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HLA—DR抗原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HLA-DR抗原在54例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大肠粘膜上皮、增生性息肉及息肉状腺瘤上皮无HLA-DR抗原表达,而腺癌中出现HLA-DR的异常表达,且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泣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阴性,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阳性率为52.08%(P〈0.01);HLA-DR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37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和胃体部74块活检标本检测了炎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vlori;HP)感染和HLA-DR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胃窦和胃体部,43例HP感染的上皮组织中,共有39例出现HLA-DR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HP阴性的31例活检标本中,仅有11例出现HLA-DR轻度的表达,HP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其HLA-DR抗原的表达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感染组的染色范围和程度也较未感染组更加广泛和明显。在胃窦和胃体部的腺体中,43例HP感染的切片中有5例出现HLA-DR抗原的轻度表达,而31例未感染组,则仅2例出现轻度表达。结果提示,在胃窦部,HP的感染重时,上皮抗原的表达也较广泛(r=0.05,P<0.01),从而说明细菌在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原表达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7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和胃体部74块活检标本检测了炎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vlori;HP)感染和HLA-DR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胃窦和胃体部,43例HP感染的上皮组织中,共有39例出现HLA-DR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HP阴性的31例活检标本中,仅有11例出现HLA-DR轻度的表达,HP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其HLA-DR抗原的表达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感染组的染色范围和程度也较未感染组更加广泛和明显。在胃窦和胃体部的腺体中,43例HP感染的切片中有5例出现HLA-DR抗原的轻度表达,而31例未感染组,则仅2例出现轻度表达。结果提示,在胃窦部,HP的感染重时,上皮抗原的表达也较广泛(r=0.05,P<0.01),从而说明细菌在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原表达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多菌型瘤型麻风(LL)13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3例,界线类麻风(BB)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4例,结核样型麻风(TT)2例以及5例正常人皮肤水泡液内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病人组(P<0.01);各病人组间HLA-DR表达率亦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其中以LL/BL组最低,依次为BB组、TT/BT组。提示麻风,特别是LL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特异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病人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影响其向T细胞传递抗原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及其正常粘膜组织和12例大肠腺瘤进行Ⅱ类抗原HLA-DR表达的研究。结果大肠癌HLA-DR表达的阳性率为47%,大肠腺瘤为16.6%,而正常粘膜未见表达;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正相关,HLA-DR表达强者其转移发生率低;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与细胞分化、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HLA-DR是大肠癌的一个预后指标,表达阳性者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HLA—DR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及其正常粘膜组织和12例大肠腺瘤进行Ⅱ类抗原HLA-DR表达的研究,结果大肠癌HLA-DR表达的阳性率为47%,大肠腺瘤为16.6%,而正常粘膜未见表达,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正相关,HLA-DR表达强者其转移发生率低;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与细胞分化,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HLA-DR是大肠癌的一个预后指  相似文献   

8.
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检测了19例喉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单个核细胞上HLA-DR和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的sIL-2R、HLA-DR清单同于正常人(P〈0.01);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晚期(Ⅲ、Ⅳ期)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是(P〈0.01);喉癌患者早期、晚期及正常人之间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显著低于早期者(P〈0.01);喉癌患者早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粘膜、腺瘤及腺癌组织DCCm-RNA表达缺失(60.0%)。(2)大肠癌中DCCmRNA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3)大肠癌DCCmRNA表达缺失与PCNA指数显著相关(60.6%)。(2)大肠癌中DCCmRNA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3)大肠癌DCCmRNA表达缺失与PCNA指数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T-B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嗜酸粒细胞(EO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百分率表达与气道高反应(AHR)的关系。方法: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强的松20mg/d,疗程一周,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并检测外周血EOS、SIL-2R、IgE、CD3、CD4、CD8和HLA-DR百分率。