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优化丹参总酚酸动态循环提取的工艺。方法:以丹参总酚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丹酚酸动态提取过程中温度、粒径、加水量、溶剂循环量、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参数对提取的影响。结果:丹参总酚酸动态循环提取的最佳方法为温度T为80℃,颗粒粒径为4 mm,循环量V为30 L.h-1,加水量S为10倍,提取时间150 min。结论:动态循环提取法与静态煎煮法相比较,能够提高丹参总酚酸的提取效率,减少溶剂消耗,节约能耗并降低后处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丹参煎煮化学成分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丹参煎煮过程中多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采用析因试验设计,考察了丹参饮片在不同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下的煎出液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等多种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丹参中的主要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会而逐步降低;而同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则持续增加。结论:丹参酮类成分水煎煮很难溶出;丹参中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主要是来源于丹参酚酸类成分在较高温度下的逐步降解;测定或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不宜采用长时间、高温煎煮的方式;丹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避免久煎。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有量、丹参总酚酸含有量、干膏量的总体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分析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丹参粗粉,加入11倍量水,65℃温浸2次,每次130min,总体归一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为-4.19%,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375.结论 研究优选所得提取工艺稳定,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的提取新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醇提与水提方法相结合,可同时对丹参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提取.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中丹参醇提最佳工艺为:丹参加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丹参水提最佳工艺为:丹参醇提后药渣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 h.结论:丹参提取新工艺可兼顾丹参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活性成分,使丹参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纯化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HPLC检测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并对丹参及其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制定相应质量标准.结果: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提取转移率达85%,提取纯化物中含丹酚酸B>65%,其他丹酚酸12%;相应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和鉴别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特征峰.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分离纯化丹参水溶性成分,得到较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滇丹参提取及絮凝沉降法纯化丹酚酸B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滇丹参主要成分丹酚酸B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及纯化的最佳条件.结果:滇丹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采用ZTC11+1为絮凝沉降剂,药液浓度在1 g/5mL,絮凝剂的用量是B∶A=4∶2,搅拌速度为100 r/min时,得到的精制液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结论:使用絮凝澄清的方法精制水提液,用量少,污染小,丹酚酸B的含量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5,(9):1253-1254
目的:研究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丹参中丹酚酸B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丹酚酸B浸提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可供参考的数学模型表征其浸提过程。方法:以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提取液中丹酚酸B的含量,以Fick第一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浸提动力学方程,计算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函数值。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适量水,在80℃温浸提取120min,拟合的动力学方程为lnK=-48.210(1/T)-3.2103,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丹参中丹酚酸B提取的动态过程,活化能为0.40081kJ/mol。结论:丹酚酸B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汤剂不同煎煮方法对药方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煎药室制备的复方丹参汤剂进行研究,中药成分包括栀子、丹参、地黄等10味中药材。采用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3种方法进行复方丹参汤剂制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煎液内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使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醛-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mm,流速为1.0m 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砂锅煎煮、高压煎药机煎煮、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所制得的复方丹参汤剂内丹酚酸B的RSD值分别为3.31%、1.16%、1.25%,平均质量浓度为2.534g/L、2.673g/L、2.766g/L。结论: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法更适合中医临床制备复方丹参汤剂,可弥补传统煎煮法不足,保证药物质量。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动态逆流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乙醇为溶媒对淫羊藿药材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用动态逆流提取的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以干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对新旧工艺进行对比.结果:动态逆流提取工艺乙醇的用量低于回流工艺的一半,有效成分的转移率达87%以上.结论: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动态逆流提取淫羊藿的有效部位,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丹参总酚酸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并确定丹参总酚酸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丹参酚酸B为质量控制指标,利用闪式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统计学方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电压对丹参总酚酸的影响。结果: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电压179V,水为10倍量,提取时间105s,在此条件下丹参总酚酸的提取转移率可达95.239%。结论: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中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的实验室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目前极少实验室规模研究中药材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提出一种实验室模拟方法,为该种方法的中试化奠定基础。方法:深入了解多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工作流程,依据提取传质原理,给出双效、三效和四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实验室模拟步骤,并归纳出该种提取方法的研究思路。结果:以丹参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效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技术能大大减少提取溶剂,缩短提取时间,降低后续浓缩能耗。结论:本方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实验室研究动态连续逆流提取的方法,将为该种提取技术的成熟应用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减压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筛选金银花减压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加水量、真空度、时间、pH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与温浸法、常压煎煮法进行比较。结果:金银花减压提取的最优工艺为加水量20倍(pH 5.0),真空度-0.070 mPa(温度75℃),提取2次,每次1 h。减压提取法优于温浸法和常压煎煮法。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对同性质的药材提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两类有效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此外,测定提取样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67%乙醇,提取2次,每次48 min。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应用此工艺提取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其清除能力优于Vc。结论响应面法用于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优化,预测性良好,此工艺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后不同浓缩干燥法对所得丹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1%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对同一丹参提取液经不同浓缩、干燥工艺比对所得浸膏及干膏中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常压蒸馏浓缩、105℃烘箱干燥所得丹参提取物中丹参素含量明显较高。结论丹参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温度与时间对丹酚酸及丹参素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丹参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的提取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丹参的提取新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醇提与水提方法相结合,可同时对丹参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提取。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中丹参醇提最佳工艺为:丹参加6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丹参水提最佳工艺为:丹参醇提后药渣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h。结论:丹参提取新工艺可兼顾丹参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活性成分,使丹参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提取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在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来提取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解参数.结果:利用优化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提取率可达11.923%,12.465%,比常规非酶法提取提高了62.794%,56.086%.结论: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酶解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媒用量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定3个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条件下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酚酸B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使用6倍量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可行,适用于丹参有效成分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超声、索氏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超声提取丹酚酸B含量最高,索氏提取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最高。结论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宜采用超声法提取,而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则宜采用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9.
陈桥  章弘扬  王帅  张敏  王月荣  姜志宏  胡坪 《中成药》2011,33(1):148-150
目的:考察提取液pH值对丹参水提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pH提取条件下丹参提取物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与丹酚酸B的含量.综合考虑丹酚酸B的提取和分解两个影响因素,建立丹酚酸B的水提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pH值下的模型参数进行计算.结果:随着pH值的增大,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下降,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提高;丹酚酸B的分解速率常数增大,提取速率常数减小.结论:提取参数pH值对丹参制剂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中药杜仲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与传统单罐提取两种提取工艺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和绿原酸.所得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干粉,对干粉进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所得干粉量、干粉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传统单罐提取的1.70倍、1.11倍、1.35倍、1.56倍和2.30倍.结论: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能更完全的提取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所得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