素原(PCT)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建立PCT免疫检测方法,并对本方法进行了精密度、灵敏度、线性、相关性等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0.04ng/mL,精密度CV10%,线性范围为0.04~51.14ng/mL,与罗氏Cobas E601PCT相关系数r为0.99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PCT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用于临床血清PCT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末梢血全血和静脉血血清样本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末梢血、静脉血行PCT检测,通过直接比较、计算结果相对偏差等方法判断两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等两种类型标本之间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为x轴,静脉血血清PCT检测结果为y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为y=0.834x+0.301,相关系数r=0.995 0(P0.05)。在0.5ng/mL和2.0ng/mL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末梢血、静脉血两种类型样本之间PCT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8.0%。结论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之间PCT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末梢血样本检测PCT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测定法检测46例新生儿败血症及两个对照组,组一: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组二:2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结果 46例新生儿败血症组血清PCT水平有26例>0.5 ng/ml,10例>2.0 ng/ml,7例>10 ng/ml阳性率达93.49%.其它两对照组各仅1例PCT水平>0.5 ng/m1,阳性率为0.05%,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一项快速有效诊断和评估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分析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其他商品化的PCR检测系统相关性,并对132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检测灵敏度为2.0×102Copies/ml;最低检测界限5.00×102Copies/ml。结果在5×102~5×106Copies/ml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为y=0.245+0.945 x,r=0.998。批内CV 4.3%~7.6%,批间CV 8.9%~11.8%,总CV 9.9%~14.0%。与其他商品试剂对比检测,两者相关性良好(y=0.332+0.941x,r=0.952),结果相差在0.5 log以内。2组病例中,EB病毒急性感染组的血浆EBV DNA平均载量为8.2×104Copies/ml,EB病毒急性感染组与EB病毒既往感染组的血浆EBV DNA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健康对照组未检测出血浆EBV DNA。结论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优点,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患者的血清标本,行降钙素原检测,并与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组PCT浓度为(4.48±13.09)ng/ml,高于非感染组(0.07±0.02)ng/ml(t=5.31,P<0.05).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PCT浓度分别为(9.97±21.65)ng/ml,(5.92±8.82)ng/ml,(14.13±21.41)ng/ml,三组间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4;t=-0.80,P=0.425;t=-2.14,P=0.064),若以血清PCT≥0.115 ng/ml为诊断感染的阳性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0%,93.80%.结论 血清PCT检测敏感度高于培养,对老年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EIA)。方法采取预加微量标本、将磁铁置于微孔条侧壁和扣除上清液A值法,改良MEIA并建立了"差异磁分离酶联免疫法"(differential magnetic enzyme immunoassay,DMEIA)。求DMEIA法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变异系数(CV),比较了MEIA和DMEIA配对检测100份血清AFP结果差异。结果 DMEIA法检测AFP的回归方程Y=3.94X+16.45,r=0.992,线性范围5~500ng/mL,批内CV=7.7%,批间CV=8.5%;DMEIA法和MEIA法测定血清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直线回归方程Y=3.418X+70,r=0.981,两法相关良好;检测原倍高浓度AFP时DMEIA法未出现(MEIA法出现)hook效应。结论 DMEIA法可克服hook效应,可用普通微孔板和酶标仪比色,可省去洗涤步骤,检测AFP结果(500ng/mL时)与MEIA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南京诺尔曼公司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系统进行用于临床检测前的性能验证。方法收集临床标本,验证批内和总不精密度、分析测量范围、检测限、临床常见干扰物干扰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实验室质量目标或产品说明书要求,并与已得到认可的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同时进行参考区间的初步验证。结果高、中和低浓度PCT样品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5.75%、2.79%和1.50%,总不精密度分别为6.10%、4.22%和1.67%;分析测量范围高限至少达到90.27 ng/m L;检测限为0.018 ng/m L;可抵抗类风湿因子(RF)1 380 U/L、胆红素(T-Bil)600μmol/L、溶血(Hb 10g/L)和脂肪乳(TG 20 g/L)的干扰;与Roche检测系统比对相关系数r=0.998,回归方程:Y=0.994X+0.018,医学决定水平浓度(Xc=0.5、2和10 ng/m L)的偏移可以接受(实验室质量目标PCT最大允许偏移为10%);20例无感染的健康体检者结果均在正常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该PCT检测系统能抗常见干扰物的干扰,其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检测限和正常参考区间符合实验室质量要求,可用于临床样本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SNIBE PCT检测和VIDAS Brahms PC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估计SNIBE PCT检测结果在检测阈值处的偏倚,从而评价SNIBE PCT检测结果能否用于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控。方法收集107例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患者血清标本,同一份患者的标本同时在SNIBE仪器和VIDAS仪器上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Y=aX+b,对方程进行F检验,对方程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计算r=0.9950.975,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学显著相关。回归方程Y=0.969 X-0.075,F检验显示回归方程差异显著;对回归方程的两个系数进行t检验显示,截距差异无显著性而斜率的差异显著,说明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比例误差。PCT在检测阈值0.25、0.5μg/L处的预期偏倚分别为0.083、0.091μg/L,偏倚百分比分别为33.2%、18.1%。经过计算,偏倚小于5%的最低浓度为3.95μg/L。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方程差异显著,但二者存在一定的比例误差。