结果:EOS、SIL-2R、IgE水平及CD4、HLA-DR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而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明显好转(P<0.01)。结论:EOS、SIL-2R、IgE和CD4、HLA-DR百分率表达增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cadherin(E-CD)在慢性口腔溃疡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ECD—1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16例慢性口腔溃疡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在交界处正常粘膜基底部上皮E—CD表达与中间层和浅表层相比,后者呈减弱或变为阴性(P<0.01)。在不典型增生上皮和癌变细胞,E—CD表达比正常粘膜基底部减弱(P<0.01),胞膜分布减少,胞浆分布增多(P<0.01)。结论E—CD表达与正常上皮的分化成熟程度及不典型增生上皮和癌变细胞的异型性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遗传易 感性。方法 用PCR-SSP及PCR-SSO技术对51例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官平滑肌瘤患者和50例正常妇女进行 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DRB1*02,DQA1*0601在子宫平滑肌瘤组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RR=5.378,15.4),而DRB1*01、*07,HLA-DQA1*0l02却表现为对照组增高(P<0.05,RR=0.225,0.375, 0.329)。结论DRB1*02、*01、*07,HLA-DQA1*0601、*0102基因与子宫平滑肌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选择40例择期心内直视术(CPB)患者,动态监测其围手术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和在体外诱生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变化,以探讨CPB对循环血中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并讨论其与CPB后免疫功能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麻醉后、术毕、术后2周内淋巴细胞表面HLA-DR表达与麻醉前对照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中HLAⅠ类抗原表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并比较了HLAI类抗原(HLA-A、B位点)在25例中国汉人典型骨肉瘤患者及250例健康汉人的表达频率,发现HLA-B35抗原在骨肉瘤组频率为0.40,对照组为0.048,统计显示携带HLA-B35抗原的中国汉人骨肉瘤发病的相对风险率是不带此抗原者的13.22°倍(P<0.01)。此外,HLA-B13与骨肉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相对风险率为12.048倍(P<0.05),同时携带HLA-B13与HLA-B35抗原的患者,更表现出预后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的表达。结果提示:c-myc阳性表达中,大肠癌(7049%)明显高于正常粘膜(266%,P<0.05)。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阳性表达,而大肠癌有较高表达(7704%)。PCNA阳性表达中,大肠癌(4640±26.5)%明显高于正常粘膜(1512±5.44)%,P<0.0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4年生存率EGFR和PCNA表达>65%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CNA-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论表明:c-myc、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大肠癌细胞增殖有相关性。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
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50例汉族哮喘病人与50例汉族健康者进行人
类白细胞抗原HLA-DQB 1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汉族支气管哮喘HLA-DQB 10602基因频率高于汉族
健康对照组(P<0.01,OR=6.163)。结论:HLA-DQB 10602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病人的
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白细胞抗原DR抗原β链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Yuan G  Shi G  Li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172-174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抗原中同源表位与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汉族人群中100名健康者和35例RA患者的DR抗原β链进行了分析。结果DR4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为24.0%,在RA患者为51.4%(P<0.01,RR=3.3)。含有QKRAA或QRRAA同源表位的DR抗原阳性率在正常对照组为30.0%,在RA组为65.7%(P<0.01),在DR4+正常对照组为75.0%,及在DR4+RA组为100.0%(P<0.05)。在DR抗原的QKRAA和V85、G86中有0~1个氨基酸被取代的个体中,RA占48.8%,有2~3个氨基酸被取代者为16.7%。结论DR4与我国汉族RA相关;DR抗原中QKRAA或QRRAA同源表位及V85、G86序列可能与R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102例各种类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庆(AMLR)、并以单克隆抗体(McAb)Wu35(HLA-DR)和Wu22(HLA-DQ),经PAP免疫酶组化技术测定非T细胞表面HLA-DR及HLA-DQ抗原。结果提示乙肝患者AMLR降低与刺激细胞表面DR和DQ抗原表达障碍有密切关系,与反应性T细胞无关。这可能是乙型肝炎疾病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与HLA_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笥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56例ALL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ALL组与HLA-DR7基因关联,基因频率为24.1%,RR=2.56,χ^2=7.34,P〈0.01,病因分数为0.2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A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脐血细胞体外培养与扩增前后CD34^+细胞的比例以及HLA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脐血CD34^+细胞的百分比以及HLA抗原的表达于达体外培养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下,经一定时间的扩增后,CD34^+细胞百分比下降(P〈0.01),HLA抗原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示:体外扩增对脐血CD34^+细胞的比例以及HLA抗原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