SNIBE PCT在3.95~100.00μg/L范围内偏倚小于5%,可以用于临床疗效监控,但需要重新评价SNIBE PCT检测阈值及检测低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全血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方法采用AQT90FLEX免疫分析仪,以TRFIA检测全血PCT,评价该方法精密度、检测下限、功能敏感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携带污染率、方法比对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标;将其与罗氏cobas 6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PCT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 TRFIA批内变异系数(CV)小于5.5%,批间CV小于6.0%,检测下限为0.03ng/mL,功能敏感度为0.11ng/mL,线性范围0.072~100.000ng/mL,干扰物对PCT检测无明显影响(干扰小于或等于±10%),携带污染小于0.25ng/mL,参考区间为0.081~0.120ng/mL。其与罗氏cobas 6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PCT检测试剂盒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5 3)。结论采用TRFIA的AQT90FLEX免疫分析仪PCT检测试剂盒敏感度高,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与罗氏cobas 6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PCT检测试剂盒有良好的相关性,快速便捷,能更好地适用临床即时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检测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确诊CAP的病人共157例,所有病人入组时全部进行PCT检测以及细菌培养,分析血清PCT与细菌培养结果及与重症肺炎的关系。结果:PCT0.5 ng/ml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PCT0.5 ng/ml组(67.4%29.2%,P0.05);重症肺炎组PCT值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2.2±0.6 ng/ml0.78±0.2 ng/ml,P0.05);重症肺炎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76.1%41.4%,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有助于判断CAP的感染性质和指导抗生素的治疗,有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改进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EIA).方法 采取预加微量标本、将磁铁置于微孔侧壁和扣除上清液A值法,改进MEIA建立了差异磁分离酶联免疫法(DMEIA).求DMEIA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变异系数(CV),比较DMEIA和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配对检测100份血清AFP结果差异.结果 DMEIA检测AFP的回归方程Y=3.94X+16.45,r=0.992,线性范围5~500 ng/ml,批内CV=7.7%,批间CV=8.5%;DMEIA和ECLIA测定血清AF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检测原倍高浓度AFP时(21 460~501 690 ng/ml)两法均未出现hook效应.结论 DMEIA可基本克服hook效应,可用普通微孔板和酶标仪比色,可省去洗涤,检测AFP结果接近ECLIA,但线性范围小于ECL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PCT)原指标变化.方法运用B.R.A.H.M.SPCT-Q免疫胶体金半定量快速实验方法,检测310例感染性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PCT水平.结果PCT水平按<0.5ng/ml、0.5~2.0ng/ml、2.0~10.0ng/ml和>10ng/ml 4个等级.设PCT>0.5ng/ml为阳性值.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为8.7%,其浓度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为77.0%,其浓度以0.5~2.0ng/ml、2.0~10ng/ml为主,重度感染组(脓毒血症、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阳性为97.6%,其浓度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尤其以重度感染组患者为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Roche LightCycler 480Ⅱ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Roche 480)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为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制定的评价标准,分别对40例标准血清和40例临床标本定量检测HBV-DNA,评价其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和可比性。结果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批内)为1.40%~2.10%,批间变异系数(CV批间)1.17%~1.40%,总变异系数(CV)为1.40%~1.83%;准确度:与标准品比较,相对偏差为0.35%~0.41%;灵敏度:对血清HBV-DNA浓度大于或等于4×103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100%,对血清HBV-DNA浓度为4×102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9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73X-0.0487;Roche480和Roche Light-Cycler1.2(Roche1.2)2台PCR仪的可比性:P=0.113,相关系数为0.995,线性比对直线回归方程为Y=0.9230X+0.3397。结论 Roche 480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与Roche1.2检测系统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标本溶血对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无溶血标本共66例,其中PCT<0.5 ng/ml组为22例,0.5 ng/ml≤PCT<10 ng/ml组为22例,PCT≥10 ng/ml组22例。将66例无溶血标本制备成不同血红蛋白浓度(0,3,6,9,12,15 g/L)的样本,离心后取50 μl血浆,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值,计算经稀释因子校正后PCT值,分析不同溶血程度的标本对PCT结果的影响。结果 0.5 ng/ml≤PCT<10 ng/ml组中,当血红蛋白浓度为12,15 g/L时,PC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P=0.000 1; t=6.91,P=0.000 0),PCT值是溶血前PCT值的65%和56%。PCT≥10ng/ml组中,当血红蛋白浓度为9,12,15 g/L时,PC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00 2; t=6.91,P=0.000 0; t=4.04,P=0.000 2),PCT值是溶血前PCT值的0.73%,0.61%和0.53%。结论 溶血对PCT检测有干扰作用,使得PCT值假性偏低。医务人员应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4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和40例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并进行PCT水平等级分布卡方分析和比较。结果(1)细菌组病例的PCT水平高于病毒组病例的PCT水平。(2)两组PCT在等级水平<0.5ng/ml,≥2 ng/ml,≥10 ng/ml分布卡方检验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3)在≥0.5和≤2 ng/ml等级水平,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PC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此等级水平,二者鉴别要慎重。结论PCT的检测有助于儿童患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性疾疾病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